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好老师、优秀老师和卓越老师的特征和晋级策略
“我现在很迷茫,感觉进入了一个瓶颈期。工作第九年,评到了中一职称,也拿了一些奖,我觉得自己是适合当老师的(别的也不知道能干什么)。但是,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好老师呢?”—— 一位老师的困惑
最近经常被问到“怎样成为一名好老师”,结合自己的观察,思考后有了本篇短文。
01
好老师
好老师都是累的。
想成为学生、家长、领导心中的好老师,必然要付出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而且是比普通老师更多的努力,做些可有可无的“良心活”,比如需要找学生谈话、跟家长讨论教育方法、认真帮助分析学生的试卷…
所以,好老师都是累的。不过,大多行业岗位想要出人头地都要经历这个过程。

图片 自己拍的
02
优秀老师
好老师+方法+社交艺术=优秀老师。
优秀老师是累的,但同时也是快乐的。
优秀老师也会做“好老师”的那些工作,但是往往有一套更科学的方法手段,同时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社交艺术,比如幽默、亲和力、向上管理(嗯,你们懂的)、鲜明的个人魅力等…
优秀老师也很累,但是在方法和艺术的双重保障下,很容易得到成绩的提升和学生的爱戴,因此是快乐的。

图片 自己拍的
03
卓越老师
优秀老师+沉淀+情怀=卓越老师。
卓越老师是累的,是快乐的,也是最有成就感的。
卓越老师除了具备优秀老师的特质外,还会持续沉淀,会复盘、反思,然后持续成长。
同时,她/他们往往具备教育情怀,这样的老师往往具有很强的影响力,不但影响学生,还能影响自己身边的老师甚至家长。
卓越老师可以持续体会到教育的真谛,因此,成就感最高。
如果想了解科学方法、社交艺术,想知道如何持续沉淀,欢迎加入免费互帮互助交流群(限50人)。
加入方法
公众号“老师芝士棒”,回复“好老师”。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