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讨厌的勇气》2020/10/26
《被讨厌的勇气》
作者
这本书围绕的主题是'一切烦恼皆来源于人际关系'‘如何获得幸福’,以及生命的意义。
阿德勒,心理学三巨头之一,核心思想是‘阿德勒原理’:原因论转目的论。
一切烦恼皆来源于人际关系
我们希望能被他人认可,想要独一无二与众不同,但常常事与愿违。因为我们不可能做到让每个人都满意都认可,因为每个人想要的都不一样,我们总活在他人的期待中,一旦无法满足他人的期待,我们就会无比焦虑,我们的人生道路所思所想、所作所为被他人所左右,所以无法做自己=无法获得自由。
如何获得幸福
1、自我接纳(接受不完美的自己,接受普通的自己,不要在意没有被给予的,去利用好已经给予的)
2、他者信赖(对任何人保持信赖,你信耐他人,你是的课题,他人信不信赖你,是他人的课题,你无法控制,所以你只需要关注你的课题即可)
3、他者贡献(为他人提供帮助,提供价值,有没有为他人贡献提供价值,取决于自己的主观感受,他人有没有看到有没有认可与我无关,也无法控制)
生命的意义
1、对共同体有益(共同体——世界、国家、家庭、你和我、个人),我们每个人在不同的领域不同的环境有着不同的角色,所以不要因为在当前环境没有被认可就否决自己,跳出框架,在更大的框架再去看里面的自己,就会发现这一切都是你看得不够远。你的一举一动都能影响到共同体,以你看得见或者看不见的形式。
2、对他人有用(等同于:他者贡献 注重自己的主观感受,无需获得他人认可)
3、生命的意义的标准——无标准(世界上任何人没有所为普遍的意义)
1)行为标准:我们常常通过行为来判断有没有意义,有没有价值。例:A是警察,维护社会治安,所以他是有价值的,活着是有意义的,如果他退休了呢?不能工作了呢?难道我们说他的生命已经没有意义了吗?
2)存在标准:实际上每个人的存在都是有意义的。例:A被歹徒开枪击中,在急救室抢救中,现在他能做什么都不重要了,他的家人朋友只希望他能活下去,就觉得很满足。所以A只要存在就是意义。
原因论转目的论
1、A因为患了社交恐惧症,所以不敢出门与人社交。站在阿德勒的角度思考,因为A害怕出门社交会被他人不认可,在意他人的眼光,所以自己选择了社交恐惧症,,当他人问起不出门的缘由,就说是患了社交恐惧症以此当挡箭牌。
2、我们总拿现在的状态找原因,是因为原生家庭、小时候、成长经历等等....归咎于现在的状态是以前造成的,实际上现在的你与之前的你毫无关系,你缺乏的是改变现状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