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片,是成年人戒不掉的精神奶茶

今天是世界动画日。125年前,1892 年的 10 月 28 日,法国人埃米尔 · 雷诺使用自己发明的光学影戏机,首次举行了动画的大规模播映。小时候,正是动画陪伴我们长大。这些记忆中的影像,给儿时的我们带来了许多欢乐。
“金糊涂,银糊涂,不如咱家的老糊涂……”
“舒克舒克舒克,我是飞行员舒克,贝塔贝塔贝塔,我是坦克手贝塔……”
“真相只有一个……”
而长大成人后,动画的世界,仍旧让我们沉迷。不管是重刷柯南、史努比,还是一口气刷完600多集的《辛普森一家》,动画作品,可以说是成年人的精神奶茶,戒不掉也不想戒。
所以,动画的世界对成年人来说,究竟有什么魔力?那些简单的故事,有什么值得不断回味的?

最单纯的美好
比起成年人世界里的现实与无奈,动画的世界则永远保留着那些天真的、单纯的美好情感。
宫崎骏创作《千与千寻》的起因,就是因为想“告诉孩子们怎样好好地生活在这个现实中。”
小白龙递给千寻的饭团,代表着每个小孩子心中最珍贵的友谊,看着千寻从胆小变得勇敢,我们才懂,原来那就是成长的滋味。

《红猪》里嫉恶如仇、勇往直前,又放荡不羁的一战飞行员,哪怕再曲折的路途,再危险的决斗,他都能永远自信又热爱生活。

还有平凡的《樱桃小丸子》,永远齐刘海、娃娃脸的小丸子,她贪玩、爱偷懒、不爱学习,还喜欢做白日梦,但没有超能力,没有很多钱,她也能随时发现生活里的点滴快乐。

善良、勇气、友爱、珍惜家人……成年后再看才发现,这些可贵的道理和品质,原来小时候我们就从动画片里学会了。
就像宫崎骏说的:“我嘴里说着愤世嫉俗的话,其实内心渴望着纯粹真情的世界。”

长大后才看懂的梗
小时候的很多动画片,并不只是简单的傻白甜故事,它们深藏了许多成年人才懂的梗。在熟悉的动画片里挖掘那些小时候没看懂的梗,也是一种只有自己才懂的寻宝一样的快乐。
小时候看《飞天小女警》,我只觉得这是三个可爱挂的除暴安良小超人,然而长大后我才发现,里面埋藏了多少反对性别刻板印象的梗。
比如飞天小女警的英文名“Powerpuff Girls”的来源,就是因为当时的社会上,女足球运动员们被嘲笑为“粉扑”(Powder puff),制作人特意修改了一个字母,来反击这种歧视。

这样的动画片,不只是给孩子们看的,更是给每一个大人准备的。
还有同样一直被人们误认为是走温馨路线、人狗情深的《史努比》,小时候我们只会羡慕它的主人查理 · 布朗可以拥有一只小狗狗。然而长大后重看我才发现,这个孤僻的小男孩,一直在经历着失败,棒球赛从来没赢过,考试每一次都失败,甚至被同学恶语相向。

查理 · 布朗深夜总是在思考悲观的问题:“有时候半夜睡不着我就问自己,我为什么会在这里?到底是为了什么?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在一个不那么善良的世界里,如何接受自己的平庸与失败,让自己保持一点点开心,如此现实而又扎心的深意,恐怕只有成年人才会懂。

专属于成年人的感同身受
当然,还有许多专属于成年人的动画神作。在这些幻想的世界里,我们可以肆意地反讽、内涵、毒舌,释放自己的崩溃。
一丧到底的《马男波杰克》里,每个角色都和我们一样,有着各自的缺陷。
可爱机智的戴安,幸运地嫁给高富帅,然而她却总是不开心,悲伤与焦虑的情绪总是让她否认幸福的存在。

事业成功的卡洛琳公主,人前完美,人后崩溃,对朋友有求必应、过度奉献的背后,是“好人难当”的硬撑。

每个爱“马男”的成年人,都从这部动画里看到了自己生活的影子,看到自己的挣扎和挣扎着改变的样子。
还有播出了30年、制作了600多集的《辛普森一家》,那好吃懒做的爸爸,斤斤计较的妈妈以及三个讨厌鬼小孩,这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家庭,却得到了无数成年人的共鸣。
它其实让我们深深懂得了“家”的意义:有一集中,终于下定决心从恶毒的核电厂辞职的爸爸Homer,还没来得及享受片刻自由,就发现妈妈Marge怀上了小女儿Maggie,他只好为了家庭又回到了工厂。
然而,Homer把老板写给他的牌子“记住,你永远离不开这里”,用小女儿Maggie的照片改造成了另一句话:“DO IT FOR HER”。

为了家人而放弃一些东西,这不就是我们自己的缩影吗?好在动画总是给了我们一些温暖的想象和希望。

永远不要丢掉想象力
比起超现实的扎心动画,也有不少朋友更爱那种脑洞奇大、天马行空、放飞自我的动画。现实中的种种规则和压力,我们不得不遵从,但在动画的平行宇宙里,我们可以拥有不受约束的幻想权力。
神剧《瑞克和莫蒂》就是这类动画的代表,一个全宇宙最聪明的天才兼疯子科学家爷爷Rick,和一个平平无奇又有点好色的高中生孙子Morty,在宇宙中上天入地,进行着我们不敢想的大冒险。

比如如果人体器官是一个可以游览的公园,该是什么样子?如果有一个可以完成你所有请求的使命必达先生,你会提什么要求?如果真的有多维空间、外星物种、神奇星球,那里的社会是什么样的规则?

现实生活要求我们的思考必须有用、实际,然而这些“无用”的想象,就没有意义吗?
成年人试图在动画寻找美好,宫崎骏称之为“向往失落的世界”:人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可能性”就在渐渐丧失。
所以人们要到幻想的世界里悠游,这是一种对失去的那些可能性的幢憬,也可以说是创造动画的原动力。
如果现实太疲惫,我们还可以暂时躲进动画的世界,找到一点支撑与动力。
插播一个小广告
未读独家引进的 瑞克和莫蒂官方设定集《平行宇宙的艺术》+珍藏周边 正在摩点商城预售中

224页内容、1000余幅设计师手稿、早期概念图等等
让你前所未有地深度挖掘瑞克和莫蒂的神奇宇宙
聊 几 句
你最爱的动画片是哪一部?
动画的世界,为什么让你沉迷?
未读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草莓从未停止生长|「未读」2025新书预告 (23人喜欢)
- 从郑钦文到全红婵,形容女孩的词汇不只一种 (36人喜欢)
- 人生或许不必热辣滚烫,但一定快乐上等 (10人喜欢)
- 假期过后,你如何应对离家的落差感? (9人喜欢)
- 拒绝枯燥,这10本“野史”让你大开眼界! (9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