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Gone with the wind》的不一样女性
自从《甄嬛传》火了之后,各种以女性视角的标榜大女主的影视作品就多了起来,《芈月传》、《武媚娘传奇》、《如懿传》。。。。。。你知道在英美文学中也有很多以女性视角来展现女性不一样的一面的作品么?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一部英文小说《Gone with the wind》(《飘》),这部也是以女性视角来展现不一样的世界。
《Gone with the wind》(《飘》)是美国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十年磨一剑创作的长篇小说,该作1937年获得普利策文学奖。小说以亚特兰大附近的英种植园,以美国南北战争战后重建为背景,描绘了内战前后美国南方人的生活。作品刻画了许多具有那个时代典型色彩的南方人的形象,主要以斯嘉丽、瑞德、艾希礼、梅兰妮为典型代表。他们的风俗礼节、言行活动、精神观念、政治态度都放映那个时代的生活,同时以 斯嘉丽·奥哈拉与白瑞德的爱情纠缠为主线,成功地再现了林肯时期的南北战争以及美国南方地区的社会生活。
斯嘉丽是一个复杂,独特的人物形象,她是一个集女性气质与男性气质于一身的魅力女性。斯嘉丽美丽,迷人,并且她懂得随时随地的利用自己的女性优势去为自己获得利益,她懂得利用自己的美貌去获得男性的青睐,利用女性的柔弱地位,以博取同情。但是同时,她也拥有着那个年代一般女性所有的缺点,具有普通女性的狭隘和感性,缺乏对事物的冷静分析、判断,喜欢幻想,盲目追求自己得不到的东西,自以为是,以自我为中心。
然而正如作品在一开始就提到的那样:她引以为豪的外貌和言谈举止是通过后天培养出来的,而骨子里的不安分是她与生俱来的天性。作为出生在大庄园里的小姐,斯嘉丽接受的教导给了她文雅的外表,亦步亦趋地遵循淑女风范,骨子里的反叛却是抑制不住的,时不时的显现出来,她爬树、掷石子、拒绝像淑女一样吃东西,由于缺乏知识和精神上的追求,斯嘉丽的反叛行为不具有进步的意义仅仅是她个人的性的表现;她争强好胜,对得不到的东西都是抱有一种强烈的欲望,利用女性的气质获得爱情,内心却保持一种强硬的态度,并对此不屑一顾;她冷酷无情,对待自己的孩不像别的母亲一样给予孩子足够的爱,她的柔情只在能够获得足够的利益才能显露;她不择手段,为达目的不顾及他人和道德;她坚强、有魄力,虽然恨梅兰妮抢走了艾希礼,却像个男人一样遵守自己的承诺,在战火中照顾梅兰妮,并带她逃出困境;在新旧时代更迭,战乱的时代,她没有像普通女性一样甘心被摆布,而是勇于改变勇于突破,寻找自我的突破。
《Gone with the wind》是一部以美国南北战争和战后重建为背景的小说,书名直接翻译为“随风飘逝”,它引用英国诗人思斯特·道生的诗句,取义于小说24章的一段概括性描写,出自书中女主人公斯嘉丽之口,大意是战争像风一样卷走了她的“整个世界”。很喜欢文章最后的那一句
After all,tomorrow is another day(毕竟,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根据此书拍成的电影《乱世佳人》于1939年12月15日在亚特兰大举行首映,引起轰动,并迅速风靡全球,我们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找找这部电影看看,感受一下不一样的大女主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