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朋友访谈记录 #4西歪
第四个采访对象是@西歪歪 https://www.douban.com/people/43205135/
西歪跟我大概是8年的豆瓣友邻了,她也是个北京人。我俩第一次见面,是15年blur纽约麦迪逊花园演出。她在场外找我的时候,碰到了Alex,然后我俩一见面,就激动地讨论她刚才的偶遇。那次见面只有短短几分钟,因为她买的是二楼的票,而我是floor的,所以我很早就进场了,这也是我俩唯一一次见面。下一次机缘巧合的交集,来自于我给她寄了一本松本润封面的杂志,因为她学妹喜欢阿拉希。
我:西歪!有时间吗?
西歪:有!你好准时!
我:哈哈,德国人我不配,晚了一分半钟。
西歪:已经很好了!我喜欢准时的人。
---------------------------------------------------------------------------------------------------------------------
我:你现在在干吗?
西歪:其实在做题哈哈,要考证了,一个基础工程师的证。
我:考完了可以在美国开挖掘机吗?哈哈,所以这个证是干啥用的?
西歪:考完了再训练几年就可以考专业的证啦
我:那你现在base在哪里,以及你工作具体是干什么,能不能说说?
西歪:我现在新泽西,离纽约很近,很多项目其实都在纽约。我在做土木类的工程师,需要跑一跑工地,做各种检查,然后回办公室就做点基础的东西,还轮不到写报告。
我:你也是WFH还是要去公司?
西歪:现在是WFH,因为疫情我们好多项目都停了,三月中开始WFH,这边病例暴增的时候。
我:你的工作听起来好酷啊,是不是干这一行的女生不多?
西歪:还行,我们公司女孩也挺多的,四六开吧。整个行业来说,土木类算女孩多的。
我:感觉对应就是国内的土木工程?当初我妹想学来着,但是我舅舅舅妈反对,然后她现在就学的会计,所谓“适合女孩子”的专业。
西歪:是的,我做geotech和环境多一些,国内分的比较细。
我:geotech哈哈,我想到了google map。
西歪:国内土木好像是偏向结构吧,这边就直接都分开了,算土木工程的大类,我其实转行了一点点,我读研读的环境,本科学的土木类。
我:你是怎么发现你的专业兴趣的?是个人原因还是受到了某些影响?
西歪:我家里都是做工程师,要不然就是理科的,所以很自然学了这个。大一快毕业的时候要选哪类工程,我看了一下,不喜欢化学,搞不来电脑,只剩下机械和土木。当时还觉得应该搞环保啊,而且对车啥的也没什么兴趣,就选了土木。哈哈,排除法。
我:不错,充满了理科生的逻辑思维。
西歪:我爸觉得金融太泡沫了,不让我学这个,本来也说学这个是不是不太累。
我:你说你家都是工程师,能不能介绍一下?
西歪:我爸妈都是搞工程的,我爷爷和奶奶也是搞理科的。姥爷是大学物理老师,但是不好意思,我和我姐高中物理都不及格过哈哈哈哈。我姥姥是化学老师,我姨夫也是老师,我姨妈是唯一一个跟我专业一样的。
我:哇!感觉你们一家吃饭,像研究院食堂开饭。
西歪:是,我小时候就是那种研究院大院长大的。但我也没觉得被熏陶了怎么样,可能就是后来才有概念好多人觉得女孩子不要学工科啊什么的。
我:是的,这是错误的观念,你家证明了,女性半边天!
西歪:我姐也是学金属材料的,我家基本的共识还是学技术可以吃饭。
我:说说你喜欢的家庭成员。
西歪:喜欢我爸!!!和我爸可以有免费的球赛看哈哈。你来北京下次带你看国安。
我:哈哈,好!我好久没看球了,去年看两次广州恒大。
西歪:我老家是广州的,我家里一大半的亲戚都在广州。
我:那你们家是怎么去北京的?
西歪:就我爷爷大学毕业直接分配去北京了,奶奶也是 在上海大学毕业了去北京,分配进了一个院。我外公外婆大学毕业发配去东北的一个大学教书了,后来那个学校搬去河北了。
我:你描述一下,你眼里,老科学家们的爱情。
西歪:没啥特别的吧,爷爷奶奶感觉还好,姥姥姥爷就每天打打闹闹,还蛮好玩的,挺符合两家人的性格的。
我:我以前觉得这种全家知识分子的设定,只出现在电视剧和中央电视台(这个不是屏蔽词)采访里,原来你家就是,让我惊呆了!
西歪:哈哈,那个年代是挺少见的,我姥爷也是家里的第一个大学生,我爷爷家以前是中学教导主任那种,就很老古板的家庭。
我:我爸是我家第一个大学生,我们家比你们家读书晚了一辈。
西歪:我家这四个老的还应该都是家里第一个,我爷爷有个弟弟,是个院士
我: !!!
西歪:但我念书就不行 一直是中不溜,而且特贪玩。
我:哈哈,你们北京小孩咋都这样!
西歪:家里比较宽松吧,我爸妈小时候也不喜欢让我上各种课外班什么的,都是不得已才去上一两个,小时候因为精力过剩整天在外面疯玩,正好体校老师来我们小学选苗子,就把我带走了。我爸可高兴了,终于有地方让我去疯了哈哈。
我:所以,你去的是体校?我以为是东城中学什么的
西歪:没,那个体校是那种课后的。但是有的小孩就会因此去走专业队了,我也不打算干这个,就老老实实考初中去了。小学就在我家附近,我爸妈觉得离得近比较好,用不着去那么好、那么累的小学。初中在鼓楼,高中在灯市口。
我:你在体校玩的时候,有没有对什么体育项目感兴趣?
