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与瓦格纳八卦与扯淡
这两天在看《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有一版是视觉上讲,我最喜欢的!1995年拜罗伊特音乐节,巴伦勃依姆指挥版,舞台设计埃里希-旺达,服装设计山本耀司。这部乐剧的音乐情感和戏剧张力充盈到任何写实的东西都会显得累赘干扰,也不应该有任何指明时代的证物来限制它们,旺达和山本的组合就相当适合,真的很妙。
故事也很有意思。英雄的特里斯坦在征服爱尔兰的过程中,杀死了伊索尔德公主的未婚夫,为了得到伊索尔德的医治,他假装成斯特里坦(一些德文文字游戏)混到了爱尔兰军营中。好巧不巧,丧夫又丧国的公主在挥剑指向仇人的瞬间,却与他一见钟情了。伊索尔德不但治好了他,还装聋作哑放走了这位仇人。特里斯坦倒好,为了尽忠,回过头来“掳走”了伊索尔德,去献给他的叔父马克王作王后。伊索尔德可太恨了!她要用死亡魔药结束一切,于是叫来特里斯坦斥责他、质问他。有情有义(?)的特里斯坦心一横,好,个么我以死谢罪!伊索尔德一把拉过乘毒药的酒杯,你喝我也喝!
当然啦,瓦格纳才不会让一对璧人这么快完蛋的。“五个小时!我要折腾五个小时!”(不是)
伊索尔德的侍女布兰甘尼动了动她那并不太聪明的小脑瓜,偷偷把死亡魔药换成了“爱情的魔汤”。伊索尔德和特里斯坦一觉醒来,不仅没死成,把之前的怨恨芥蒂都忘到了九霄云外不说,还爱得死去活来。夜晚,伊索尔德熄灭最后一盏灯火,特里斯坦就前往塔楼与她幽会。但秘密恋爱这事儿吧,当事人往往以为只有自己知道,其实蛛丝马迹早就暴露无遗。不出所料地,伊索尔德和特里斯坦被马克王抓了个现行。
就这样,英勇忠诚的特里斯坦坠落成了罔顾伦理道德的罪恶叛徒,大臣梅洛特痛打了他,马克王将他流放。在鸟不拉屎的偏僻小岛上,特里斯坦的精神和肉体遭受着最可怖的摧残,痛苦一口一口一口一口一口一口又一口地吞食他。他唯有祈盼再次见到伊索尔德的船帆,再次得到伊索尔德的医治。伊索尔德也真的来了,但来得太晚,特里斯坦放弃了,刚见到伊索尔德就在她的怀里咽气了。在“爱情的魔汤”里翻滚了一遭,伊索尔德得到了与她的solution 1号一模一样的结局——double kill。
联想到瓦格纳来回横跳的私生活,作为这部乐剧最初的创作契机,就会形成一种荒谬又合理的对照。众所周知,瓦格纳和他的第一任妻子 really don't work well。一开始是瓦格纳动荡的经济状况,穷到演员老婆离家出走,之后瓦格纳在流亡时期遇上了维森东克夫人,后者成了他的money and love provider。瓦格纳一边极力否认这段感情,一边住在人家维森东克的物业,和人家打情骂俏,爱慕人家的美貌和智慧,写了几十首维森东克之歌不说,寄情书还被无耻的花匠截获交给了老婆,中间这对夫妻分居了十年,但是最终,我们纯血德意志直男瓦格纳表示,他感到了一种怀念“家庭”的渴望,只有一个忠实的庄重的妻子才能够为他获得这种家庭。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行吧!
整部《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的主题动机和最终解决是什么呢?是这位纯血德意志直男对纠结爱情的完美solution。瓦格纳认为,在无止息的渴望和爱欲之中,只有死才是爱情的唯一解决,现实中没有实现恒久爱情的可能。人应当归顺于这种死亡,快快乐乐地去吧!(echoing~~~
人性是真的可爱,也是真的滑稽!
瓦格纳对叔本华的狂热也是烧出《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的另一把火。说瓦格纳是叔本华欧洲第一迷弟一点不夸张。他执着于叔本华的哲学和著作,激情四溢地向苏黎世大学发起提案,建议设立教职,专事研究叔本华的哲学。他不厌其烦地向周围所有活人安利叔本华。在他第二任妻子柯希玛的日记里,持续地出现类似记录:“今天读了叔本华”、“晚上读了叔本华”。没有读也会被特别记录:“今天没有叔本华”。然而叔本华本人对这一切根本一无所知!本来,瓦格纳有过一个机会,和自己的精神偶像、同盟见上一面,但他退怯了。他自己承认,如果面对叔本华他会变得极度忧虑,穷于应付。这种狂热和认可甚至到了潜意识的层面。柯希玛记录过瓦格纳的一个梦。瓦格纳告诉她,自己指给叔本华看一群夜莺,叔本华已经注意到了他们。(好基啊。。。
这就不太意外,瓦格纳为什么会那样去组织人的爱欲、激情和最终解决,那基本就是瓦格纳认同的叔本华哲学的音乐化。瓦格纳自己也这么谈过。我们所有的意念无休止的涌动然而永远不会得到满足,除了最后的满足——死。那些最初被瓦格纳称为“只是音乐”的语言,发现了形式和内容完全契合的走向,找到它们要讲述的故事、情感、意志。可不可以说这团大雪球,就是人这个东西,内在的悲剧性呢?可能吧,我也说不好。
《你喜欢勃拉姆斯吗?》这部剧里面,女主角问过,人们总说音乐可以安慰人心,但我却想不起来音乐何时带给过我慰藉。 我也怀疑过,所谓某种艺术的慰藉,到底是不是种浪漫化的想象。有天晚上在家练bwv 974 Adaigo,我突然明白过来,这不是什么拿来安慰人的棉花糖,而是一种很私密的,亲密的空间。叔本华是承认这种同频的,音乐和人的同频。人和世界是很难和协的,和别人,也不可能达到这样完全的协和,但是音乐可以,起码对一部分人可以,天然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