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巷鸽语 19.10.18 - 在这三年
编者的话
值此三周年之际,编者于三名管理员处取得了三份不同的证言,以追忆三年前之鸽群建立。特此放出,以飨群友。此中有相印证者,亦有相抵触之处。然个中真伪,编者尚不可知。见此罗生门景象,惟请群友诸君,细细揣摩,用心体察为妙。
阿楠的故事
李云汉当时突然说,我搞了一个读读日报。
我寻思吧,这破玩意儿能怎样嘛,知乎成天就搞这些有的没的,你知乎日报都快没有人看了,还专门搞什么“人人都能当主编”?他有几个师?几个菜啊喝成这样?可别再在这儿胡咧咧了,你忙你的论坛建设去,甭来这里消遣群友。
所以他报出关注用户的数字的时候,我是一百个不信的。我的印象里这个破玩意儿只怕是都没那么多用户在用。但当我亲手打开软件的时候,映照在我的视觉神经上面的的的确确是一个四位数的数字。现在我已经记不清具体是多少了,五千六千七八千,反正大几千,很吓人。视觉冲击力特强。
我又瞅了瞅我自个儿的——准确地讲,是其他俩朋友捎带着我,挂在我们三个人名下的读读日报。那可怜的小家伙顿时相形见绌,黯淡无光。
诸位稍加想象,大概是不难想象出我当时是抱有怎样一种心态的。酸,总之就是很酸。酸得透彻,酸得真实,酸中带有对自己的菜的强烈不满。
谁知接下来李云汉又说,我还建了一个读者群……
等等,你说什么?还有个群?我大惊失色。不声不响地先搞日报再搞群,你搁这儿暗度啥陈仓呢?是不是要过两天就生米煮成熟饭,把孩子都生下来了,然后跟咱们群友简简单单地通报一声?太不像话了!不成,我一定要瞅瞅里面是个啥情况!万一这个群里三天两头发色图,天天都有群友福利大放送,那我不在群里的话,不是亏死了吗?
当然,无论是那些错综复杂的心理还是这些正直单纯的义愤都只有我自己知道,李云汉是无从得知的。因为我只对他说了一句话:把我拉进群吧。
我就这样进入了“Npc定居的远方小镇”。
请诸位注意,这不是分行,这是情景重现。刚开始我所能看到的群就跟上面的几行空格一样,空空如也,一条发言也没有。更何况当时的QQ功能不全,也就看不到加群之前的聊天记录。见此情形,我对李云汉说你们这是什么群啊,你们这是害人不浅啊你们这个群。麻烦你们,真的太过分了你们搞这个群干什么。我进去了半天都没有人说一句话,都不热情欢迎一下我,像话吗。上网了还不成天挂在网上泡在群里,让我白等了这么久,是不是人啊……
李云汉:妈个鸡你给老子闭嘴,I’m the sponsor I said calculation。
我乖乖闭嘴,不再做声。
李云汉随后解释道,这个群都是些夜猫子,晚上才会有人活跃,现在没有人说话是很正常的嘛。你不要总是为难群友啊,等到晚上肯定有会回复的。
紧接着,群里就有人发了一条消息:欢迎新人。一石激起千层浪,整个群仿佛都活了过来。大家纷纷在公屏上打出正能量正能量,保护保护,欢迎欢迎,新人爆照,一时间好似过节,热闹非凡。好起来了,好起来了。
李云汉说,在小行星B612,如果你时不时转一转凳子的方向,你就能一直呆在夜晚了。如果你想看夕阳,也这么办。你要知道,有一天,我看了四十三次日落……
我说妈个屯你给老子闭嘴。
李云汉也乖乖地闭嘴了。
这就是我进入鸽群第一天的故事。再往后发生的事情你们就都知道了。
李云汉的故事
三年前,我还在知乎游戏区当一个小V。那时候的生活,和现在似乎也并无区别,但许多看起来是再普通不过的日常和不经意间的选择,一寸寸地让它变轨,最终构筑起了和当时有云泥之别的、现在的生活。
彼时,我更新《戏梦夜谈》的速度还很快,读读日报还代表着未来媒体的方向,触乐的“不写稿作者流放群”还没有诞生,暴雪正凭着《守望先锋》横扫游戏圈,名利双收。
一切看起来都很好。
然后Rex走过来对我说:“我们需要一个群。”
Rex和我共同经营着一份叫做“一场游戏半条命”的读读日报,它是当时有关游戏方向的最大的日报之一,有6000……7000……很多千人的关注量。
“为什么?”我觉得没有必要,评论栏就是个交流的好途径——保持了一定的距离,又不会显得疏远——我试图用典故说服他,“君子淡以亲,这是子桑雽说的。”
Rex沉默了一会儿,我猜他正在加急百度一些用来回击的知识,然后他开始用循循善诱的语气给我讲述人类进化和发展的历史。
“你瞧,我们人类是怎么打败狮子老虎成为这个地球的霸主的呢?是因为群聚。一个人能做到的事很有限,一个人在野外的生存几率也很低,但是群聚起来,互相扶持,就完成了任何物种都做不到的壮举,称霸了食物链。”
我回复:“但那好像是因为人类会使用和改善工具。”
Rex不再沉默,他是伊甸园的蛇,他的指尖跃动,开始编织起文字之舞。
“我们的关注者,都是非常优秀的人……”
“他们以后将会走到更远的境界,他们将走向世界各地,七大洲!四大洋!日不落帝国!”
