不愧是巩俐!

《夺冠》终于上映了。
女排精神是一代人的燃情记忆、精神灯塔、民族自豪,经常听长辈讲起中国女排,讲起“五连冠”时代,也因此对《夺冠》多了更多期待。
电影从“1981年世界杯,中日对战”、“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美大战”以及“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巴之战”三场重要比赛作为串联,回溯中国女排近40年历史。
我们从没有身高、体力、电脑数据统计......一无所有、只追求输赢到我们豁出去打、不论输赢,只论女排精神。
老一代的女排队员苦,新时代的女排队员也苦,想要超越,必定是要经历脱胎换骨、爬坡的阵痛。

这也是陈可辛电影中对“人”的主题的永恒追求,我们在群像戏《夺冠》中,看到了一个个真实的人。
《夺冠》中所有的故事,都是已知,想要拍出激动人心的效果并不容易,叙事方面我不满意,过于中规中矩,以及强行煽情,甚至比不上去年国庆献礼片《我和我的祖国》中,徐峥拍到的同名短片。
整部电影中,我最满意的,就是巩俐。

很多网友开拍之前就发出疑问:
郎平为什么不能演自己?自己演自己不是更真实吗?
我想说三点:一、郎平的戏份多,不是非专业演员能承担的;二、《夺冠》不是纪录片,是电影啊,它需要的是专业演员的代入感;三、《夺冠》拍摄期间,郎平正在国外带着中国女排去打奥运会入选赛,她根本没时间啊。
从巩俐在《夺冠》中的表演来看,陈可辛的决定非常正确。
巩俐无论是从外部形态举止、还是内心传达出来的人物感觉都真真演活了郎平。
早在影片上映之前,巩俐的背影就赢得了一片称赞,很多网友看到下图时以为成龙和郎平来到了现场,大家都没认出来那就是巩俐。

饰演青年郎平的郎平女儿白浪在现场看到巩俐,她说“怎么我妈来了?”。
连郎平本平也看的恍惚,称赞“真像”!。

02
巩俐在《夺冠》中几乎复刻了郎平,习惯性脖子前倾、勾背、身体后倾、说话时嘴角左边嘴角微微上翘、推眼镜、拿笔的姿势......以及她在戏中时而笃定、时而温柔、时而霸气的感觉,都令人难以置信。


但很少有人知道,对角色拿捏如此到位的巩俐在当初接到陈可辛邀请的时候,曾三次拒绝。

她深知扮演郎平的难度,因为郎平在中国人心中,早已不再是单纯的某个人,而是时代的印记。
她说:郎平是一个非常专业的教练,而自己连排球都不会打。
但,当她接下这个角色的时候,她就进入了另一种状态。
拿着小本本在比赛现场记录郎平的一言一行、学打排球、与女排队员们同吃同住、在训练场陪练,因为演的是教练,她苛刻的要求自己必须掌握每个位置的打法。

“我不太懂排球,等我拿到剧本后,排球就不离手了,我要成天跟它在一起,和排球过日子。”

在一条片场新闻中,沉浸在拍摄中的巩俐,被摄像机撞倒,手指卷进了机器中,两指甲盖被掀开了一半,十指连心,但她却说“没事,没事”,当即又投入拍摄。

巩俐的名字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又一个成功的角色,是第五代电影的纽斯女神、戛纳的女儿、是敢在金马电影节甩脸的女明星......
从22岁到55岁,从俏丽少女到身材发福,在中国影坛从业33载,巩俐每次出场都是被众人追捧的对象,她的热度从未消减。
巩俐的底气和功力从哪里来?她为什么是巩皇?
我想,是经历,是作品,是性格。
15岁第一次演戏,导演一句"这孩子天生就是吃演戏这碗饭的"在巩俐的心中埋下了一粒种子。
1983年,从小就梦想着当一名艺术工作者的巩俐高考落榜,父母不再支持她报考艺术学院,巩俐只能一边打工,一边复习功课。
1985年,巩俐终于通过了中央戏剧学院的专业测试,但文化课却差了11分,老师坚信她是个好苗子,于是郑重的向文化部提交申请,要求特批录取巩俐,巩俐这才终于走进了电影的殿堂。

第一次演电影,巩俐与史可争女主,顾长卫把巩俐的试镜全拍花了,但巩俐还是拿下了女主九儿的角色。
莫言看到还是清瘦大学生的巩俐,根本不符合他笔下“丰乳肥臀”的农村女性形象,担忧的表示:这部戏可能要砸在巩俐手中。
但很快,巩俐证明了她就是那个泼辣、大胆、浓烈、活灵活现的九儿。

