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形容你的孤独感
查看话题 >中年世界里的情感缺失
近日,抖音上冒充靳东欺骗大妈的事情被曝光。
在议论大妈行为可笑之后,也有人逐渐注意到,这些中年女性的留言里反映出了几乎贫瘠的情感世界。

令人最伤心的不是她们受到了欺骗,而是她们可能情愿被这样欺骗。
仅仅得到一点注意和关心就会立刻觉得自己不配,觉得应该尽自己所能去回馈对方。不难想象出日常的情感被无视和压抑、甚至自我的存在都被漠视的生存状态。
或许被欺骗的原因不完全是她们不如别人聪慧机警,而是她们有别人没有的难处。
今天,让我们来谈谈中老年女性的情感需求。
01被漠视的情感
根据观察,在当下的社会中,情感需求被漠视(emotional ignorence)大概有以下两个原因。
a可容纳情感的社会空间(mental space)过小
在当下的社会中,许多中年女性实际上并没有正视自身情感需求的空间和权利。

大环境剥夺了她们思想和感知的权利。当她们偶然停下来思考自身所处的贫瘠时,周围人也会劝说,别想了,有什么用。
人们会告诉中年的母亲,这个年纪的你应该为生计奔波,有想这些没用的事的功夫不如想办法给孩子找个靠谱的补习老师。
也会告诉在婚姻中孤独的妻子,到了这个年纪了大家不都是这样,忍一忍吧。
长期生存在不被允许拥有需求的环境中,她们会逐渐觉得,拥有情感需求似乎是一件不能言语的事。
她们渐渐感到自身的情感需求是错误的,羞耻的。
这种处于精神世界的自我剥削,才是负重的社会环境里产生的终极剥削。
过度的疲劳、填压的生活往往在精神世界里抽出了空洞。
b 畸形的婚姻价值观(values of marrige)
“结婚这件事已经有着落了,我也该一心扑向事业了。”
“你为什么不像人家妻子一样支持我事业,还一直添乱。”
在这些男性的眼中,妻子只是一个需要短期实现的指标,之后便该长期在自己的人生中扮演一个辅佐的角色。

她们似乎不应当有自身的价值,不应当渴求陪伴,不应当拥有诉求,更不应当怀有欲望。
在这样的婚姻里,女性视作构成生命的一部分的东西,在最亲近的人眼里,却只是一颗碍眼的石子罢了。
强烈的诉求成为碍事的顽石,微小的诉求更是秒选的沙粒,在意识不到的瞬间一扬手便可以掸掉。
02存在于家庭生活中的后果
对于中年女性情感的漠视并不仅仅会对女性的精神世界造成伤害,更是会对整个家庭造成影响。
首先,在一个表达情感是超越正当需求的家庭背景里,丈夫和妻子都会受到精神情绪上的限制。
一些婚姻中的男性甚至需要借助烟和酒精,甚至下班之后躲在车里,才能给自己创造一个允许情绪排解的狭小空间。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尼尔菲博曾指出:当一个家庭中的父母无法在生活中时常体会到愉快的情感流通时,他们往往会把对于美好生活的期待转移到子女身上。
然而遗憾的是,由于时代的差异,父母所期望的美好状态往往会和子女有所不同。
这就导致子女丧失了选择或尝试自己期待的生活的权利。
例如生活中的一些父母执意要求孩子找一个稳定的归宿,为此不惜用固执尖刻的语言来否定子女对于人生的看法和期待。
他们期待子女过上自己理想的人生,而子女的人生却因此被绑架。
孩子们的人生,本该拥有更多的可能。

而“加害”于子女的父母,本身却也是生活的受害者。
03如何改变中年情感被漠视的局面
首先,人们需要意识到问题的存在。
即使生活被忙碌的日常所塞满,情感也是在精神维度上持续存在的需求。
认可并允许它存在,能够帮助人们创造出一方可以与自己对话的空间。
在这个空间里,人们是拥有情绪、拥有思考的,这或许会让重压下的人群暂时脱离遥遥无期的麻木感。
在这之后,人们需要改变对于情感的认知。
对于女性来说,与情绪对话那一方空间,并不会成为让人们陷入苦难思绪的地方,而往往是给精神提供休憩和能量(mental energy)的场所。
而对于男性来说,他们应该注意到,消极情绪表达并不是由于无能去改变现状所产生的所谓“弱者的体现”,而是家庭成员相互支撑时必要的元素。

愿人们在奔波中不再感到孤独。
—END—

关注公众号:人类心理行为图鉴 如果期待看到更多类似文章,就请点个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