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的猫咪日记(一)中年男人油腻的温柔
我出生时,爸爸给我写了成长日记,夹在我的童年相簿里。没想到我捡回一只小猫咪后,爸爸也给猫咪写了日记。时光像是穿过四五十年被折叠重合,爸爸虽然长得不再像李敏镐,整日在外面喝酒吃肉,肚子越来越大,满脸横肉,可某一部分却是自始至终都没改变。

事情的起因是湖北疫情封锁时,我在家院子里遇见了一只大概不到两个月的小奶猫,它在南方的寒冬里瑟瑟发抖,浑身脏兮兮,一副活不过第二天的样子。
邻居张阿姨、贺阿姨家里都领养了流浪猫,无法再养一只,可又不忍心这个小生命就这样死去,于是我们三个在院子里给它搭了窝,每天轮流喂食。
张阿姨说取个贱名好养活,我说那就叫地瓜吧。
地瓜很争气,撒娇打滚俘获了妈妈的芳心,顺利活到了妈妈终于同意我把它领回家的时候。在这个家里,爸爸的意见向来不重要,所有事情只有一个准则——妈妈开心就好。
爸爸回家看到老婆女儿还有小猫咪三只躺在沙发上横七竖八的样子,只能自己生闷气,又自己安慰自己,然后从对地瓜冷淡的态度里找到些许一家之主的尊严。
地瓜来了家里后,张阿姨和贺阿姨还对它挂念不已。张阿姨是个文艺女青年,有一天突然在微信上给我发了一篇她写的疫情日记。
文章虽然是在记录疫情期间的生活,可作为爱猫人士,张阿姨大部分笔墨都情不自禁用来描写地瓜的点点滴滴。小城市基本是熟人社会,张阿姨这篇文章一发出来,立即传遍朋友圈,爸爸还去殷勤评论。
张阿姨的疫情日记并没有写完,写到地瓜在门卫室取暖,却遭到门卫大爷的无情驱赶后便戛然而止。我看得意犹未尽,没料到第二天爸爸立刻写了一篇名叫《开心地瓜》的文章,续写张阿姨的疫情日记。
我津津有味地读起来:
“张富华的《疫情中的我和你》写到地瓜遭遇门卫老头粗暴对待后就没有下文了,由微爸给续上。
门卫老头粗暴对待地瓜时微子也在场,微子和张阿姨在那场疫情中,因为地瓜,成了忘年交的好朋友,她们每天一边聊着关于猫的话题,一遍逗弄着地瓜玩,一起打发紧张而无聊的时光。
张阿姨她们的防控点占的是门卫叶老头的门卫房。房间很小,叶老头每天就在这睡。对于猫的爱好,叶老头和大多数不养猫的人一样是无法理解的,看到她们每天把脏兮兮的地瓜弄到这狭小的空间烤火,来逗弄玩,叶老头觉得她们很无聊,很矫情,甚至还担心地瓜会带病毒过来,也许心里早就有怨气。其实叶老头是个本份人,在这里做门卫小心翼翼与人为善,从不与人发生争执,他靠着守门扫地拖垃圾,每月换来1000多元工资养活自己和老伴,日子拮据而艰难。他不可能具备那些衣食无忧的小资们的情怀,猫在他眼里仅仅只是畜生,他对猫的嫌弃和人无关,是这些爱猫的人非要把猫和人联系在一起。
微子带着满腹委屈回到家里,向爸爸诉说门卫老头对地瓜的种种粗暴恶行以及自己内心的屈辱,指望从爸爸这儿找到安慰。微子从小在娇宠中长大,在家里有点刁蛮任性,但面对这种事情,受过高等教育的她就显得有点手足无措,她不可能与门卫老头去理论。但从爸爸似听非听心不在焉的表情里她感到了失望,她和地瓜的遭遇在爸爸这儿没有引起一丝共鸣,爸爸甚至对她所说事情的真实性持有些许怀疑,爸爸口里没有一句对那门卫老头的声讨话,爸爸甚至当着微子的面说老头不是那样的人。