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歧
最近在读黑塞的《纳齐斯与戈德蒙》,讲述一对修道院内的好友选择了完全不一样的道路。一者崇尚“清醒于荒野”的纯粹思辨精神,一者追寻“酣睡于母怀”的幻想,感受,爱欲。两人亦师亦友,有着高贵美好的友谊,也都尊重他人、顺遂自己的本性。谷崎润一郎有一篇短篇小说,叫做《好友》,也是相似的情节,是两个小和尚选择了不同的人生道路,不过写得更加唯美,清淡。黑塞则将戈德蒙的道路写得富于感官,情色,这其实有点出乎我的意料。
戈德蒙具有艺术的非凡天才,他有诗人的幻想与热情,同时还拥有恋爱的天赋。让人很好奇他的内心世界。黑塞将他诗人的一面描写得比较孩子气,比如对事物的细腻观察,着迷于图像世界而衍生出的梦境...这些体验让我想起小时候孤独呆在教室里的浮想联翩,那些幻想因为意味着某种孤独的体验,而介乎童真与成熟之间。同时,黑塞将戈德蒙作为美少年情人的一面描写得真的太好了。我偷偷从他身上汲取这种被爱与被欣赏的感觉。也想象他如何擅长以敏感的心灵来满足他的情人。
戈德蒙这样的人,令我总是感到可怕或者陌生的一点是,他们在强烈而炙热的恋爱中,仍然保持的某种心灵的自由:他虽然为与爱人离别感到伤感,但仍然流浪,仍然保持爱的能力。
齐纳斯是戈德蒙的老师,也是朋友。他非常可爱,热爱学问,有着非凡者与生俱来的孤傲气质。他喜欢戈德蒙,但保持着克制的距离,有时甚至流露出少女般的柔弱(“别,别摸我的头发,我会受不了的。”)。齐纳斯的识人能力是我所不能及的。这种对朋友本性的洞察,理解与指引,是多么有益呀。
齐纳斯的非凡智慧,以及他对朋友的理解,是黑塞这篇小说与谷崎润一郎的短篇小说很不一样的第一个地方。谷崎润一郎的小说是弥漫困惑的,因此小说唯美象征主义的结局是诱惑的。而黑塞的,虽然有不少情色与梦幻的描写,整体来看却是相当清醒的。两种道路的分歧从一开始就不是一种对抗或互相引诱的关系。
最近也在读另一部长篇小说,是严歌苓的陆犯焉识。这个文本应该在学校的时候就读过了,但我当时没有读。
在复杂而迷惘的心境中,读书或读论文有时候确实是很难专注的Orz如果强迫自己对一篇文本由头至尾一字一句地读完,会是一件不小的苦差事,这时候不妨同时读一些别的,或者写一些别的文字,发散一下自己的思绪。可能还会更好呢,共勉。祝您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