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人

前几天无意看到一个新名字,叫“空心人”。用来形容现代人的一种生活状态,即表面看着因循日常生活轨迹,然而内心却早已中空,感受不到快乐和满足,活着在很大程度上逐渐已经变成一个机械式的重复过程。
这恐怕是很贴切的。跟朋友喝咖啡,说到她的一个同事,之前还好好的,大家一起聚餐有说有笑,然而前不久的一次体检,却被查出有肝癌,肿瘤已经有4厘米左右。这边的几家医院不敢手术,又跑到北京去做会诊,手术要求也被拒绝。现在回来接受放化疗,以保守方法希望能够有所好转,尽管很大程度上周围的人对此都不抱很大期望。
朋友说,每年的体检都好好的,去年也都是健康的,可今年却忽然出现这么一个结果,却不想肿瘤都这么大了。
以往的体检结果,只是上帝告诉你,截至目前为止,你此前的的身体状况。它只是一个结果,而大多数人都会把体检结果解读成一种预期,带着向好的期望,断定自己未来是健康的。
当然,这没有错。人嘛,总是要靠希望活着的。尽管人近中年已经开始感受到希望溃散的寂寥和人生的荒诞,以及意义的缺失。
朋友提到最多的一个词是——没有意思。
咖啡时间结束后,她就去打球了。打球是一个希望,藉此暗示自己,身体是健康的,因此可以让心情愉快。
我跟她说,健身不能保证长命百岁,虽然我不懂医学的细节,但凭借常识得出的一个认知我认为还是相对正确的,那就是得到什么疾病是基因和运气的结果,说得简单点,那就是宿命。而锻炼和健身,只是让你在活着的时候,状态好一点,根本上我们的身体不能跟基因较劲,我们面对宿命的安排束手无策。
某种程度上来说,我或许算是宿命论者。对这一点的认可和接受,不会让我就此放弃所有人生的应行的行为,它对我的意义在于,倘若真有无法抗辩的事情发生时,须明白,这本就是生命的无常,懊恼、愤怒、悲恸的情绪难免,但沉湎其中只不过是向掉入深井里的自己再度兜头泼水。
说回来。在看到“空心人”这一说法之际,又有儿童抑郁症的讯息。忽然间,心中有点黯淡。教育军备竞赛,从出生前就被置入了隐形的赛道上,每日被重复的学业功课充塞,毫无玩耍和沉思的时间,那些连上厕所都要带着单词书、坐在马桶上都要刷题的励志故事,却隐隐透露出某种人类生存的绝望。
那些被赶尽杀绝用尽的时间、被侵占的自我,会在日后卷土重来,加倍偿还。
当人竭尽全力活得越来越像高效率的机器的时候,机器却在力图像人类一样富有感知和情感。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强烈的反讽。

街区附近新开了咖啡店和酒吧,想一想还是很愉悦的。倒不是说会眷恋那里,但一想到一些令人欢喜的东西触手可及,就会觉得舒适。
It makes me happy that things are always there, even though you don't know when you'll be then.
原创 Ms妙荔 爱呀坏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