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去泉州?

我多次计划要去泉州,今年十一终于成行,身边的朋友都会问我,为什么要去泉州?
她是闽南文化的源头,有着深厚的历史,以及顽强遵循传统的当地人。她曾以“刺桐”一名为世界各国熟知,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是马可波罗眼中的世界第一大港。她是世界宗教博物馆,是多元文化聚集地,菩萨、妈祖、关公、上帝、真主、梵天、湿婆这些不同宗教文化能在同一个地方被看到。朱熹曾这样评价:“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她拥有众多闽南特色小吃,能满足挑剔的味蕾,在每一个街角转弯,都会有寻访和发现的喜悦,充满年代感的街巷里藏有传承了上百年的传统美味。
这些大概是最初吸引我探访泉州的理由。
泉州的景点主要集中在鲤城区即老城内,古城形似鲤鱼得名。这次泉州老城漫步主要参考了Lonely Planet的线路(文末点击阅读原文可跳转)。作为泉州历史文化圈的核心,既保留着中西合璧的建筑,棋盘式街巷,古庙古居,也保存着南音、木偶戏等古老艺术,还有沿途无处不在的美味小吃。因为内容太丰富,在泉州老城漫步的基础上,可以简单粗暴划成三个片区:西街片区、文庙片区、城南片区来一一完成。

在酒店放下行李,直奔西街。西街是泉州保存最完整的古街区,人流量依旧很大,但跟其他地方修葺一新的古街区不一样,西街鲜活而淳朴。建筑保留着原始风貌,西街游客中心也给了我意料之外的惊喜,除了常规的文创产品,二层有个小展览,三层的露台是眺望开元寺双塔的极佳之地,当时露台上正举办一个沙龙活动,作为一脸懵逼只想去天台拍个照片的伪文学爱好者,也硬坐在那吹了半小时的晚风,看着云卷云舒,月亮半遮半掩,也挺悠闲自在。



从开元寺出发,象峰巷、古榕巷、旧馆驿巷、台魁巷、裴巷、井亭巷等老巷子交错相通,金凤元宵圆、亚佛润饼、曾氏老记面线糊、阿肥发扁食、侯阿婆肉粽、老字号肉燕汤、形形色色的奶茶店林立,只怪自己胃太小。






钟楼是西街和东街的横向分隔点,南北大街是著名的中山路,沿街廊柱式骑楼浓缩了南洋式建筑精华,正好应了那句“南国多雨天,骑楼可避风”。沿着中山路向南,正好走到文庙片区。

承天寺、涂门街、文庙、清净寺、关岳庙连成一片。连续拜完众多寺庙之后,心中默念着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吃一盆姜母鸭,绝对满足跟我一样的肉食爱好者。





城区的城南一带,是海丝文化在泉州浓缩的精华,穿过一片熙熙攘攘的菜市场,就到了天后宫、德济门遗址、李贽故居等城南片区,各种历史文化遗存汇成一道独有的人文景观。游览完毕,一碗秉正堂的石花膏、一块林记正泉茂绿豆饼,消除了一路走来的疲惫和汗水。

泉州今年以“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再次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不知道最终能不能获得这个荣誉,带来像隔壁大名鼎鼎厦门比肩继踵的游客。但泉州的历史和文化,不在博物馆里,而在寻常巷陌中,没有高调的宣传,但丰富而内敛,静等喜欢她的人慢慢解读。
支撑了“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这一价值主题的,除了老城区的古迹遗址,还有老君岩造像和洛阳桥。老君岩造像位于泉州城北清源山南麓,巍然端坐,俯瞰泉州城市及港口。洛阳桥又称万安桥,是古代“四大名桥”之一,是著名的跨海梁式大石桥。关于清源山,关于洛阳桥,关于泉州还有很多地方、很多故事,留着下次慢慢说。




-
momo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1-24 00:12:05
-
镜一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11-17 09:19:03
-
一路向南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10-26 01:12:20
-
greeNOcean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10-20 00:00:58
-
克莱因蓝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10-19 13:41:37
听歌勿扰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八大辽构丨瑰丽多彩的辽代木构建筑
- 北京丨房山巡塔:辽塔十四支 (6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