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果梨
收到从北方寄来的南果梨,外表普通,但果味浓郁,浓过苹果、桔子这类有香味的水果,说整个房间都是果香也不为过。
打开包装盒,立即拿出一个削了皮,结果果肉粗硬微酸。忽然想起去年吃南果梨的情形,它不是这样吃的。
南果梨味道最好的时候,是摘下放置了十来天。这时果肉细腻面软,入口即化,又酸又甜,酸甜的味道达到强烈的程度,那滋味叫人意尤未尽。这时确实要尽快吃完,稍一怠慢,果子熟透的速度一泄千里,直到熟烂的边缘。所以,南果梨每年只有一季,不易保存。
我吃过的北方最好吃的梨子就是南果梨,还有冻梨,都是面软的。
吃冻梨也好玩,拿在手上,表面经常还有一层没化干净的冰渣儿。在表皮上咬破一个小口,就着小口吸。这种感觉类似于南方人吃小笼包,先在包子皮上咬一口,把汤汁吸了。梨肉经过一冻一化之后成了梨肉汁,梨肉汁吸光之后,只剩一层被冻得黑乎乎的梨皮软塌塌地摊在那里,像泄了气的皮球,样子有点邋遢。但是,想像一下,大冬天坐在热乎乎的坑上,吃着冻梨是怎样一种舒爽的心情。
南方最好吃的梨子是那种咬起来清脆,多汁的。想想也蛮有趣,北方人粗旷、直接,那里的梨子软的、面的好吃,南方人细腻,暧昧,喜清脆、多汁的梨子。
南方人细腻、暧昧,北方人粗旷、直接,只代表我个人的印象,况且这么单一的概况本身就有问题,所以只能说印象。而这个印象来自于我的一半亲戚在南方,一半亲戚在北方。
说一件小事,也可一见我对南方、北方人印象的端倪。
有一次,在北京街头,看见两个男人吵架,记不得为什么而吵,反正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话没说到三句,相互拳脚相向,噼里叭啦打了起来。这样还不过瘾,其中一位,不知道从哪儿捡到一块砖头,丝毫没有犹豫就朝对方拍将下去,结果给人抱住了。然后两边拉拉,劝劝,就劝开了,各自走路。干净利索。
南方人一般不这样,也就是你一句,我一句,来来回回打嘴仗,手指指指点点,不会轻意动手。顶多其中一方手已经指到对方鼻子跟前,对方忍无可忍,互相推搡在一起。被拉开,隔了二、三十米,嘴上还不放过对方。君子动口不动手。
从南果梨歪到南方人、北方人吵架,歪了十万八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