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妹
妹妹不是我的亲妹妹,在她小学一年级的时候,被她父母送到我们家,说是在我们这个城市可以接受更好的教育。
她刚来的时候瘦瘦小小的,头发又软又少,畏畏缩缩地躲在她父母身后。我用一碗绿豆糖水才把她哄出来。
对于她的到来,我是不习惯甚至充满敌意的。原本独生子女的我可以独享父母的关注和爱,她的到来像是跟我竞争一样。
当时她一年级,我五年级。她第一天上小学,我妈让我牵着她、教她过街,我扯着她的手冲过斑马线,她上气不接下气地跟着跑,巨大的书包歪斜在背后,一边带子耷拉下来。我甩开她说,这就是过街,懂了吗。
那是我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带她过街。
每天早上我都要跟好朋友一起去学校,等她暗恋的那个男生。我不知道往后那么多年她是怎么自己一个人过街的,那个时候很多小朋友一起上学,我也没太担心。
两个人的生活有太多摩擦,竞争谁睡双人床上铺,早上抢镜子梳头,午饭抢最后一个鸡腿。每天都像比赛,当然最后都是我赢。
她攒下零花钱买漫画和零食,午睡时会偷偷分给我。之后我就会对她温柔几天。比如晚上会给先睡着的她掖好被子,辅导她学习,冬天让她先洗澡什么的。
后来我就不在家住了,去了寄宿高中,又去了另外一个城市的大学,留在了另一个省份工作。
我从来没有注意过妹妹的变化。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她长得比我还高了;饭局上,她比我更会说圆滑话哄长辈开心;我一直画不好眼线,她全妆化得毫无压力,耳洞数量是我的三倍,不同爆珠口味的区别倒背如流。
她在上海读大学。有一年我去上海找她,她买了很多奶茶和零食在地铁口等我,冲过来抱着我还像当年我接她放学一样,身上浓烈的香水味却又带着不符合她的成熟。
当她洗完澡,抹着那些精致复杂的护肤品时,她对我来说是有点陌生的。当她趴在我肩上,哭出一身汗,才是我认识的那个臭烘烘的小女孩子。
现实的她和我记忆中的她完全脱节了。
从那个时候起我才开始认识她,认识我自己。我刚毕业出来工作没赚什么钱,那几天她带着我去遍了上海的繁华商圈,吃饭我出钱,她想要什么我也给她买。好像在弥补当年亏欠她的一样。可是终究补不上了。
在人均300块的蟹黄拌面餐厅,她花里胡哨的水晶指甲在手机上噼啪打字翻飞,有一搭没一搭地跟我说话。微信和QQ有几千条未读消息。
可是我不敢在妹妹面前表现出我的不自在,不敢表现出我对新事物的不了解。我不知道哪些酒吧可以蹦迪,不知道Gucci有什么热门香水,甚至不知道她脖子上挂着的U盘一样的东西是电子烟。
当年那个怯生生地跟着我过街,头发细软稀疏,扎着两个细辫子的妹妹去哪里了?
我好像失去了身为姐姐的价值,她不再需要我辅导功课,不再需要我盖被子,也不再需要我牵着手过街了。我突然特别怀念暑假和她一起,熬夜追《一起来看流星雨》的时光。
那时一本漫画一包辣条就能缓和关系,如今几百块的口红也只换她在你肩头撒会娇。原来亲密感也会通货膨胀的吗?
光怪陆离的时代变得飞快。手机更新换代,货币被电子取代,铜臭味变成了实实在在的名牌,铺天盖地明晃晃地裹挟着人们。曾经过街我走得那么快,不愿多等她一会,如今我跟在她身后,跟在南京路巨大的招牌身后,才恍然觉得跑不动,追不上。
很多感情都是这样,从一开始的疏于关照,自作主张占尽风头,到往后消散于人海,最终想后悔都没办法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