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性》阅读笔记
10.25
从第二章【精神分析观点】开始,内容前的标号(1.2.3...)是指原文段落,便于检索
原文可见:https://tw.aixdzs.com/read/86/86176/p3.html
1.精神分析的帮助:强调心理生活,女人的体验、经历、感受才使之成为生物学意义之外、之上的具体的“女人”。
2.精神分析体系复杂,本文只审查它对于研究女人的贡献(这段批评精神分析体系的混乱太难了,跳过)
3.弗洛伊德理论(发育阶段、两个系统):
在他之前的理论更忽视女性(eg觉得性高潮是男性专属的),但虽然弗承认女性性欲和男性一样,只他不研究。
弗对性欲的描述:首先在两性中以相同方式发展(口唇期、肛门期),然后在生殖期才有区分。
至此他阐明了一个此前无人重视的事实:男性的性敏感系统局限在阴茎中,而女性有阴蒂(童年发育)、阴道(青春期后)两个系统。男的发育在生殖期就完成了,接着青春期(经过自恋阶段)只要把原来自己对自己的快感和一个外在的对象结合起来,过程中的快感器官都是阴茎。女人也要进行这种指向对象的结合,但是还要从阴蒂过渡到阴道。(很有可能达不到发育终点,停留在童年阶段,因而发展成神经官能症??)
4.(自恋阶段、和对象的结合):
男的:恋母、想和父亲一样,又害怕因此受到父亲的惩罚,把他弄残废(俄狄浦斯情结到去势情结)通过既发展出对父亲的侵犯性,又把父亲的权威内化,构建约束乱伦倾向的“超我”,清除情结,结果是心中父亲作为道德规范,同时恋母情结被严厉压抑。
女:(弗用对称的方式构建)口唇期的残余使女孩先恋母,随着“发现两性生理结构上的不同(强调是生理特征,不是后来被“处境”定义的),用去势情结解释缺乏阴茎,想象自己曾被阉割,并为此感到痛苦,于是只得放弃雄性企图,与母亲等同,竭力吸引父亲。去势情结和恋父情结(和恋母意义,强调是性欲、欲望、生殖刺激,不是我们讲的情感)彼此加强,小女孩的失望感,由于爱父亲、想与他等同更加强烈,反过来,这种遗憾加强了她的爱。”曾经恋母的影响“企图对去势情结做出反应,拒绝她的女性身份,执著地觊觎阴茎,想等同于她的父亲,这种态度导致停留在阴蒂阶段,变成性冷淡或同性恋。”(倒是很男本位了。)
5.弗洛伊德可能招致的两种指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