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公园

朝阳公园对我有很特殊的意义,如果北京有什么东西是放不下的,对我来说如归属般的存在,那就是它了。
18年2月到10月,我住在金台路地铁站附近,离朝阳公园很近,那时候我非常的困窘,但又满怀希望,住在一个不见光的屋子里,有一份温饱糊口的工作,业余做翻译,学日语,想着留学去国外再也不回来。
屋子里没有空调,夏天很热,而我又是怕热的人,时常,我会晚上十一点出门,在金台路,朝阳公园,呼家楼这些地铁站之间游荡,听着耳机里那些歌手,作家们分享自己的创作故事。借着吹来的晚风,体会久违的顺畅呼吸和某些轻盈的冷度。
有时候我会抽空去朝阳公园,或者坐在荷花池旁边的椅子上,前面是水和一片水中的岛屿,岛屿上树木森森,路灯如珠,照出绿萤萤的光,投在水面上,形成静谧的诗。
越过湖面,是国贸的那些标志性建筑的剪影,我就坐在椅子上,不去思考任何问题,然后在往公园的深处走,一般在晚上10点后,公园就没多少人了,我就在那片只能看见我自己的公园里走着,体会着深深夜色和它带来的些微的危险性。
危险性使我感官全开,这个时候,我才能体会到活着的本能是如此的强大。我靠着这种感觉,一遍遍的通过巴浦洛夫式的训练,告诉自己,不能死,因为你不想死。
这一年的下半年,我的工作增多,每天都处于体力透支的过程,有一段时间,我甚至在卫生间的马桶上起不来,精神也跟着过敏,我就又来到荷花池,旁晚急速的风从荷花池越过,吹在我的身上,对于那时的我来说,无异于大自然本身的慈悲。
后来我搬离了金台路的那个棺材一样的小屋子后,生活对我来说失去了少年时的渴盼,我却在变成一个大人的路上历经坎坷,浑噩度日对我来说都是奢侈的。
每当这个时候,我就会抽时间去朝阳公园,只是,我越来越软弱,我已经不能一个人面对它,我需要有人陪伴,把那些最疑惑的事情化解掉。它还是像以前一样,以冰冷城市里的自然法则的样貌出现在我面前。
我忧虑的问题也随着时间的转变而转变,我不知道未来还会遇到什么,总而言之,有一天,我还是会搬回到朝阳公园,去让它来感化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