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札记之——《为了和平》
《为了和平》是由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宣传局、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宣传司、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总编室出品,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监制,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广播电视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军事节目中心联合摄制的大型电视纪录片。
纪录片采用大量原始影像、亲历者采访与情景再现的方式讲述了七十年前爆发的朝鲜战争。
大叔喜欢看战争书籍和电影,其中特别喜欢朝鲜战争,因为那是新中国的立国之战,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第一场对外战争。
朝鲜战争美国未曾向朝鲜和中国宣战,中国更没有向联合国军宣战,战后中美双方很快就因为共同的对手苏联,走向和解。反映朝鲜战争的电影双方拍摄都不多(美国有格里高利派克的《猪排山》),纪录片也不多(《被忘却的朝鲜战争》)。
中央电视台投资拍摄的《朝鲜战争》电视剧都因为避免刺激美国人民的情绪(时逢911)束之高阁达20年之久。
当今世界,中美关系真是重中之重,看看亚洲四小龙和日韩,哪一个不是在中美交锋中战战巍巍,唯恐被夹在两国之间,稍不注意就化为齑粉。
龙与鹰的比拼已经开始,未来整个地球,乃至太空都将成为中美角力的战场。
正如《为了和平》中所言,中国能有现在大国地位,始于朝鲜战争。以下是大叔作为朝鲜战争爱好者,发表的个人看法。
一、解放战争中的朝鲜战士
败退台湾的国民党在总结失败教训时,有一条是讲在苏联的支持下,朝鲜十万大军加入了林彪的抗联队伍,导致国军在东北没能速胜。年轻时看到,嗤之以鼻,瞎说。后来看多了各方面的史料,就有些别的考虑了。
史料一:陈光将军(林彪赴苏联疗伤后成为115师代师长)在攻占长春战役中,战场上对一名偶遇的东北抗联团长下命令,对方一脸茫然,陈将军大怒,差点执行战场纪律,左右解释,朝鲜族人不懂汉语。
史料二:国史载,解放初,应朝鲜领导人要求,毛主席批准将两个朝鲜族师移交朝鲜(四野第164师改称朝鲜人民军第5师,166师改称为朝鲜人民军第6师)。人不是货物,难免有亲戚家人,除非家不在东北,否则出现大规模逃亡,此外当时四野师的编制非常大,常常有3-4万人,考虑四年解放战争的伤亡,7-8万人的朝鲜族战士回到了北朝鲜。
二、中、美、苏对朝鲜战争的态度
苏联在欧洲刚刚和美国掰了一下手腕,全面封锁西德,不允许一粒粮食流入资本主义国家,美国动员盟国开展空中大营救。你来我往搞了两年多,苏联和美国握手言和,史称第一次柏林危机。
1949年5月,西德同志刚吃上面包,亚洲的中国同志就打过长江了。美国不是不想救国民党,实在是无暇顾及,上路激战正酣,下路被偷塔,搁谁心里能舒服。
南北对峙朝鲜,正好给老美找苏联的不痛快。从武装、训练韩国军队,到杜勒斯亲自视察三八线,美国不惜血本。韩国北犯只是时间问题。
朝鲜的金日成时年36岁,年富力强,背后有斯大林做靠山,哪会甘心窝在北方等人来打。可斯大林要听中国同志意见,毛主席一门心思解放台湾,总要小金同志等等。金日成急了,支援中国同志解放全中国,一等就是四年,现在还要解放台湾,天知道要几年。
金日成就拉上苏联驻朝鲜大使斯蒂科夫捣鼓出了一个战争计划,斯大林最后点了头,派了500名“真理报记者”深入朝鲜连级部队“采访”(照片中苏军人员穿中式服装)。
中国在战争即将开始前得到通知,抗议也来不及了,眼睁睁看着美国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蒋介石暂时睡安稳了。
一开始朝鲜人民军势如破竹,美第24师师长迪安少将也在大邱战败后被俘(被俘照)。从后来俄罗斯解密电报看,中国一个劲拍电报要求出兵参战,打落水狗谁不会?金日成很讲原则的说,中国同志刚打完解放战争,休要休息一下。
麦克阿瑟确实一代帅才,从被美国海军部称为不可能实施登陆的仁川拦腰一击,基本上奠定了朝鲜战争的胜局。
《太极旗飘扬》里对这一段高歌猛击的描述相当传神,朝鲜人民军土本瓦解,联合国军乘势北上,打到鸭绿江,不过是时间问题。
这时换金日成的电报一封接一封飞向苏联和中国,中国同志,出兵啊!苏联要求中国出兵,苏联负责空军和装备。后来担心美苏开战,引爆第三次世界大战,空军不派了。中国说那就不出兵吧,斯大林说,中国同志定,就让小金到东北建个流亡政府。
