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201026读《尚书》一些关于天命等杂七杂八的感想
从《盘庚》到《牧誓》感觉那个年代的人还是比较野蛮血腥的,那个年代的王还是以强权统治为主,动不动就是如果你不好好办的话,我就杀掉你灭你族。应该是还不懂得如何用礼仪道德来约束人的行为控制人的思想,还是比较简单粗暴的吧。
不过因为前段日子刚看了中国通史的纪录片,所以这段历史相对还是熟悉的,读起来颇有与老熟人碰面的感觉,挺有意思的。《尚书》其实本来就是本历史书,虽说年代有争议,但也晚不过春秋,所以我每每读之,颇有不可思议之感,几千年前的人仿佛离我很近,便在手指触碰之处,但又离我好远,有太多我无法理解的思想与习惯。但我喜欢去读他们,让思绪穿越时空,去回忆那段刻印在历史长河中的故事。
《洪范九畴》 就很符合远古先民统治阶级自以为受于天命,但为了巩固王权不断劝诫与自省以防权利被颠覆。更多的是尊重天与自然的运行规律,对于普通民众很是倨傲自得。
我感觉当时的执政者害怕的不是普通老百姓造反,他们是怕自己没把事儿做好,让上天收回天命。总之还是对自己的天子资质相当自信吧,有政教合一的味儿了。
但是呢,从领袖的角度出发,有一句话我认为是有道理的: “庶民惟星,星有好风,星有好雨。日月之行,则有冬有夏。月之従星,则以风雨。”
当你是某个群体的中心人物时,明察秋毫自然是需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坚定自己的方向,如果跟着追随者七嘴八舌不同观点倒过来倒过去,显然是要一事无成的。作为领袖人物,必须要有这种坚定自我一往无前的无畏作风。
学到一个词,叫“上帝引逸”,董仲舒解释如下:“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遣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
如此看来,这个词可能就是所谓的“国之将亡乱象横生妖孽尽出”这句话的来源吧。但事实上天灾人祸年年有之,即便是再富强的朝代国家都会遭遇,只是国家治理有序就能够强力地应对这些灾难平稳度过,如果上下腐败不堪无心民生大计,这些天降的祸就会成为致命的一击。
尚书中传达出来的天命思想非常浓重,君主受天命治国,但如果只是一味顾着自己享乐而罔顾民意,天会听到人民痛苦的呐喊,然后不得不收回降下的大命,将这大命赐予其他人以代理天管理人间。 虽然这个说辞是周公为了让殷人仇民顺服于小邦周的统治,但也并非毫无道理。
古人说是上帝,其实就是自然之道,人应该顺着道理而为才能化解困境,关于此,我便是如此理解的。
keep251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浅谈从北魏鲜卑改汉姓到西魏鲜卑赐鲜卑姓
- 四十有余再读《出师表》 (1人喜欢)
- 已经固定了的我们在电影里寻找那个曾经变化的自己 (2人喜欢)
- 从射雕访谈四人组关于内功参悟谈起 (2人喜欢)
- [人生]走在向死而生的旅程中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