《红高粱》用漫天张扬的陕北生命力震惊了世界,首次获得欧洲电影节青睐,拿下了柏林电影节金熊奖。
九儿漂亮又地道的农村大妞形象,却有着比男人更强烈的勇气,真正展现出传统中华民族女性大气与刚烈的一面。

巩俐出道既颠峰,至此开启了与第五代导演长达15年的合作。
在电影《菊豆》中,巩俐饰演的菊豆嫁给了有生理缺陷的染坊主,菊豆难以承受染坊主生理和心理的双重虐待,爱上了他的侄子,一段不伦之恋在封建思想和禁忌中上演......

这部电影成为中国电影提名奥斯卡的处女作。
在《大红灯笼高高挂》中,巩俐饰演四太太颂莲,从清清白白的女学生到为封建思想站台,颂莲在陈府中被同化、被改变、被吞噬。
初入陈府,她拒绝花轿,一个人提着行李箱走到陈府,谁也没想到心高气傲的女学生,日后居然会为了争宠彻底丧失底线。

印象最深的一幕,三太太因为偷人在死人屋被杀,巩俐跑到死人屋偷看,这个人物的最后一丝“神”在分秒之间飞灰湮灭。

这时的巩俐已经名声大噪,但谁也没想到,她在这时自毁形象,出演了村妇秋菊。
《秋菊打官司》中,她是身怀六甲、固执、要强的秋菊,村长踢了丈夫的要害,为了讨个说法,秋菊开始了漫漫诉讼长路。
电影第一次试映,开场已经十几分钟之久,很多观众仍然没有认出秋菊就是巩俐,不着痕迹的表演让她摘得第49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

《霸王别姬》中,她是青楼女子菊仙,穿梭在程蝶衣和段小楼两个人的暧昧情感之中,她伟大而惨烈。
这部电影拿下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陈凯歌、张国荣、巩俐一起走上红毯的时候,真真是中国电影的高光时刻了。

《唐伯虎点秋香》中,巩俐饰演的秋香端庄、清新、美丽,令人过目难忘,该片也收获了香港1993年年度电影票房榜第一名。

1994年,巩俐搭档葛优出演了《活着》,这部电影成为很多人心中“张艺谋最好的电影”。
虽然张艺谋因为特殊原因没能去戛纳领奖,但那一年《活着》拿下了第4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上获得了评委会大奖,大家对着评委会留给他的那张空座位鼓掌。
巩俐和葛优亮相戛纳的时候,旗袍造型异常惊人。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中,巩俐饰演上海滩歌舞厅的台柱小金宝,一位妖艳妩媚的“歌舞皇后”,一颦一笑皆是风情。

得知自己其实只是唐老爷和二爷手中的金丝雀时,她感叹命运无奈与滑稽的表情,堪称教科书级别。

2000年之后,巩俐开始尝试更多不同的角色,例如《漂亮妈妈》中自强不息的单身母亲孙丽英;《周渔的火车》中的女文青周渔;
《爱神》中,巩俐是用手撩拨情人的交际花华小姐。
张震都为她情不自禁,赞她“演戏的时候好自然,真感情投射到我身上,令我好容易投入角色,我真是爱上了她”。

此时的巩俐是中国最顶级的女演员,她还是世界影史第二个主演影片包揽欧洲三大电影节最高奖的演员、担任过戛纳电影节主单元评委、柏林国际电影节主席、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主席、东京国际电影节主席......
40岁的巩俐什么都有。
但这时的她没有满足眼前的名利,而是不惜一切代价追求更多的尝试。
于是,她做了一个决定:抛掉之前在国内打下的江山、荣誉,让自己归零,重新开始,远赴好莱坞。
007系列找上她,拍摄的角色是邦女郎,但巩俐拒绝了,因为之前演过类似的角色,驾驭起来完全不是问题。

推掉了邦女郎,她转身接下《艺妓回忆录》中的小角色初桃,为章子怡做配。
面对美丽的小百合,初桃虽然嫉妒与恐惧,但脸上却没有丝毫的夸张,因为曾经最红的艺妓从来都是盛气凌人。
巩俐虽然是配角,但她的演技胜过了主角。

