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璎——我潜意识里梦想的女性样本
题目是噱头,是以下赘言的原初,此文无关林璎女士,此文是一个自不量力的自我内在陈述。
好自负的把如此优秀的人收纳在我列为"尊敬"的样本记录里。
“ 林璎(Maya Ying Lin),1959年10月5日生于美国,是著名的美籍华裔建筑师,是林徽因的侄女。林璎曾被美国《生活》杂志评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一百位美国人”与“五十位美国未来的领袖”,她的作品遍布美国各地。她的最新荣誉是获得2009年度美国国家艺术奖章,表彰她作为建筑师、艺术家和环保人士的卓著成就。2010年2月25日,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在白宫亲自为她颁奖。这是美国官方给予艺术家的最高荣誉,而林璎是此次获奖者中唯一的亚裔。 ”
这是百度百科对她的介绍。我是从她的纪录片《 强烈而清晰的洞察力 》里惊叹于她从内而外散发的魅力。超越性别,高贵的人性在她专注的拿着笔和尺子埋头测量的工作场景里散发出来。
这里我无意去讲述所谓真实的林璎,我只讲述傲慢的自私的我,对,傲慢的自私的我从纪录片里所感受到的林璎,她所给我的启发。
一直以来,我受困于社会既定的女性角色,也会让自己选择变成内在男性来逃离这样的规训。原因是可以选择的路径乏善可陈,在一部分遵从本能排斥来进行排除法的人生以外,我的童年,青春期就尽可能寻找特立独行的有名女性作为鼓舞自己的“底气”。居里夫人,简奥斯丁,特蕾莎嬷嬷,武则天等等。
但是她们基本跟传说一样,我对她们的想象基本是构建于我自身视野的局限。但影像非常神奇,那种不可言说的气息,隔着荧幕,竟然可以打开我的感受,虽然我还是会根据自身局限去感受,但就好像你看着文字想象下雪,跟雪真的撒向你(哪怕是影像里),再局限都能基于一点客观。
很多人都被影片中,林璎女士美丽,沉静的温柔蓄力的作品打动。何况是我,我简直嫉妒。公民权利纪念碑用水和圆盘,人物跟新法的结合,简直美不胜收。最有名的越战纪念碑,宛如海面升起的黑色月亮一样,真是让人嫉妒的灵感啊。
但影片中更吸引我的,是她说的话,她流露的表情。她看起来非常沉静,但没有冰冷的态度,说她害羞,但当她在施工地监工作品时;一群越战老兵指责她时;她流露的那种镇定,坚毅的理智,我从没见过这么直接的坚强的面貌。一丝丝浮夸露怯的有失体面的神情都没有,纵然她演讲的声音在颤抖,能感觉到她强忍住要哭泣的冲动,面容都是像战士一样坚毅。
我真的从没见过女性可以有这样的表情。
我倒是看过很多苦难的女性表情,那种苦难中看到的坚毅表情跟这种不太一样。一直说艺术会升华人性,也许这可能是其中的差别,当你坚毅的缘由是对艺术的坚持,而不是世俗生活的欲望的时候,那种坚毅的感觉会有些出世的离奇感。
像是一耳光,打醒我时不时想要当逃兵的不争气。是的,我一直想,浑浑噩噩的悄咪咪的按照自己的选择生活(基本违背很多社会价值观)。这是一种缺乏自信跟力量的心态,非常悲观的否定了世俗会对我接纳的信任。说白了,就算我自信,我也非常孤单。这份孤单常常击溃我。
林璎女士是比我更靠直觉,天生的才能,心无旁骛的专注与努力,超然的存在于世。
这是需要鹦鹉学舌才能感觉到安全感的我只能去虚妄的阐述,解构,徒劳的远观的。
reference: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E%97%E7%92%8E/8776456?fr=aladd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