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姆走了,家暴何时能止? | 婚姻不是送命题,家暴与家事无关
希望在这里,你可以治愈自己。
今日天气:晴 你的心情打几分呢?
01
这篇文章写在快要节后的时候,本想和大家聊点轻松的话题,但最近有则新闻实在太让人意难平。
刷抖音,刷微博,上知乎,全都关于“她”。
相信看过她视频的人就知道,她叫拉姆,30岁,藏族姑娘。靠上山挖药为生,养活一家老小。

拉姆在镜头前永远都是一张朴实的笑脸。哪怕生活条件再艰苦,但她始终是一副乐呵呵的样子。
然而命运却没有眷顾这样一个善良坚强的姑娘。9月14日,拉姆在家中直播的时候,被前夫泼汽油,点火,于双节前夜离开人世。

她走的时候,并不安详,全身90%烧伤,身上还有几处深可见骨的刀伤。
她活着的时候,魔鬼一天也没放过她,结婚,离婚,拿刀架在儿子脖子上威胁复婚,再离婚,暴力十年如一日,如影随形。

面对家暴,拉姆虽然平时不吭声,但心里还是希望解脱。
她多次勇敢报警,可是警方每次一看就断定是家务事,没有过多插手。
所以这个自私歹毒的恶魔,变得更加变本加厉,下手一次比一次狠。

也许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但我们能读懂陌生人的绝望,这种绝望就是你拼命地向外界发出求救信号,但对于弱势方权益的社会保护体系失真,于是你直接暴露在霸凌与暴力之下,惶惶不可终日。
如果不是这次事发,我们真的很难看出拉姆是家暴受害者。
家暴总是这样,深藏暗处,讽刺的是,好像只有人死了,家暴才会受到应有的重视。
02
荣格说过:“当爱支配一切时,暴力就不存在了;当暴力主宰一切时,爱就消失了。”
因此,当他扬起拳头,爱就不再存在了。

面对家暴,也许你有千万个理由,因为家庭,因为孩子,因为面子,因为恐惧,因为金钱,甚至因为两人还有感情,所以当他再低三下四的求你复合的时候,你会犹豫,无底线的容忍对方。
但是,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家暴是不可治愈的心理疾病。对“家暴男”的每一次容忍,都是在慢性自杀。
联合国2018年发布的【全球谋杀调查:针对女性的谋杀】调查报告揭示了一组触目惊心的数字
2017年,全球共有87000名女性死于谋杀。其中34%的女性死亡,被定义为“亲密伴侣杀人”。
前男友,现男友,老公和前夫,都在此列。
无数多血淋淋的案例,都能为此发声。
去年11月25日,国际反家暴日当日,宇芽勇敢发声,讲述自己被男友数次殴打的经历,引发全网轰动。

今年拉姆事件也能得到巨大关注,与她美好的外表和“网红身份”多多少少有些关系,而那些不那么“美好”却同样在暴力的泥潭中挣扎,求助无门的女性,又有谁来关注她们?
所以,对于家暴必须零容忍的,在女性的婚恋中应该占据“一票否决权”。

03
之前听到过一首歌特别有感触,《我告诉你女孩子一生都要害怕些什么》依稀记得有几句歌词是这么说的:
"一怕出生即死亡,没权利来到这人间一趟,啼哭声太吵闹,就会成为家族中不祥;没名字识别,没血脉没依傍,只是弃婴无关痛痒"
"二怕三色的温床,望远镜中窥伺目光,冰激凌车会变成狼,碎花短裙会招来肮脏"
......
"八怕她重蹈覆辙,你却依然无力阻挡,怕这噩梦直到死去,却没能清醒无法反抗,怕听完这首歌的人想女人生来,不就该这样"
这首歌听完久久不能平静,如果连出门看星星都做不到,那教他们追逐星辰还有什么意义?

在现实中每7.4秒就有一位女性遭受殴打,但平均35次家暴后女性才会报警。面对施暴者我们不能沉默,不能心存侥幸,要把未发生的不幸扼杀在家暴苗头上。
一个为了生活付出了这么多努力的女人,却最终在万众欢歌的时刻如焦炭地般死在医院,刺激到了每一个人的神经。

女本柔弱,并不反驳现有的“两性平等”。而在对于家暴这件事情上,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必须区分性别,而在你我是男人和女人之前,我们首先是人,暴力之下的个体,不分男女,只是施暴者和受害方。
成年女性,该有自己评判标准,也要有属于自己的“武器”,自立自强、学会独立思考是基本,学会链接社会、链接法律是必备技能。
婚姻不是送命题,家暴与家事无关。反家暴的我们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这段路上不仅仅是我们和受害者一起,还需要社会各方一起努力,愿拉姆的悲剧不再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