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天自由行】漠河—呼伦贝尔—满洲里,子布的北国寻秋记——漠河篇
作为大四的老咸鱼,由于寒假期间打算实习,想着国庆大概率是成为社畜前的最后一次长假,于是我打算搞点事情,双手一合,脑袋一拍,便有了这次出行。
起初打算走到哪玩到哪,在出游前没做什么详细的行程安排(好孩子不要学,很可能订不到车票和住宿),只买了往返机票,计划于10月1日抵达漠河,10月9日从满洲里离开。因为是旅游淡季加疫情影响导致当时漠河游客非常少,因此住宿和包车都很方便,不具备参考价值。
接下来按且听子布按时间顺序娓娓道来。
(由于作者懒得修图)本文放的图全是原生态的。鉴于设备和技术原因有些失真,实景会更好看。
DAY1:飞机抵达漠河
主要游玩地点:漠河县城
从上海到漠河没有直达的飞机,需要在哈尔滨转机。大概是因为气温变化,从上海到哈尔滨的飞机在平流层时机窗上有了小结晶,围着小圆孔一圈,在降落时又融化了。

首先要吐槽一下从哈尔滨到漠河的那趟飞机,真的很颠簸!差点给我整吐了。
在飞机上就可以看到大兴安岭了,由于去的时间有点晚,白桦的叶子几乎都掉光了,所以彼时的秋景有些萧瑟。

据司机介绍,漠河的最佳赏秋时间是九月初,想看极光的可以7—8月来,据当地人讲每年能见到三四次,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碰碰运气。
夏季还有野生蓝莓(当地称之为“嘟柿”)可以尝鲜,到了10月份就没有新鲜的了,但是还有蓝莓果浆、蓝莓干、蓝莓酒和蓝莓汁可以感受。

漠河的树大多都不高,1986年5月6号开始的大火烧了一个多月,也是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森林火灾,烧毁了这里的大片树木,而重新长到原来的高度需要百年的时间。
现在在漠河县城还有五六火灾纪念馆。

下午两点多抵达县城,由于舟车劳顿,我吃完饭后先在旅馆里睡觉休息。一觉醒来已经六点多,漠河已经天黑了。

这里真的很冷,当天晚上出门觅食的时候穿了针织衫、棉毛裤、羊毛毛衣加羽绒服。。。。。
县城很小,走到吃饭的地方只花了5分钟不到,大概是因为这天是中秋加国庆,虽然只是晚上6.30,但大多数商店已经关门了,还在营业的只有零星几个。
我从中选了一家客人较多的餐馆进去解决晚饭问题,彼时的漠河已经供上暖了,所以尽管屋外很冷,但室内十分暖和,甚至还能看到穿着短袖的食客。
店里只有大桌子,没有地方供我这种散客吃饭。
旁边一桌的大哥发现了我的窘迫,喊道
“来来,和我们一起吃啊!”,
着实让我这个外乡人感受到了啥叫东北的豪迈。
对方盛情难却加上我脸皮厚,于是我果断上桌了,额外点了一份豆腐一起吃。对方一共两男一女,看起来30出头,本地人。
桌上放着四盘菜和三瓶酒,两个男的似乎是兄弟,其中年轻的是当地的向导。据他们说,如今在漠河许多人都依赖旅游业生活,但由于疫情影响今年的生意特别难做。
在我入座后三人也不见外,该吃吃该喝喝,聊着过去的境遇和对未来的期望,而我也确实不用太拘束,第一次和陌生人吃饭,着实奇妙。
那三位似乎是要聊到很晚,在道过别后我先行离开了,走时那人们还叮嘱我
“姑娘回去路上小心,这儿夜里黑。”
说实话特别喜欢这种人间烟火气。
回旅馆的路上一再感叹这里真的很安静,路上没有汽车,听不到引擎的轰鸣声,行人也很少,传入耳中的只有风吹动树叶的轻微“沙沙”声。无一不透露着这里就是大兴安岭深处的边陲小镇。
DAY2:漠河县城闲逛+最北点打卡
主要游玩地点:松苑公园、乌苏里浅滩、龙江第一湾
我住的旅馆对面就是松苑公园,应该是一个没什么名气的景点,也不要票,但对于我这种树林爱好者来说还是很有吸引力的。据悉,松苑也是唯一一个在城市中的原始森林公园,其面积很小,就我走下来感觉大小接近半个足球场,真的不大。


树林里有一些鸟叫,并不是特别多,走在路上就可以看到不停的有松针往下飘。空气很干,真的很干,保湿的东西一定要准备多一些,这次我就带了朋友送的羊油,觉得不太够。
(不知道为什么有一种在玩老滚的感觉,仿佛来到天际省,搞不好还有山红花可以摘 狗头)
感觉还是太冷了,这边虽然没有看到别人戴口罩,但是我不戴口罩真的不行,鼻子冻得有很疼 。手也是冰凉,之后我去附近小超市买了一双手套,真的非常保暖,还只要5块钱,比我淘宝上20买的质量都好,可惜后来被我搞丢了一只,枯了。





