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关系
查看话题 >我对TA这么好,可为什么TA还是要离开我?

现实生活中我们可能听过这样的故事:
两个相爱的人在亲密关系中,建立感情的双方的相处模式是一方“享受”,一方“付出”,长此以往,“付出”的那一方觉得自己越来越累,越来越委屈。
但是最终却是“享受”那一方提出终止这段关系的要求,两个从此形同陌路。
作为“付出”的那一方很苦恼,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
觉得自己其实已经对TA那么好了,什么事情都想着TA,处处都照顾TA,甚至TA都不用做什么,自己已经全部代替了,没有生活压力,所有的都有我来扛,TA只需要好享受就是了,那为什么TA还会选择分手?
我想我们大部分人都会为“付出”的那一方感到不值,很同情“付出”的那一方。对“享受”的那一方表示唾弃,并且会说其不知好歹或者其它。
但是,反过来想想,我们反思一下自己对Ta的“付出”是什么样子的,是真的对Ta好吗?
对Ta好,但要求相应的回报
“我对Ta那么好,Ta怎么可以这样对我?”
“我那么爱Ta,为Ta改变了那么多,Ta怎么可以无动于衷?”
“我什么都可以不要,什么都可以放弃,为什么Ta还是要离开我?”
亲爱的,你也是这样的吗?你也把自己活成了别人的附属品或包袱?我们来细细解读一下这些话背后的潜台词是什么,也许你就会明白Ta为什么会这么对你了。
“我在外面旅游时看到什么好东西都会给Ta买……
(潜台词:ta下次旅游也要给我带礼物,没买就是不爱我。)
我体谅Ta挣钱不容易,从不乱花钱让Ta给我买这买那……
(潜台词:我比ta赚得多,都不嫌弃ta,ta应该知足。)
Ta不爱吃辣,我就忍痛割爱再也没吃过辣;
(潜台词:ta应该在其他方面弥补我的牺牲。)
Ta不开心,想去旅游,我就请长假陪Ta,甚至连工作都丢掉;
(潜台词:我连工作都可以不要,当我需要你的时候,你也要放下一切来陪伴我。)
我还帮Ta洗衣做饭、照顾Ta的家人朋友无微不至……”
(潜台词:我对ta的照顾无微不至,ta应该对我感激涕零。)
当把这些潜台词翻译过来,你还认为这是对Ta好吗,是在爱Ta吗?
所以,当你说这些话的时候,貌似是自带“圣母”属性,却最容易被劈腿或被抛弃。
你信誓旦旦说自己对对方有多好,有多爱对方,但实际上都是以爱之名在“绑架、勒索”,你的每一次付出都要求对方作出相应的回报。
对Ta好,但是控制欲太强
恋爱的时候,总要做选择。找一个足够爱你的人,非常重要。
我们很容易被一个“对你好”的人打动,哪怕找不出Ta突出的优点。
那个看上去很爱你的人,却不一定是个合格的恋人。
“好”只是掩盖的手段,背后藏着重重的控制欲。
有个女孩回忆自己和男朋友的爱情:
他们有温情的时刻,却让她在这段爱情里精疲力尽。
两个人在一起,他总是那个做决定的人,自以为是地判断所有“对她好”的事。
他总会跟她说,不要出去和不熟的人玩,限制她的自由,还会限制她的穿着不能暴露,会主动帮她买他认为适合的衣服。
他看上去像是态度很好的男友,却让她感到无力。
有个女孩回忆自己和男朋友的爱情:
他们有温情的时刻,却让她在这段爱情里精疲力尽。
两个人在一起,他总是那个做决定的人,自以为是地判断所有“对她好”的事。
他总会跟她说,不要出去和不熟的人玩,限制她的自由,还会限制她的穿着不能暴露,会主动帮她买他认为适合的衣服。
他看上去像是态度很好的男友,却让她感到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