袜子长,袜子短
路上遇见抱在手里遛弯儿的小婴儿,脚上都套着一双小袜子。有的年轻父母充满童趣,给宝宝穿了一双缀着一只小小公仔的袜子。这种袜子,只能外穿,怕是塞不进鞋子里的。
闭上眼睛想一想,自己穿袜子,估计也是从小婴儿开始的吧。只不过,我出生在酷暑的6月,差点把妈妈热的捂出痱子,可能没给我穿袜子也不一定。
曾几何时,船袜悄悄兴起。像一只小船的袜子套在脚上,只能包住脚板,脚踝裸露在外。穿上鞋子,袜子见不着。这种观念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形成。到底是先有想法才有船袜,还是先有船袜才有想法,说不清了。
夏天一来,到街上逛逛,各式短袜琳琅满目。女孩子喜欢穿单鞋,为了适应单鞋,发展出一种比船袜还要小的袜子。这种袜子浅浅地包住脚板,再套一双单鞋,几乎看不出来穿了袜子。
还有一种袜子仅仅包住脚趾头,不知道为什么要穿这样的袜子。朋友曾经痴迷这种袜子,每天午睡起来坐在床边看她穿袜子,穿鞋子,一气呵成。但是这种袜子没穿几次就很让人泄气。和朋友一起走路,走着走着她就喃喃自语,这袜子……又掉了……
这种袜子不掉才怪了。
在酷暑时节大家都穿着短裤短裙,袜子露出来得多不自在?船袜大行其道,几乎每人都有好几双。到街上去买袜子,商家贴出标签,10元3双。觉着便宜,买了。转头遇见另一招牌,10元4双,深感吃亏。继续逛,10元5双,捶胸顿足。往下就没有更便宜的了。
走路久了,船袜很容易掉在鞋子里。当然了,新袜子不会发生这种情况。也许是现在的袜子质量有所提升,总觉着很难穿破一双袜子。非得袜子掉鞋里,才想起应该换袜子。
少年时穿小皮鞋,还故意配一双缝了花边的白袜子。是的,袜子缀一圈花边的款式曾经流行好久。小女孩穿这种袜子,恨不能把裤腿撩起来,不然别人都见不着那圈花边。
棉袜子包住脚脖子,暖和极了。我们夏天从来不把脚丫子闷在袜子里,平时都穿一双凉鞋跑来跑去。
冬天一到,妈妈领着孩子们去买袜子。当花边袜子渐行渐远,取而代之的是绣了各式图案的袜子。穿上袜子,脚脖子上的图案活灵活现。这时最苦恼的是裤脚怎么这么长,长到把图案都盖住了。
图案袜子的潮流也过了,开始出现简约风格的袜子。袜子的脚趾、脚跟、脚脖子染了一块重色,其余为轻色。轻重搭配,其实蛮好看的。为了能够每个颜色都拥有一双,甚至有过一次买下十几双袜子的经历。
写信频繁的年代,最喜欢买散着香味的信纸。与父辈写信的经历不同,我们再也不想用那种机关里的稿纸来写信,非得去老朱的铺子里买一沓沓印着花纹、卡通人物或者影视剧人物的信纸。
仿佛是为了迎合信纸的更新换代,袜子也开始推出浅底、缀满各式图案的款式,有短袜,也有长袜。
新袜子封在透明塑料袋里,粉嫩美丽的花纹让我们爱不释手。一大包袜子都好看极了,但也不能全部买下。只好挑了又挑,选了又选。买回去还不舍得马上穿,非得摩挲几日才穿出去。不过,热情来得快去的也快。穿了几日,新袜子歪歪扭扭地晾在绳子上,当初的怜惜之情也烟消云散。
在书城寻寻觅觅,找着一本心仪的书席地而坐,读累了就看看来来往往的行人。走来走去的鞋子没有引起我的兴趣,反倒是袜子让我吃了一惊。棉袜子又开始包住脚脖子了。
有多久袜子达不到脚脖子的高度了?当然,冬天的厚袜子除外。女孩子脚上土黄色的棉袜子,在单鞋外张牙舞爪。与之前相比,穿单鞋要么穿薄薄的船袜,要么光脚。
少年时代扯着棉袜子一直往上提,一直提,几乎把袜子扯破。大人的手掌打下来,再扯!让你赤脚!只好松手。
其实,棉袜子从单鞋里伸出头来,也很好看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