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萨
虽然可以辩论,不过我还是可以说,佛教的四个见地,如果少了一个或两个,你就不是佛教徒。
拿出离心或出家为例,出家是为了出离世俗生活,出离的行为应该根据这四点动机。第一、因为世间生活是和合的,是无常的,他徒然无益。第二、因为执着于世间生活会产生痛苦。第三、因为没有所谓的世间生活可以出离,这点非常重要,如果你是佛教徒,千万要记住这点。佛教徒不应该是因为世间生活邪恶,所以出离它;而是因为它并非如其所显的那样存在。佛教的出离,比如出家,不应该以目标为导向。如果你认为出家成为比丘,就会受人尊重,或者就能获得证悟,如果你抱有这样的目标,你就有边见,如果你有边见,你就没有的四个见地。
见地也可以应用在像是燃香供佛这样一个小小的出离行为上。香是和合而成的事物,这是第一个见地。燃香和牺牲有一点点关系,它需要花一点钱,需要花点力气去把香拿过来并点燃,这是第二个见地。我供养这柱香的行为只是一个显现,这只是一个幻相,这就是第三个见地。而对于燃香供佛不应该以目标为导向,我们这些初学者该如何做呢?我们应该这么想,如果供养这柱香有任何的福德,就让所有众生拥有这福德,这就是不以目标为导向的修持。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