“而这个群就将成为桥梁,成为羁绊,电子大航海!信息流的十字路口!”
“这个群的任何行动,都会变成跨国合作!”
“你如果想找一份色图的出处,整个世界都会行动起来!”
我回复:“卧槽那还等什么!”
于是事儿就这么成了。一个叫做“Npc们定居的远方小镇”的小群被创立起来,很多我们在知乎上的朋友都加入了进来,热闹非凡。
时过境迁。在这三年间,读读日报被官方“壮士断腕”,知乎的整体氛围也断崖式下跌。我抛弃了我那个已经是“大V”级别的账号,又逐渐被触乐除了写稿以外什么都聊的作者们同化。而环顾四周,昔日游戏圈里那些大哥,杯赛、生软、动视暴雪,口碑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衰落下来,几乎顶替了“因为育碧在法国”那个段子里育碧的地位。
王权没有永恒。但无论外界如何沧海桑田,似乎也没有对这个小群产生影响,内部也曾发生过几次很大的争执,但这个小群依然屹立。
开黑、口头开黑、量子开黑、鸽GN、夜、PETR、鸽pro、生活迷思交流、沙雕图、鹅!……——正如一开始Rex和我给它加的介绍一般:我们希望每个人在群里都能找到游戏的同好,或者在疲惫的时候能扫到一两张趣图开心起来,仅此而已。
可是从那之后我便很少听闻到Rex了。
伊甸园的蛇被降下的惩罚是其后裔要与人类的后裔彼此为仇,他似乎已是知道我们此生不能再见面,便在不知觉间悄然离去了。我最后知道他的消息,似乎他正在一个名为“微信”的所在独自流浪。
他鸽了他一生钟爱的事业,于是我们将群名更改为“鸽子定居的远方小镇”,将他存在的印记铭刻在永恒的记忆里。啊,我多么想念他!
Rex的故事
3年前,我在中国一所普通高中里钻研人类最无聊的发明——考试。它在我的知识探索生涯中设了无数个绊子,让我觉得这玩意儿实在不应该是我人生的终极目标。但我还有知乎。知乎不一样,往里面撒泡尿,滋醒的十个人里九个都是年薪百万。而我要在里面干出一番事业来!
于是我开始大量地阅读知乎日报,获取那些政治、经济、游戏、两性等话题的相关知识。当时我认为饱读知乎的自己,已经是一个文化人了。腹有诗书气自华,是金子总会发光,人在成功的路上最重要的就是抓住机会,你永远不是一个人在战……总之我在知乎旗下新的app“读读日报”上注册了一个账号,创建了一个名为“一场游戏半条命”的日报,给大家转发一点儿游戏相关的文字,期待自己有一天也能成为大网红,再搞个运营团队包装一下,再开个淘宝店,再……
我组建运营团队的第一步,就是拉一个大V入伙。彼时我虽然对知乎游戏区的大V如数家珍,可要在里面找一个粉丝不多的、头像可爱的、回答好笑的、又有很多闲工夫的人,可实在是有难度。这时,一个面团子(编者注:或称之为白色臭臭泥)头像的男人出现在我的视野里。我对着他四位数的粉丝数看了又看,又把他的答案翻来覆去,翻江倒海,翻云覆雨地看了一遍。
“就决定是你了!”
本以为和李大V的交涉会非常顺利,毕竟我的日报也有大几千的粉丝,他要是加入,他的粉丝数四舍五入就是多了一个亿。谁不愿意干这种好事儿啊?可谁曾想李大V的气场非常强大,上来就抛给我一句“读读日报我已经卸载了啊,装回来怪费事的”这种阴阳怪气的措辞。
我认真思考了三秒钟,知乎日报上教过的话术如涌泉般从我脑海之中冒出。于是我决定重拳出击,一击必杀。
“日报的事情,你是大V,你说了算。”
“那主编呢?”
“你是大V,你说了算。”
“日报内容呢?”
“你是大V,你说了算。”
“这个,我平时还是有点忙……”
“粉丝都算你的。你是大V,你说了算。”
“拉我。”
经过一段玄妙的打机锋,我们终于达成了美好的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两人的努力下,我们的日报阅读量蒸蒸日上,如泡沫经济一般繁荣。但读读日报终究是进错了风口,好光景很快也如泡沫一样消失了。在我看着一地断壁残垣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李大V找到我,轻轻地拍拍我的肩:“别难过,我们来建个读者群吧。“
泪水打湿了我的衣襟。我对神发誓,这是他与我合作之后,说的唯一一句人话。
“这样粉丝就不会流失了”
…………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3年间这个群里的泪与欢笑,我确实隐约有所听说。每当回忆起这些往事,我还是会感叹一句,星星之鸽终会燎原,纯白火焰永生不息!
你问我到哪里去了?
大概从我的微信中也可窥知一二。我其实是一个互联网寄生虫,长期活跃在微信微博的第一线,上大学后的座右铭一度改为“宁可吃饭晚三分,不能回复慢一秒”。但QQ被我评价为“不适合大学生的互联网工具”忍痛弃用了。
所以当我出现在鸽子们定居的小镇,当雷群主的名号再一次响起,当人民终于回想起了光辉的岁月,迎来希望的曙光,那一定是因为——
“课程群又发公告啦!“
各位,三周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