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雕塑一座城,城市雕塑,让你爱上一座城
我国在注重城市经济建设的同时,也在注重城市环境建设,雕塑便是其中之一。
一个好的雕塑是城市文化以及城市特色的写照,是一座城市历史文化的缩影,蕴含着城市厚重的历史底蕴。
因此,了解一座城市的标志性雕塑建筑,便能更深入地了解一座城市最本质的文化底蕴。
今天,小编便带大家一起盘点一下中国那些独具特色的城市雕塑吧。
广州《五羊石像》

相传在两千多年前,广州土地荒芜,人们终日辛苦劳作,却难得温饱。
一天,见天空仙乐缭绕,有五位仙人身穿五彩衣,骑着口含六束谷穗的五只羊飞临广州,把谷穗留给广州人,并祝愿这里年年五谷丰登、永无饥荒后,驾云腾空而去。
并将五只坐骑留下,化作了石雕。
广州也因此得名“羊城”,《五羊石像》也是根据这个美丽的传说而建,意在表达羊城人民丰衣足食的美好愿景。
深圳《开荒牛》

深圳作为改革开放新崛起的经济特区,诸多方针政策都是一点一点探索而来,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开荒”。
一头老黄牛四蹄抓地而起,将身后粗壮的树根连根拔起,象征着开拓者们摧枯拉朽的英雄。彰显着深圳精神乃至改革开放精神的“世纪象征”。
选择吃苦耐劳的“黄牛”形象,则是因为牛是中国人民的宝贝,同时也是象征着中华民族脚踏实地、积极进取、拼搏创新的优秀美德。
青岛《五月的风》

巴黎和会的失败,在中国爆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五四爱国运动。
《五月的风》便是以“五四运动”为历史背景,成为我国目前最大的钢质城市雕塑,意在体现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基调和张扬腾升的民族力量。
红色的钢板结构,火红色的外层,以洗练的手法、简洁的线条和厚重的质感,表现出腾空而起的“劲风”,展现了一座城市与人民坚韧不屈的韧劲,也展现了一个民族的不屈于成长。
哈尔滨《防洪纪念塔》

《防洪纪念塔》于19578年建成,为纪念哈尔滨市人民战胜特大洪水而建。
塔下阶表示海拔标高119.72米,标志1932年洪水淹没哈尔滨时的最高水位,上阶表示海拔标高120.30米,标志1957年全市人民战胜特大洪水时的最高水位。
《防洪纪念塔》由立体塔身和附属的回廊组成,寓意哈尔滨堤防牢固,坚不可摧。
塔前的喷泉,象征哈尔滨人民将惊涛骇浪,驯服成细水长流。
杭州《钱王射潮》

相传在吴越武肃王钱镠时期,钱塘江潮水涨势迅猛。因住在钱塘江里的潮神在兴风作浪。
钱王得知此事之后,率领手下万余名将士弯弓射箭,制服凶猛的潮神。一瞬间万箭齐发,潮神落荒而逃,两岸百姓得享安宁。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钱王射潮的功绩,便把江边的海堤叫做钱塘。
《钱王射潮》立于钱塘江边,以此纪念吴越武肃王钱镠,表达对他的怀念之情,也象征着钱江儿女不畏艰险勇于开拓的拼搏精神。
各个城市的雕塑都有着独属于这座城市的意义,也为后人留下可以触摸到的文化底蕴。
各位小伙伴还知道哪些有意思的城市雕塑,评论区留言,大家一起探讨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