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的三条转经道
拉萨有三条转经道,林廓、八廓和囊括,藏语的意思为外圈、中圈和内圈,如同现代城市的环线,不过环线是一个交通概念,而转经则是宗教的一个信念。

在藏传佛教里,拉萨被认为是世界的中心,大昭寺供奉着文成公主带来的释迦摩尼十二岁等身像,自然又成为拉萨的中心,在大昭寺内部绕一圈,为囊括;绕大昭寺一圈,为八廓;环着拉萨老城一圈,为林廓。藏语“廓”即“圆周”,梵语称为Mandala,即“曼陀罗”, 有轮圆具足、聚集、道场的意思 ,曼陀罗的出现与佛教徒对宇宙结构的认识密切相关。西藏《时轮历精要》中说:“器世间(物质世界) 是由地、水、火、风四轮构成的,风轮处于虚空之中,其内是它所承托着的火轮,有七重,其第七重为金刚山,或名马面火山;火山的里面是水轮,也有七重,其第七重为盐海,它的里面是地轮,地轮的中央是须弥山,须弥山上下有五层沿圈,状如铜碟的边缘向外翻伸,下层最小,往上渐大,(即一个上大而下小,倒立的圆锥休)。须弥山根的外面有六重洲、六重海、六重山 ......”这是一个理想世界的结构,大昭寺成为理想世界的现实再现,围绕大昭寺,口念真言,为的是来世的圆满。
对于我来说,宗教带有一些神秘,很难弄清楚其中的义理,索性也不用想太多,走走看看即好。当来到拉萨的第一个早上,我听到窗外杂沓的脚步声,看时间已近八点,天刚蒙蒙亮,走到外面,当地的藏民摇着转经筒,三三两两地走在路上,我随着人流转到江苏路,这里是林廓的南线,靠近拉萨河, 一直往西走,经过金珠路,再往北转到德吉路上,德吉路在林廓西线的外面一点,再靠东面一些,就是林廓西路,从德吉路与罗步林卡路交界的地方可以拐到药王山,药王山的千佛崖下,很多人已经在磕长头了! 千佛崖旁边是一座用玛尼石堆成的塔,人们会在这里饶塔一周, 塔的周围也有很多玛尼石 ,玛尼是六字真言的简称,石头因为刻有六字真言带有了神性,在药王山,不光是随处可见的玛尼石,只要可以雕刻的山石,全都刻满了佛像,药王山并不大,但这里的佛很多。我沿着旁边的登山道走了一会儿,可惜现在已经上不到药王山顶了,这条登山道可以通到金珠路上,那里有一个门我刚才经过时是锁着的。

从药王山下来继续沿着德吉路往北走,然后向东转到北京中路上,在两条路的交叉处是一座关帝庙,关帝庙可能是人们旅行中最容易看到的庙宇。铜牛广场在关帝庙的旁边,在这里有一处布达拉宫的观景台,得花2元才能上去。 沿着布宫的西侧走到后面,有三座白塔,有塔就有转经道,我刚才是沿着布宫转,布宫转经道也称孜廓,是三大转经道之外最著名的一条了,不过在藏区,随处都可转经,手持着转经筒摇动也是转经,宗教已完全融入到普罗大众的生活中了,不过对于藏区的信徒来说,一生却只有一个愿望--到拉萨转经!

我今天的目的是徒步到色拉寺,色拉寺在拉萨的北边,已偏出林廓的范围,从布宫后面的林廓北路向东,经过了小昭寺,小昭寺和文成公主有关,文成公主带来的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像一开始供奉在小昭寺的,后来才移到现在的大昭寺,而大昭寺最早供奉的是尼泊尔尺尊公主带来的释迦牟尼8岁等身像,这座佛像则调换到了小昭寺。如果从小昭寺再往南走,可到大昭寺,正好绕了拉萨老城一圈,也是林廓的转经路线。而我没有选择往南,而是转到色拉路朝北走,色拉路很长,超过了林廓转经道的全长,道路两旁和内地城市没有大的区别,单调而雷同,道路的尽头则是色拉寺。

色拉寺是拉萨三大寺之一,建在一座山脚处,层层叠叠的寺院建筑一路往上,到这里的当地人多,外地人少,我跟着当地人排着队,在一处处殿宇中转圈,虽然混迹在礼佛的人群中,但在心里更多的是好奇,自然体会不到当地人的虔诚。外地人对色拉寺的认识,是这里僧侣们的辩经, 辩经一般一坐一站,坐者动作很小,显得沉稳一些, 站着的表情丰富, 动作也夸张 ,但他们辩论什么,我则并不清楚。旅行是认识不同世界的一种方式,可以不懂,但应该尊重。

从色拉寺出来已经不早,继续徒步到扎基寺,这座寺庙是旅店老板娘告诉我的,说在当地香火很旺,我去时人已不多了,这座庙不需花钱进去,而在拉萨稍有名的一些庙,游客都需要花钱,在扎基寺转了一下,之后沿夺底路到林廓东路,绕着拉萨的老城、新城,差不多转了一天的经。
第二天转八廓,不用去辩方向,跟着人流走就可以,这里从晨到昏,全是人,来自藏区的各个地方,来自世界的各个方向,俨然成了这个星球的中心。大昭寺周围的街道,从一个外地人的视角看,几乎都是一样的,如果你认真去辨别,一定会迷失方向,反而跟着转经的人走是最容易的。

如果你对拉萨的历史有足够的研究,在八廓转经道上可以邂逅很多有着厚重历史感的地方,比如仓央嘉措幽会情人的黄房子,现在则成了一处餐厅,里面留有很多供游客留言的本子,你可以在这里呆上很长时间,去看你不认识的人留下的文字;比如某一处老旧的酥油茶店,仍保留着上个世纪的风味,从茶具、装饰,甚至于茶店里的老主顾们;当然还有大昭寺前磕长头的人们,几百年一直没有变化......

三条转经道中,最神秘的一条一定是囊括,囊括在大昭寺里面, 沿大昭寺千佛廊绕"觉康"佛殿转一圈,沿途设有数以百计的转经简,转经道两旁的墙上绘有佛本生的108个故事。 我每天从大昭寺旁的小巷随转经的人转出来,都会经过大昭寺,这里没有时间的概念 ,有的只是信徒心中的祈愿, 到大昭寺是他们一生的愿望 。大昭寺里全是点着酥油灯的房子,里面昏暗,人头涌动,但在房子外、房子的上面,则是白色的墙、红色的屋宇、蓝色的天,对比强烈而明快。

站在大昭寺的屋顶上,可以看到远处的布达拉宫,可以辨识出林廓的方位,可以看到八廓上转经的人们,而低头则可看到从四方而来的人,在大昭寺前匍匐下来...
-
Mavet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10-27 12: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