从松苑出来后又在县城里逛了逛。


简单地解决了午饭后开始出发去乌苏里浅滩。







乌苏里浅滩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最北点,处于北纬53°33′42″。
前临黑龙江,江对岸即为俄罗斯。
这里不像常规的边境那样有铁丝网拦着,就附近的哨点看着。据悉,黑龙江的水一年四季都很冰,对岸也没什么东西,最近的俄罗斯村庄离这几里地远,所以不怕有人偷渡。



来都来了,皮还是要皮一下的

乌苏里浅滩和龙江第一湾距离很近,在一个景区里。观赏龙江第一湾需要登到附近的山上






在黑龙江畔我遇到了这里的守林人,据他说每年的4月到10月允许捕鱼时会在这里撒网捕江鱼,江鱼很大,最小也有三四斤。我问他江里都有什么鱼,他的回答我已经忘了,就记住了中华鲟。我当时很是惊讶,
守林人在渔期会划着小橡皮艇去捕鱼。
我问他会不会偷偷划到俄罗斯领地去,他说他20年前划过去过,后来被抓捕后押了回来。至于现在越境的成本太高,不那么好玩,也就安分了。(是个有意思的大叔)
听他说边境的军队都配有翻译,来解决语言不通的问题。
晚上在北红村睡的东北大炕,北红村的名气虽然不及北极村,不过它才是真正中国最北的村庄。
我的司机在北红村有个相熟的旅店老板娘,是俄罗斯族(漠河俗称二毛子),金发碧眼,非常喜欢喝酒,也热情好客,只可惜我住的不是她家。

DAY3 :北极村
主要游玩地点:北极村




在路上开了1个多小时侯后到达北极村,这里的树会比路上的高许多,当年的大火并没有烧到这里。

天还下着雨,我冲锋衣一套,没打伞就从车里出来了。顺着一条小路下来走到岸旁 ,手随意在水里搅了搅,的确很冰,捡了几块石头留作纪念后就离开了。

在江边可以清楚地看到俄罗斯村庄,在哨点旁还有一个专门供游客观(tou)察(kui)的观望塔,需要门票80。

沿着黑龙江有一条长栈道供游客闲逛。


在公园里有找“北”活动,可以扫小程序参与,找齐似乎有奖,但我不甚感兴趣。只想好好享受淅淅沥沥的雨声和一个人的安宁。




这里有一些不知道做什么用途的,用白桦枝做成的景观,说实话让我想起了《仲夏夜惊魂》,有一说一有点微妙。






在我将要出栈道的时候我遇到了一对老夫妇,也是我漠河之行最深刻的记忆之一。
那是对看起来很洋气的老夫妇,看起来约莫年过七十,两人共撑一把伞,老太太挽着先生的胳膊。那老先生头上戴着一顶渔夫帽,单反相机的宽带子稳稳地挂在脖子上,镜头不短,想必有点重量,身上则是一件黑色冲锋衣。
老太太穿着一件亮绿色的冲锋衣,她的行头相比之下要轻得多,只有一个小双肩包。
他们走到岔路口,我刚好迎面而来,便问我要出去应该走哪条。
那吊桥我没有拍照,但在买的明信片里有,是下面这个模样只是没有雪。

我想那吊桥对老人来说怕是有点晃的,于是提出帮他们过一下,老先生教他太太挽着我,他一人独自过桥。
路上我们有一搭没一搭地聊,我得知他们从武汉过来。
我一时语塞,也不知道该怎么回话。
那是一个像孩子一样充满活力的老太太,与我这样年龄差了半百的人也可以相谈甚欢。
离别时她要与我拍张合照,我一般不喜欢与别人拍照,但面对这样兴奋的她我没法拒绝。
她亲密地挽着我的手依着我。许是先前的对话让我觉得有些感伤,我想让老太太能更开心一点,于是对正拿着相机拍照的老先生问道:
老太太一听倒是很着急,忙责备老先生的口不择言,老先生不回话,笑意更浓。
之后老太太提议用我的手机再拍一张合照,被我拒绝了,我着实是不喜欢拍自己的。
现在想来倒是十分后悔,我应该拍一张的。
之后简单地吃了午饭,东北的豆腐大都是卤水点的。豆香浓却不老,比我原来吃的内酯豆腐好吃上不少,绝对值得一尝。

漠河之旅到这里就结束了,其风景在中国大好河山的众多旅游目的地中算不上出众。
但许是因为独到的际遇,我还是喜欢这个在大兴安岭深处的县城。
毕业季真的忙,所以佛更,感兴趣的可以蹲一下,写完会把链接补上。
===============================我是一条分割线===============================
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