2006年,巩俐再次与张艺谋合作,他在发布会上动情地说“10年来,我一直梦想着让巩俐演女皇,这次终于实现了”,台下的巩俐悄悄落了泪。

最后电影被骂的很惨,但巩俐在电影中留下的霸气表演,华人女演员中,没人能超越。



03
巩俐出道33年,从一战成名到战战成名,每一部戏都能有出众的表现,甚至惊人突破,她靠的是什么?是运气吗?是天赋吗?
不不不,她靠的是一股天真的傻劲儿。
拍《红高粱》,巩俐挑扁担两个月,左肩膀磨破了就换右肩膀。


拍《菊豆》,她学会染布。
拍《秋菊打官司》,怀孕的造型直接唬住了当地的村民,大家都对她特别关照。
她跑去农村体验生活,一去就是几个月,素面朝天,几个月不洗澡,学了一口流利的陕西话、一边吃面条一边吸溜、擦鼻涕。
为了角色,她是真的不怕丑。

拍电影《古今大战秦俑情》时,零下20°的气温,巩俐光腿赤脚在溪水中洗脚,结果寒气入侵,半夜就发起高烧。

拍《霸王别姬》时,她查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去拜访名妓。
有恐高症的巩俐为了完成跳楼那场戏,喝了几碗白酒。


期间,亲姐姐因乳腺癌去世,巩俐第二天就赶到片场,欢欢喜喜的拍了一场结婚戏。
事后,杨澜在采访中不解地问道:不会有问题吗?
巩俐说:这是演员的专业精神。
《2046》拍了五年,断断续续,梁朝伟印象最深的一个镜头却是和巩俐一起,一场激烈的吻戏,王家卫拍了40次!
梁朝伟激动地说:”“巩俐要哭四十次!每个镜头都要拍十分钟。”
除了需要巨大精力之外,对演技的考量更是苛刻到难以想象。
拍《艺伎回忆录》,巩俐参加完戛纳电影节就飞到美国做功课。学英语、日语,练舞蹈、身段。
一个扇子舞的动作,她练了五个月,每天转两千下,只为最后电影里最完美的呈现。


刘佩琦说,巩俐每段戏都会感情饱满的跟着一遍一遍入戏,即使是全景也不放松。
什么找替身、抠图的事情,在她这里不存在的。

张艺谋说,巩俐是我合作过最能吃苦的女演员。
虽然巩俐拥有生来就是吃这碗饭的天赋,也拥有了举重若轻的实力,但对于表演这件事,每一次,她都是用了最笨的办法。
在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巩俐没有社交媒体账号,不参加综艺节目,不轻易暴露私生活,拒绝跨界,一部戏要花六七个月时间去揣摩。

当有人问她,从大学一年级拍戏到现在,过了30几年了,唯一没变过的是什么?
巩俐的回答是:“还是热爱表演,热爱工作,当一个好演员,这就是我一生的愿望。”
不管时间怎样流逝,光环怎样围绕,巩俐终保持着对电影、对表演的敬畏之心。
今天,我们称她为巩皇,不是因为她的成熟,她的坚持。
而是因为她的天真、幼稚和初心。

赞誉背后,我看到的是一个天真烂漫的小女生,抛却名利虚荣、抛却世俗眼光,打破时间界限,执拗地用一辈子坚持一件事。
这绝不仅仅只是工匠精神,而是对电影和表演的热爱自始至终。
我们有幸见证了巩俐与时代的格格不入,更有幸一路跟随这样一位伟大演员的身影。
除了感谢,我们还能说什么呢?
谢谢你!巩俐!
大家好,我是杉姐。影评人、编剧、导演小姐姐一枚,公号《杉姐影院》创始人。作品散见《幕味儿》《豆瓣电影》《第十放映室》《电影烂番茄》《武志红》《遇见张小娴》《外滩The bund》《灼见》《大象点映》《独立鱼》《伊姐看电影》《世界华人周刊》等公号。
本文首发《爬虫电影》 喜欢我的内容,给点个赞+在看呗~
影评人 杉姐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黄圣依回娘家被嫌弃,妈妈,是她嫁给杨子关键吗? (53人喜欢)
- 蔡少芬:17年婚姻,我没那么幸福 (7人喜欢)
- 胡静老公跪地拍照,李承铉5年不回家拿中国绿卡,这一届老公太卑微? (6人喜欢)
- 大S、方大同陨落,让我想起23岁写下遗书的她 (7人喜欢)
- 2024年,写了25万字,一些碎碎念 (1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