微子委屈更甚,想起了很多小时候的事,别人家的小孩在外面受了委屈回来总可以在父母那找到安慰和帮助,而自己得到的总是父母的教育和那些自己不愿听的做人的道理。微子越想越伤心,说了许多抱怨以及有损爸爸尊严的话,气得爸爸摔门而去,而微妈始终坐在一旁看手机小说,一言不发,云淡风轻,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
对于养猫,微爸一直是持坚决反对态度。微子在北京养了只猫叫小橘,整天在微信群和朋友圈中晒。微爸开始以为她只是闲暇之余逗着好玩,也就不以为然,听之任之。后来发现她有些痴迷了,就竭力反对,但为时已晚,最终无效。
微子根本就没有丝毫考虑爸爸的反对意见,依然我行我素,过着与小橘其乐融融的日子,春节前回家还特意花钱把小橘寄养在一户殷实人家。
自地瓜遭遇门卫粗暴对待后,微子和张阿姨、贺阿姨一起给地瓜挪个地方安了个新家,就在小区另一个门卫处大厅那里,地方比较开阔,前面有一片小花园。每天她们没事照旧逗弄着地瓜玩,贺阿姨还把自家黄有财都不够吃的猫粮拿过来喂地瓜,微子每天把微爸穿越重重封锁,通过地下工作弄回来的火腿肠拿给地瓜吃,地瓜每天只要看到她们几人过来,就摆出各种萌到极致的pose来回报她们。
日子一天天过去,地瓜每天吃得饱睡得暖,晒晒太阳卖卖萌,偶尔玩一下躲猫猫,日子过得快乐而悠闲,门卫大厅和那片小花园俨然成了地瓜的领地。
但由于疫情管控,物资匮乏,地瓜的吃饭问题始终没解决。地瓜一直靠着剩饭剩菜、火腿肠以及贺阿姨的接济过日子,这终归不利于她的健康成长。据微子说猫不能吃有油盐的食品,因此得想办法弄猫粮给地瓜吃。终于有天从网上获悉本市有家宠物店还有点猫粮出售,便托人穿越封锁线买了回来。看到猫粮,微子比当时收到武大的录取通知书还兴奋。
不知什么时候,微妈被成功策反了,也成了地瓜的粉丝,娘儿两因为地瓜有着说不完的话题,就像她们从未出现过隔阂,就像一对无所不谈的亲密闺蜜。
疫情在一天天减轻,赤壁已经一连好多天出现零增长,物资供应一天天方便,所有人的精神压力都减了许多,正常自由的日子已经不远了。
这天微爸回到家,猛然看到躲在沙发角落的地瓜,她们娘俩在一旁窃笑,微爸心中的火一下子蹿了上来,问是谁批准把地瓜弄回家的。
微子非常淡然的说是与妈妈共同决定的,而且张阿姨已经给地瓜洗了澡除了虫,地瓜和人一样干净。在这个民主的家庭里,她们娘俩已经以压倒性的得票率占据了话语权,理智的微爸知道反对除了徒增烦恼破坏家庭的和谐气氛外,什么意义都没有了,既然无法改变她们就只能改变自己,让自己去适应她们。
但有一条底下必须守住,地瓜不得上床,否则别怪微爸恨心地把它扔出去。这回娘俩表现出了极大的配合,齐声同意,微爸总算找回点面子。
地瓜来到微子家后,彻底告别了流浪生涯,猫生发生巨大转变,一步迈入小康。微子给地瓜买来了猫屋,还有独立的卫生间。随着防控进一步降级,物资采购越来越方便,围绕地瓜生活的各种快递络绎不绝,各种零食小吃、玩具、医药、保健甚至美容洗浴产品应有尽有。
地瓜刚来家里,简直是饿鬼投胎,吃东西总像跟谁抢似的,没个吃相,而且不知道饱。微爸有时也纳闷,这小身子里面到底藏着个多大的胃这么能装?
