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自己说话
今天的感觉竟然如此强烈,想跟自己讲话,锻炼的时候脑子里就一直有个声音,在讲话讲话,催促着赶紧练完去把这些乱糟糟的声音讲出来。
不想和李普庆讲,不想和任何朋友讲,就打字在这里。
有点不知从何说起。
今天是充满鸡血与小小喜悦的一天。
李舟老师,王忠林院士团队青年骨干,沉稳幽默谈笑风生,如果不说是一个发了99篇SCI(一作)的人我还以为是从商从政的。当然不经意间透露出来的高要求严标准也让人佩服“做事要有精益求精的态度,我老婆说我是完美主义 吹毛求疵” “我第一个学生作工作真的太拖拉了,最后发了一篇Small和一篇AM就毕业了(呵呵,在我们组估计都要称之为大牛了),因为我们毕业要求是三篇文章。”
老师视角让学生受益匪浅“如果给一个学生改图改文章,他自己不上心,改4,5次,他还是达不到我满意的效果,那我也疲乏了,我对这个文章的兴趣就大大减少了,我哪里有那么多时间耗费在你一个学生一篇文章上。你是第一作者,你是第一完成人,我通讯作者,是因为我给你提供了平台资源。”受益受益。
院士团队,几十篇AM(影响因子20+)和总有几篇顶刊的高被引,让我们每年大部分只发7.8分,和少有10几分的组羡慕不已,而我们组的水平,又是那些只能发四区(1.2分)的组所羡慕的。
平台绝对会影响一个人,但它不至于限制我的发展,因为我们组平台的制高点(杨小虎师兄 18篇SCI 多篇顶刊+英文著作)是我不能达到的。所以当师兄问我来这里后悔了么的时候,我“不后悔,这样比在本校累,但折腾一点更有意思。”
可能我还是处于愿意折腾的阶段。
什么时候不愿折腾了呢?我不知道。
刘老师财名不缺,50岁的年纪,还干劲十足。
桂老师开着宝马,不到40岁的年纪,已经佛系,天天玩手机自得其乐了。
两个人如果互换生活,估计都不香。
人各有爱。自得其乐。
——
喜悦之二来自于,所谓灵感。
所谓灵感,大概是翻到了一块小小的被遗弃在不知何处的记忆碎片。它因为自己的需求熠熠生光。
像今晚找那个平时绝对不会多看一眼的小挂篮一样。现在翻箱倒柜的找,它便被宝贝的拿起来,收好。
还有一点点“动脑”引起的工作量巨幅减少。
老师书稿里,没有参考文献的图,怎么找permission。读了读, 原来,题目就暗含着参考文献,果真蛮干不行。
——
喜悦之三来自于,看到晓红的可贵之处。
极快的速度完成两篇综述+实验开展
话少,安静,慢中有快,多做事,
在要permission的时候,摸索理解,靠自己,可能走不通,这里怎么办,
先尝试一下。
我怎么上手这么困难,别管了,别管好坏,先去做,试试看。
——
今天又认识了一下自己。
和脸聊天的时候“你从来不主动约朋友出去玩啊”
我:“是啊,我的需求频率本来就没有那么高,朋友约我的次数已经满足了。”
我于是问了问自己,一周和朋友出去多久玩一玩,就觉得舒服了,我回到自己半天到一天。不能再多了,其余的时间我需要自己呆着。再多了,就得从别的时间里补回来。
我想起上周和大爷见完面,回来晚上一个朋友找我聊天,聊完就睡了,第二天感觉没有“空隙”,自己呆着的空隙太短了。
于是又花了周一一天,自己呆着自己吃饭,才觉得舒服过来。
啊,我的需求频率没有这么高,简直是对自己的精确描述。
想起lzj —我身边认识的出去玩的需求,以及与半生的人社交的需求最大的一个人,感觉他一周大概需要3天或者至少2天的时间与别人约出去才会舒服。
而李普庆是一个比我需求还要少的人。
清晰了清晰了。
我需要恋人朋友,更需要和自己呆着。
———
又想起来,当自己骄傲的时候,很容易“自以为是”,认为自己的处事方法甚至需求都是对的,而缺少理解别人的同理心。
当年在高中的我,骄傲很少,也就自然去体会和理解长脸;而大学的我,骄傲稍多了,对妮子的理解不够,要求太多,总觉得她说不过我,那我就是对的,现在想来也有些亏欠于她。
——
当然,太不骄傲了也不好。
不卑不亢这个词太妙了,当人不骄傲,但过分自谦和自卑的时候,那便出现了S和ZW的问题。
说好听一些叫“不贸然判断别人”,难听一点叫“软弱”。
我也有这样的问题,骨子里带着来的,后天需要刻意去改变。
于是,最近跟着🍁骂人(— 🍁一个极易出现愤怒情绪的妹子 PS 而我出现愤怒情绪太少了,有但频率低很多),骂人真是爽啊,“傻逼”和“有病”这俩词简直绝了。
以后也跟着李普庆一起骂,以及俩人互骂,爽爽爽。
——
今天起的很早但并不算困。
——
今天饿的很快。
——
倾听自己身体和内心的需求。
不要用“应该”做事,用“需求”和“冲动”。
© 本文版权归 Melodylllli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