西歪:我就当时跟着练田径了,还是挺喜欢田径项目。小时候也踢球打球什么的,会的还挺多的。 我初中最好的朋友高中去了北大附,他们学校好酷。但是海淀西城的学习氛围挺可怕的,竞争也特别激烈,我觉得东城chill好多。
我:我觉得就像你说的,你家应该挺开明的。会念书的人,都不会逼着小孩去念书。
西歪:我家里还算挺尊重我意见的吧,但我爸妈以前特讨厌我去看演出啥的,怕我学坏,这几年不反对了。
我:我看演出都不给我妈说的,她甚至都不知道live现场是啥。
西歪:我还是会汇报的,来这边之后他们也管不了。回北京看演出都是我爸妈去接我的,他俩已经快跑遍了北京的livehouse了吧,哈哈。
我:我觉得北京演出氛围挺好的,所以大家都上学的时候去各种livehouse
西歪:是啊,但我在北京看的很少了,放假才会回来。而且离我家近的livehouse都关了好几个了,现在都越来越远了。
我:北京的livehouse和纽约的livehouse相比,有什么不一样的氛围?
西歪:纽约这边还是比较成熟吧,国内的也挺好的,国内年轻人多,还能玩起来。这边看的都比较老了,大家都很chill
我:哈哈,真实。
西歪:设备什么的感觉美国也参差不齐,但是大部分livehouse都开了很久了,挺有历史的。北京的,我去过的好几家都关了,去一家关一家,累了。
我:是,感觉我去的国外很多livehouse都很有历史。我没去过北京糖果,不知道那边关了没,鼓楼那边好像聚集了各种livehouse。
西歪:糖果还在,鼓楼那边的xp和猫(这才是屏蔽词!试了我好久)都没了,好像愚公、ddc也关门了。之前有个蘑菇空间啥的,在南锣里面,搬去海淀那边了。
我:那你现在演出还看的多吗?(疫情前)
西歪:还行,挑着看,来纽约这边看的多了,以前大学的时候离得远,一年看一两场。
我:我记得15年我们擦肩而过一次
西歪:是!我记得!就是blur那场演出
我:对!
西歪:就是去找你的时候我碰到了奶酪,我记得后来你是不是还来纽约这边待了一段时间。
我:是的!
西歪:我记得你那天演出带了个大冰激凌玩具,扔上去了!
我:哈哈,是!你记得好清楚!你觉得,听乐队对你的人生,有什么影响么?
西歪:打开新世界了吧,然后当时考sat的时候,还帮着认识了不少乱七八糟的单词哈哈。我觉得人会比较包容,去接受尝试新的东西, open mind这个还挺重要。还有就是会比较主动的去查东西吧,驱使好奇心。
我:你会主动跟刚认识的人聊音乐吗?
西歪:以前可能会,现在不会了,还是会多接触接触再说吧,问到了就聊两句。
我:除了乐队之外,你还有些什么喜好?
西歪:还是喜欢体育吧,今年本来是大赛年,但是什么都没得看了。其他就看看电影了。
我:你觉得爱好是会随着时间推移,慢慢变淡的么?比如说,以前很热衷挖掘新乐队,现在都是听老歌。
西歪:我也听老歌多一些,所以会让自己不要沉迷以前听过的东西,还是会去发掘一些新的东西吧。
我:那你找新东西的来源都是哪里,我的每日推荐歌单可太难听了。
西歪:有时候会看看纪录片啥的,春天的时候看了个讲巴西的热带主义运动,就找来听了不少。之前看西柏林的那个纪录片,也找了不少。
我:这是个好渠道。
西歪:我最近在听一些爵士的,是之前忘了哪个乐手推荐的了,好像是blood orange,有个140首钢琴,大部分是jazz,然后就听到了几个比较喜欢的,就会单独去听。我最近就一直在听keith jarrett,有几张很适合干活的时候听,以前完全不了解。
我:那我就不了解,我决定去听听。我一直很喜欢电影配乐的爵士,但是很少单听。
西歪:推荐这张给你,超级美。我以前弹钢琴,所以很喜欢钢琴,但是不太爵士钢琴,这张就很好。后来才查到这位有一张,科隆音乐会,是史上销量最好的钢琴专辑。

本周的消息是他两年前中风导致一定程度的瘫痪,再也不会公开表演了,挺难过的。我也会听一些电影配乐,有一些还蛮不错的。
西歪:还有一个发现新的音乐的渠道,就是去翻你喜欢的乐手的豆瓣,看他们都听什么。
我:哈哈,张守望有豆瓣吗,你们北京人都喜欢张守望。
西歪:我还好,我之前翻二姐的豆瓣,听了一些电子合成器,还满喜欢。但那些大金属,现阶段我不太行。
我:感觉还没聊完,才起了个头,我下周再约你一次。
西歪:我现在反正就每天做题,你可以随时找我。对哦,我那个喜欢阿拉希的学妹现在是我室友了。
我:哈哈,感谢松本润。
西歪:她脱粉了,哈哈。
我:猝不及防。
西歪:而我还在看阿拉希的netflix纪录片,一集不落。
我:好像我也看了,看了两集,谢谢你提醒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