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大脑有可能在欺骗你
又开启了深夜话痨模式。最近在听播客,有时候听着听着就会有很多想法冒出来,今晚想来来聊一聊大脑和情绪的关系。以下仅一家之言,请谨慎阅读。
大脑处理客观世界的信息,然后再处理形成我们的主观世界。为了让我们过的好一些,大脑会帮助我们阐释周边的世界,久而久之自我被说服,然后拿着这一套逻辑或者说辞来做选择、构建自己的生活。
而情绪是自发的,愉悦、舒服、难受、委屈是身体的自然反应,它的产生与大脑处理信息的方式并不相同,我倾向于这是一种非常直接的和直觉性的,情绪最能表达个人的身心状况。
这两种系统共同作用于一个主体之上,有时它们是相互协调的,有时互相矛盾甚至截然相反。当它们协调一致时个人的身心是愉悦的和舒展的,而矛盾重重时则会让人变得比较拧巴。比如小时候与父母或者老师或者同学相处时候不被允许表达自己的想法、被贬低,会让那时的小朋友产生恐惧或者委屈或者其他的情绪状态,但是如果没有人去告诉小朋友正在经历什么或者帮助小朋友梳理自己的情绪,这个情绪会被压抑并且深藏在内心,产生防御机制来抵抗自己感受到的糟糕情绪,比如逃避、自我否定、自欺欺人等一系列方式。这些防御机制的产生是由大脑完成的,年幼的小朋友没有能力去理解当时发生了什么,只能依靠大脑来帮助自己将这些糟糕的情绪所带来的痛苦降到最低。大脑会给我们“解释”周遭的一切,这是带有某种欺骗性质的、是一种掩耳盗铃式的自我麻痹,大脑以为捂住耳朵,那些痛苦就会自动消失,可是铃铛仍然会响,痛苦依然存在,大脑没有处理它,只是把它束之高阁,眼不见心不烦,可它依然在那里。
随着年龄的增长,没有被处理的这部分情绪并不会自动消失,当小朋友变成大朋友之后再次遇到类似的情景时,这部分情绪就会像弹簧一样自动反弹出来,并延续以前的防御机制,所以我们会经常不停的重复相同的模式。这个模式有时会伤着别人,有时会伤着自己,而且大部分情况下大朋友并不自知,使自己处于痛苦的状态。大脑的本是好意,希望帮助我们,可是却用了错误的方式,导致我们更加痛苦。就像有的人在众人面前宣讲时会处于紧张状态,一直想克服,但发现怎样都没有用,每次相同的情景都会触发身体上的不舒服以及情绪上的痛苦。我想这大概是因为情绪积攒在体内,每当被触发的时候会自动出场,大脑的理智和思考在这个时候根本帮不上忙。
大脑会给我们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来阻碍我们前进,如果我们相信大脑的说辞时就会按照它的指示去行动。但如果此时的内心情绪是不赞同的,是和这个想法相背离的,我们就会痛苦,因为接下来的行动并没有满足我们内心真正的需要。但其实,大脑编造的说辞是一个纸老虎,当我们意识到脑子里边的声音让我们不舒服的时候,停下来,反问一下自己:刚才那个声音真的如它所说么?当我们反问自己的时候会发现大脑制造出来的那个声音根本站不住脚,它会随即败退而走。有的时候就是这么神奇,这些声音经常为我们制造根本不存在的“障碍”,让我们在没有理解真实情况时就已经逃跑。
今天看到一个微博热搜:一个男人逃亡几十年,自首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根本没有案底,而这几十年一直处于提心吊胆、小心翼翼的状态,一直活在大脑给自己制造的恐慌中导致自我流放。这是一个比较极端的个例,也许大脑不会欺骗我们至如此地步,但多多少少我们会活在大脑创造的牢笼里无法挣脱。
但也许,停下来,直面它,就能够冲破牢笼,不被大脑所骗。
-
恰同学少年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0-21 11:4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