开什么玩笑,熟读二十四史的毛主席明白,明朝才从高丽手里抢回来的东北(《安市城》里的主战场安市城是辽宁省大石桥市汤池镇境内北汤池村)。
刚刚经过日本占领(东三省时反抗的主力也要算朝鲜游击队一份(《凤梧洞战斗》里大捷发生在中国吉林省凤梧洞),实在经不起朝鲜同志折腾,搞不好就是国中之国。考虑再三,中国决定出兵(毛主席说: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
史料三:辽宁旅顺口,旅顺苏联红军烈士陵园一角,立有202个注明为飞行员的烈士墓碑,牺牲时间为1950至1953年之间。
三、世界第一陆军
二战刚刚结束,美苏争霸伊始。朝鲜半岛上云集了16联军,加上朝鲜、韩国好似十八路诸侯。美国海陆空三军齐出,英国、法国派出了荣誉陆军。苏联遮遮掩掩派出了空军志愿人员,中国派出了世界第一流的陆军。
毛主席说,志愿军钢少气多。装备上志愿军开始换装苏式武器,邱少云那把被烈火焚烧的冲锋枪就是波波沙。
让美军惊呼原子炮弹的是喀秋莎火箭炮。
中国志愿军第一批入朝参战部队是十三兵团,包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四十二军,这几支部队到现在依旧在人民解放军序列当中,可见其精锐。
朝鲜战争中我军涌现出大量英雄集体和个人,三等功以上的功臣三十多万名,立集体三等功以上的单位六千一百多个。其中包括二百十七名特等功臣、一百五十四名一等功臣和十六个立集体特等功的单位。
七十年国庆阅兵战旗方队中,就有多面表彰朝鲜战争英烈的旗帜飘扬。
为什么说中国志愿军是有史以来最强的陆军,因为志愿军的战斗力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被俘美军说,只要没有弹药、没有援军、没有饮食、被敌人包围,满足一条就可以投降。志愿军战士没有弹药用石块,没有饮食啃冰雪,没有鞋袜打赤脚,在铁原阻击战中,每一块小阵地都被敌人的钢铁洪流包围,志愿军战士会坚持到最后一个人。
这种意志品质是其他军队所不能想象的。联合国五常的军队,美军在朝鲜创造了整建制投降的先例,至此美国黑人不再单独成军,英国皇家重坦克营被志愿军步兵用炸药包全部爆破,被德国碾压的法军倒是展现出了一定实力,在蒙克拉中校的指挥下,法国营在砥平里抗住了志愿军的进攻。
网上有一种说法,志愿军是历史上轻步兵的巅峰,大叔很赞同,一支部队当他的伤亡达到30%的时候,几乎就没有战斗力,达到50%就可以说全军覆灭,志愿军部队的伤亡之重,在战争初期,几乎不可以想象。长津湖一战,宋时轮兵团修整五个月还没恢复元气,砥平里一战一线志愿军指挥官主动要求撤出战斗;冰天雪地的长津湖,一个整连全部冻死,砥平里上世纪九十年代还不时挖出志愿军尸骨。两场伤亡率远远超过50%,志愿军依旧没有崩溃。
在上甘岭战役,秦基伟的十五军不间断地增补,最后一算伤亡率达到了500%,也就是说,前线部队换了5茬,这在古今中外战史上没有先例(《上甘岭》应该重拍一下,绝对的牛掰噶拉斯)。
志愿军的战斗意志为什么那么强?《金刚川》里拍出了美军燃烧弹的残酷,这在以往战争片里没有的。朝鲜战争中美军使用的燃烧弹最初是为了对付北朝鲜坦克,后来发现对敌军步兵杀伤更大。
燃烧弹落地,数百平方米化为火海,温度达到1000摄氏度,持续二十分钟,混合液体沾到哪里就烧到哪里。不要想用打滚或者压灭的方式。如果身体部分着火,脱掉衣服(越战时《黑镜头》照片);
表皮着火,用刀进行切割,否则火烧进骨头(《我们曾经是战士》里有用刀割脸的镜头);
如果全身着火,用美军战地医生的话,用枪结束生命比较仁慈(《风语者》中有此类镜头)。
《亮剑》里李云龙在军校和上级对话时说过,刚碰上美军燃烧弹,一营、二营就全完了;
《横空出世》李雪健的台词也有,士兵被美军燃烧弹在烧的没处躲没处藏。
燃烧弹落下,对于没有坚固工事,供氧设备的军对来说,就是灭顶之灾。持续燃烧消耗大量氧气,不仅引起窒息,产生的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很短时间就能致人死地。
在这种情况下,志愿军如何坚持下来,可70年前,志愿军就在黄草岭、烟台峰、白云山、松骨峰、长津湖、砥平里、上甘岭、华川、铁原一次次向美军证明,这是一支打不垮、烧不死的军队。
铁原阻击战中蔡长元将189师打散成200多个单位,分别据守在不同的阵地,逼的美军一个个攻占,率先迟滞美军攻势(设身处地想一想,执行九死一生的任务和十死无生的任务,完全是两回事,需要高度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完成,任谁处在必死的境地,是否还有勇气面对来势汹汹的美军)。面对志愿军的不屈不挠,李奇微一点办法没有,本来局势一片大好,完全是仁川登陆后的翻版,只要发挥机械化优势一路狂追,志愿军被赶过鸭绿江不是不可能,偏偏在铁原,先是189师化整为零拖了美军三天,接下来188师坑道加冷枪再消耗一下,最后187师硬生生一个反击,把美军从绝对优势扛成张略相持,朝鲜停战谈判也就是这时候开始的。
