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被拒的分析and keep going!
时隔半个月终于开始着手分析被拒绝的原因。
断断续续从6月到10月间投了不少简历,所有人力相关的全部无一例外被拒,得到面试机会的有如下四个:dali美术馆前台/引导;fraunhöfer与中方partner相关的production助理;hu mosse assistant;hu daf hiwi;大概都是一周后得到拒信
如下具体分析被拒原因:
-dali:无法做führung,语言(英语,德语);知识限制(达利我也不感冒)被邀请进面试是因为被专业吸引,认为有文学背景的我会对bildene kunst有独特的见解。这一点其实也是我想努力的方向。
-fraun:对于工科产品开发系统一概不知,专业知识不同,自己也认为无法胜任,而且每天在跟停尸房一样的工作地点我可能也会窒息。。。下次还是尽量不要申请太工科相关的,否则自己气还找不到理由。但面试值得借鉴的一点就是准备好套路问题的答案例如:你认为我们为什么要录取你,你最大的优势相对于其他面试者是什么。也就是说你为什么是最适合这个职位的人。
-hu mosse:这个其实是最想进的一个工作,为此也准备的最多,面试我的是一位语速极慢问题极模糊的教授,我大概也是第一次面试直接跟文学相关的工作,被这种vibe镇了有点。教授问的问题很抽象,即便我做了准备,但是大部分还是需要现场发挥。进门的时候上一位面试者出来,发现是我同班同学,一位蛮有知识的gay,潜意识里我认为他是很有可能的竞争者,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我的发挥。进去的时候教授和助手可能被我很差的德语惊讶到了我感觉。。。虽然逐渐佳境,但是大概率意识到这个职位不属于我,尽管如此收到拒信的时候心里还是不舒服。这次询问了反馈,教授说选择了一位更了解hu行政系统的有更多eventmanagement的女生。我心里竟然有点释怀,haha那个gay看来也被拒绝了。
-hu daf:紧接着mosse第二天我进行了这个网面,教授说有8个竞争者,我是第一个面试的,这其实是一个相对不利的位置,但是这个由不得我。面试进行的非常顺利,我几乎以为我都要被录取了,因为老师都问我的社会背景有在做什么工作了。结果面试结束的时候发现才过了10分钟,这么短的面试一般没有好结果。。。但是抱着极大的期望,还是收到了拒信。这次同样我也询问了反馈,教授说他选择了一位专业是lehramt的,并且是pflicht实习的学生。。。
综上而言,为了节省时间和精力,海投绝对不是德国找学生工的最佳方法,因为给每一个岗位都要写相应的anschreiben,如果得到面试机会,充分准备还被拒绝要丧好几天是绝对的。进入面试的四个工作其实就只有dali和mosse是最对口的,我觉得在语言水平再提高一个层次后,再加上充分的准备,是有希望得到该岗位的。其他两个则不然,专业其实不对口,幸运的话有机会能得到岗位,但是缺乏的专业知识还是无法弥补的,但权当是我在德国积累的工作经验了。
与文科专业对口的工作相对理科本身就少一点,但是通过被邀请到不同的面试来看,方向还是universal的,前提是相关背景or知识一定要有,面试前的仓促突袭是没有用的。我主要努力的两个方向就是eventmanagement和文学与bildene kunst相关的。由此看来,多关注展会信息和未来主题走向,多参加活动,选课在艺术史,绘画艺术上有所侧重是非常重要的。
在关于面试后被拒的心理调节上,要看到,被拒绝的并不是person,不是因为我的能力不够好或者表现不够好(当然这点上我的确还有很多要改进的地方),而是他们选择了一位更适合他们岗位的人,没选到我没看到我的潜力是他们的损失。。。好会安慰自己,八过的确是事实。
kopf hoch!文学是一个融会贯通的学科,除了读书,更重要是的是关注当下社会发展,政治,经济,新媒体层出不穷。学文学的人看似是一个aussteiger,其实恰恰相反,积极的学以致用,始终保持好奇心,正如我在hu动机信中所讲的,保持初心,才是我所看到的学文学的价值所在,而不是离群索居起来,成为刺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