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汝衡《定斋佚稿》三种纪略
陈汝衡《定斋佚稿》三种纪略
著名曲艺理论家、通俗文学史家陈汝衡先生(1900-1989),原名陈钧,又字如蘅,扬州江都人,早年师从吴宓先生,先后在中央大学、暨南大学、上海戏剧学院等学校任教,生前为中国通俗文学会、中国通俗小说研究会、上海古典文学研究会顾问。陈汝衡先生长期从事曲艺、通俗文学史研究,著作颇丰,知名者有《说书小史》《说书史话》《吴敬梓传》《说苑珍闻》《说书艺人柳敬亭》等,校订《花笺记》《万花楼》《说唐》等,并汇总出版了《陈汝衡曲艺文选》。
庚子初夏,苏州书友某携佚名抄本一册访余,告知为陈汝衡先生旧物。书口署定斋,定斋者,或为陈汝衡先生晚年所用斋名。陈先生以此斋名专门印有“定斋”款八行笺,并装订成册,可知郑重其事。抄本无名,暂以书口“定斋”斋号命名为《定斋佚稿》。
《定斋佚稿》内收陈汝衡先生佚稿三种,其一为《定斋丛录》,下注“元蒙掌故,汝衡”,为陈先生日常辑录的元蒙旧事。《定斋丛录》内收六个筒子页,十条掌故。每条掌故或前或后,均记有抄录所本,一目了然。第三条下写有“《独悟庵丛钞》,有申报馆排印本,书不多见。上述三则,有关元代社会风尚,存之足供参靠。自兹以往,将悉录元蒙掌故,以实吾书,其习见者概不阑入,傥亦治学贵专贵精之意乎?一九六〇年十一月七日书此以当斯录之开端”,可知本卷开始辑录于1960年,亦可知陈先生辑录此编原是为著述充实资料之用,可见先生治学之严谨,收集资料之不遗余力。

《定斋佚稿》之二为《如蘅诗抄》一卷,下注“近年写作”,卷首天头注“大本6所贴诗,此册未录”。本卷为陈汝衡先生自作诗,起于1971年5月的《自题两首》,终于1987年10月的《玉泉赠苍松双鹤图,自绘颇精》,共百余首并挽联四对,所收多为七绝,间有部分七律,所写内容有怀念旧友新朋,有回顾文革往事,有诗友赠诗唱和,亦有谈及时事新政。内有《贺苏州(文物)博物馆创立》诗二首云“姑苏夙夕拟天堂,秀出江南草木香。演戏说书同载誉,行看文物永留芳。”又“悠扬弹唱最怡神,雅部昆腔艺足珍。此日宏开博物馆,偕来裙屐与才人。”所记或为1980年前后苏州博物馆文革后重新开放事,诗中提及的“演戏说书”与“雅部昆腔”等或指1980年苏州博物馆新设的昆曲等戏曲陈列,这一陈列开国内戏曲陈列之先河,当时广受欢迎,后来的苏州戏曲博物馆、中国昆曲博物馆、中国苏州评弹博物馆皆由此陈列发展而来,故翻书见此倍感亲切。

《定斋佚稿》之三为《如蘅词钞》,下署“镇江陈汝衡”(此或因民国时废扬州府,扬州府原所属各县直隶江苏省,而当时江苏的省会在今镇江市,故陈汝衡在此自称镇江人)。《如蘅词钞》应为八十年代陈汝衡先生整理前稿所集,收录《踏莎行·夏日即事》以下词稿二十首并收龙榆生、李宝森、李孟书、吴仞之、陈小翠等诸贤和词数首。时间起于《武林春(一九四三年)》至《满江红·打砸抢》(一九七八年)。所记既有抗战中烽烟四起,颠沛流离,亦有感叹年华易逝,青春难在,更有数首悼念毛主席和周总理,读之令人不免神伤。

《定斋佚稿》三种均为陈汝衡先生晚年所作,收录先生诗词并辑录掌故,多为《陈汝衡曲艺文选》所未收,希望他日能有机会,整理出版,亦可慰先生在天之灵。

收皮囊的恶魔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且说一段曲坛掌故 (11人喜欢)
- 民国上海怡社京昆剧词二种杂记 (2人喜欢)
- 从全福班名伶到平声社曲师——陈凤鸣生平杂记(未定稿) (9人喜欢)
- 周信芳访苏演出纪略(未定稿) (16人喜欢)
- 苏州曲友葛缉甫及其《可读庐曲谱》(2025.2.25增补一稿) (6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