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在动机》 个人读书笔记02
此篇笔记涉及范围:《内在动机》 第一章+第二章。
备注:这是一篇个人读书笔记,按照个人的思路和喜好所做的笔记,可能不完全覆盖这两章内容
概述-第一章
- 自主与控制的概念
思维导图-第一章

概述-第二章
- 关于奖赏的实验
- 作者自己的研究项目
思维导图-第二章

问题&思考&书摘
- 自主与控制的区别是什么?能否举例说明?
- “自主”的含义是“根据自己的意愿行事”,当人的动机趋于“自主”时,人们完全愿意做他们做的事情
- “控制”的含义是“根据他人的意愿行事”,当人的动机趋于“控制”时,人们并非愿意做他们做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人会有三种反应:
a. 顺从:做别人想要你做的事情
b. 反抗:因为对方期望你这么做,你就会背离对方的愿望,走向相反的方向
c. 表面顺从,背面反抗:顾名思义,阳奉阴违。
比如说你跟孩子说:“青春期不准早恋!”。
孩子听话,一心只读圣贤书。反应为“顺从”
孩子说:“谈恋爱是我的自由,你不准干涉”。反应为“反抗”
孩子说:“好的知道了,我不会早恋的!”。然后开始偷偷用手机跟对象练习。反应为“表面顺从,背面反抗”
2. 什么是“行为主义”?
“行为主义”的原则是“对特定的行为给予奖赏,以激发人的行为”。 “行为主义”建立在一个假设上:“人的行为都是出于外在动机,“人们从根本上是被动的,并且只有在环境给他们带来获得奖赏或避免惩罚的机会时,才会做出反应"”。 作者认为“学生天生就有学习的内在动机”。
3. 作者自己的研究项目表明:“外在动机会削弱内在动机”。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