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史学术资源库”组织形式设想
大家好。感谢大家支持一直拖延的我推进这个计划。我目前对资源库组织形式的构想如下,欢迎继续提供建议。如果没有太多异议的话,我就着手把框架搭起来。 设计的原则主要有以下几条: 1.方便查找。既包括容易找到这个资源库,也包括容易在里面找到资料。 2.人在国内外皆可使用。 3.做好备份。 4.内容专业。 5.资源开放共享。 我认为接下来的工作可以这样开展: 1.建立一个豆瓣小组作为入口,同时在微博等其他社交平台上宣传。这样方便在豆瓣的人提供资源和发言。小组内会贴出组规和资源分类导航,组员可以发帖分享和德国史有关的各类学术资源和信息,也可以求助。由管理员把可靠的资源整理到分类导航帖里。 2.资源导航在国外网站做备份。为了避免帖子发不出来或消失,由管理员把小组里的资源分类导航备份在国外网站上。管理员自行整理的资源也可以首发在那里,再转到豆瓣。我目前考虑的是在Wordpress上做个博客,开放留言。有科学史的友邻在zotero上做了个“科学史图书馆”(参见公众号“科学史图书馆”,项目介绍https://mp.weixin.qq.com/s/F-z6cLiWHG2SSyEopdVtNA),令人叹为观止。如果大家想做分类书目,也可以采取类似的形式。不过我不会zotero,得现学或者招人一起做。 3.管理团队人员确定后,建立一个国内外皆可使用的即时通信群组,用于讨论小组管理事务。有人提出用微信,不过因为微信和现实中的工作联系比较紧密,可能有人会介意暴露太多真实信息。QQ不知道大家还用不用。国外软件的话,Discord或许可以?国外很多大学社团都在用这个,国内也可以上他们的官网。(更新:有友邻提议用slack,感觉也可以,会更professional一点。) 关于管理团队: 由于我自己的时间和专业知识有限,希望能招募一些具有德国史或相关学科背景、专长各异的志愿者,一起甄别、整理大家提供的学术资源,定期更新资源导航帖。因为还没开始做,我也不太确定这份工作需要投入多长时间,暂且按每周5-10小时算吧,应该不会更多了。会在确定组织形式之后发问卷招募。 这篇文章是征求意见稿,欢迎大家留言提出建议。我会根据大家的建议搭一个框架出来。
© 本文版权归 Kate_Linden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