在吃的方面,地瓜能将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挥到极致,把自己的味觉嗅觉等感官功能充分调动起来。微妈有时忘了把食品收藏好,柜门没关紧,地瓜嗅着味,能钻进去从几十种物品混在一起的包装袋中找出它最喜爱的那种,趁着家里没人,偷偷的藏进它自认为隐秘的地方,但每次都被精明的微妈发现并给予没收。
地瓜也许是对突然降临的幸福觉得不太真实,因此有机会就多储存点食物,想着如果哪天突然失去,也好有个准备。动物和人一样,也懂得积谷防饥的道理。
一段时间以后,地瓜对食物的嗜好慢慢减退,逐渐变得挑剔起来,原来买的猫粮已经不怎么爱吃了,每次只象征性的闻几下掉头便走。微子担心地瓜饿着,只得网购进口的品牌猫粮给她吃。
后来地瓜竟然发展到对一般的零食也不怎么感兴趣了,甚至连鱼干都嗤之以鼻。猫连鱼干都不吃了,这还叫猫吗?微爸在一旁看着干瞪眼,无可奈何,直骂微妈弄了个大爷到家里。
慢慢的,随着物质产品的极大丰富,地瓜不再担心有谁跟它抢食了,吃相也变的优雅起来,不似当初的狼吞虎咽,走路的步伐也变得淡定从容。衣食足而礼仪鲜,这话一点不假。
自地瓜来到家里,微爸努力克服自己的不喜爱,努力使自己爱上地瓜,但地瓜仿佛一点也不领情。地瓜每天粘着微子、微妈、颖超她们三个,变着法卖萌讨她们欢心,但只要听到微爸进门的脚步声,立马会躲得远远的。
有时微爸有意想跟它亲近,拉近一下距离,但地瓜一点面子也不给,还未等微爸走近,便迅速跑到另一边,瞪着一双琥珀色的眼睛,远远的看着微爸。微子在一旁冷笑,说微爸不用这么假惺惺,其实动物都是有灵性的,知道谁是真心喜欢它,谁是真心对她好,你既然不是真心待她,何苦装的那么累呢?弄得微爸一脸的尴尬,直怪自己自作多情自讨没趣,发誓再也不理这只白眼狼了。
微妈自地瓜进门后,就成了一名勤勤恳恳的铲屎官,伺候地瓜不厌其烦,不怕脏也不怕累,把地瓜当公主一样对待,表现出了比当初对女儿小时候都没有过的耐心,让微爸直说她有病,不正常。
地瓜一天天在长大,也越来越具灵性,叫声越来越甜,越来越脆,能把人的心叫软把人的骨头叫酥,慢慢的微爸也无可救药的也爱上了它,微爸在外面会时时想到地瓜念到地瓜,回家的第一件事便叫着地瓜爸爸回了,集万千宠爱一身的地瓜给全家带来了无与比的快乐。
前几天好友星星发朋友圈,她家那只陪伴她七年的猫不幸永远离开了她,让她不胜悲戚。微爸也颇有触动,这也许就是养猫的悲哀,猫的寿命毕竟跟人相比是十分短暂的,不可能陪伴你一辈子,终归有离开你的那一天。如果地瓜真的到了那一天,微爸会一种什么样的状态来面对呢,微爸想,既然那种结局无法避免,还是提早做好心里准备,坦然面对吧,唯愿地瓜在有生之年做一只开心地瓜,也希望地瓜陪伴我们长久些、更长久些,把这种快乐带到极致。”
爸爸的地瓜日记大概是我这几年读过的最朴实也最令人动容的文字。字里行间没有词藻的铺陈,只有完全的真情流露。
那一辈父母大多是庞大的红色机器制造的复制品,缺乏对人性的尊重和对生命的敬畏。门卫老头摔过地瓜,他的贫穷和不善良是两码事,对动物的恶也是恶的一种,爸爸混为一谈。在写这篇日记时,他还是将猫和人割裂开来,仿佛生命只是人的特权,猫不过是生活富足才能有的消遣。
尽管如此,爸爸还是难以自拔地爱上了地瓜。地瓜从三个月大,到现在即将成年,个头窜了三倍不止,爸爸对它的爱早已超过一个“消遣”。
虽然时代、环境、和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能铸造一个人的样子,可灵魂的模样却是与生俱来,爸爸有一颗温柔的灵魂,让他克服偏见和自身的局限,接纳并爱上了地瓜。
年轻时的爸爸是个风流倜傥的文艺青年,人到中年,爸爸失去了许多他年轻时的爱好,比如养花、看书、跑步,取而代之的是喝酒、吃肉、打麻将,我直叹岁月是把杀猪刀,少年终成大肚油腻中年。
可这样的爸爸,心里住进了一只小猫咪。为了让小猫咪开心,每日早起喂粮,回家陪玩。中年发福的爸爸和地瓜在一起的画面过于可爱,我忍不住便画了下来。

爸爸乐此不疲、无限温柔陪地瓜玩,还和它说话的样子,让我仿佛回到了五六岁的夏天。小时候每晚睡前爸爸都会给我读童话故事,一直到我睡着,一个夏日午后,他搬回家一盆开得热烈的粉色茶花,我蹲在一边看他浇花,他忽然说:“快看!有拇指姑娘!”边说还边演得煞有其事。
我赶紧凑近去看,毫不怀疑。用力把每一朵花都看了个遍,也没有看见拇指姑娘。我有些失望,“我怎么没看到呀。”
“你刚刚动静太大,把她吓到躲起来啦。”
我深信不移,拇指姑娘会出现在我家的茶花盆栽上,会出现在下雨天顺着水沟漂流而去的落叶上,会出现在任何地方。
爸爸用他温柔的灵魂,给了我一个完全相信童话的童年,这个童年治愈着我的一生。
希望地瓜能陪伴爸爸更久一点,我能陪伴爸爸更久一点,我们一家四口能彼此陪伴更久更久。
我太眷恋这种温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