四、志愿军战俘
战场上有英雄就义,也有人因为各种原因被俘。对于成为战俘的志愿军战士,他们也是祖国英雄。东方人对战士的品德有近乎苛刻的要求,中国尤甚。直到1979年自卫反击战时,最初几年,一线的战士每人上衣兜里还有一颗“光荣弹”,万一被面临被俘,就要求拉响这颗瞬发手雷。
朝鲜战争志愿军分批入朝,并由轮换,总兵力累计达到290万(我方公布,美军估计342万),驻军最高达到152万。整个战争期间,志愿军被俘人员2.14万人(美军公布数字),怎么算被俘人员至多不超过1.5%,美军被俘4717人,高峰时驻军48万(累积多少没查到),被俘人员至少1%。两边对比,差不多。但是志愿军第五次战役,180师几乎全军覆没,被俘人员达到了7-8000人,也就是说志愿军基本上是一次战斗吃了大亏,其他时间,被俘是很少发生的。考虑到,志愿军中解放战士占很大一部分,甚至前四次战役唱主角的50军(由国民党60军起义,白云山团就在这个军)几乎都是解放战士,不得不佩服我党政治工作强大。
志愿军被俘人员最高军职为180师的政治部主任,属于师级领导,而且他带队在敌后打了一年的游击后被俘(归国时站立不稳);180师的“游兵散勇”在南朝鲜坚持游击战超过两年,美军动用正规部队,由抗日战争中扫荡根据地的日本人做向导才完全剿灭。
推荐张泽石《战俘手记》,对志愿军战俘又很生动的描写,毕竟他本身就是180师被俘人员。在战俘营中,志愿军战士成立党组织,搞了暴动,扣押美军杜德准将,硬抗美空降187团,据说牺牲超过2000人。
后来美国抓住志愿军的名称做文章,进行了自愿遣返,大约只有7000不到战俘回国,其余去了台湾及第三国。
第五次战役受到极大损失的180师,在金城战役中一雪前耻,进攻犀利,防守坚决,毛主席在1953年9月12日《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和今后的任务》中,引用了180师在黑云吐岭、白岩山战例(图为志愿军攻占白岩山)。
五、朝鲜战争的影响
朝鲜战争至今仍没有结束,韩国拍摄的《共同警备区JSA》中就这样的台词:只是停战,随时打起来。文在寅日前呼吁中朝美韩彻底结束战争状态。想想首尔随时可能遭到社会主义的铁拳(远程炮火)打击,也就可以明白韩国人急迫的心情。
今天,韩国三星董事长李健熙去世,一个时代终结,韩国的财阀政治到了一个敏感的拐点。
分裂的半岛对中国的发展起到了比较正面的作用,解除了美军兵临国境的危机,免除了朝鲜、韩国对东北领土的争议。改革开放四十年,使得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目前成为了经济、军事、综合实力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国。
苏联从此开始援助朝鲜,在华约之外又背上了个承重负担,直到苏联解体,对朝鲜的援助才结束。俄罗斯继承了大部分苏联的势力范围,可惜对朝鲜的影响力到金正日访问中国归途专列遇到爆炸之后,俄罗斯在朝鲜的影响力如同卢布贬值一样每况愈下。如今,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两个昔日小弟打起来,老大哥说和都不好使,土耳其这个跳梁小丑都干出兵掺和。人穷志短,老毛子也感到了当年中国的难处。
朝鲜独立建国以后,经过了很多轮的政治斗争,最终金正日战胜了所谓的延安派、南方派等派系,建立了家族独裁。在中美苏之间得到了不少好处,直至八十年代,朝鲜人民的生活水平远高于中国,不差于韩国,仅次于日本。后来金日成突然去世(视察基层时发病),金正日神隐数年,全民节衣缩食研发原子弹,搞苦难行军。现在三胖执政,一边拜谒志愿军陵园,一边和特没谱称兄道弟,左右逢源。
现在中国一般不搞无偿援助,俄罗斯有心无力,朝鲜的日子应当不太好过(老爸老妈去过朝鲜,说就像他们年轻时的中国一样)。
结束这篇随笔时,新疆喀什新冠疫情小幅爆发,希望平安度过,不要影响全国大局。美国总统选举最后一次辩论刚结束,特朗普情形不妙,希望拜登当选,特朗普不退。中国的未来之路越来越宽。
健忘的鱼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读书札记之日内瓦谈判
- 幽闲岁月念港片之万能配角谷峰 (1人喜欢)
- 读书札记之坚决不跳舞 (1人喜欢)
- 和平年代看战争之《异域》
- 读书札记之文化输出三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