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童年治愈——一点记忆的碎片和感想
前段时间很愉快地看完了《以家人之名》,刷到谭松韵的微博说,她跟李尖尖一样,是被童年治愈的人;于是也开始思考,我的童年是不是有完美到可以治愈我成年之后的创伤呢?当时不敢给出一个肯定的答案——不得不承认一些童年经历给我的性格和思维带来的影响,让我一直在努力对抗。不过,哪有什么十全十美的事情呢?今天想给自己、也给温暖我童年的长辈们,一个肯定的回答,谢谢你们让我有这么多美好的童年记忆,让我在今天也能哭着笑。
记得初中有两篇日记得到了出乎意料的高分,一篇是纪念王奶奶的,一篇就叫《拽住童年的尾巴》;那时候写的东西,即便是真情实感,也总带着些强说愁的味道,还在童年的尾巴上,又怎能知道自己那时候有多幸福?
今天中午给爸妈发微信,爸爸说,“我们在殡仪馆,张爷爷去世了”,我回,“替我给他磕个头”,鼻子酸了一下,然后跟舍友继续吃饭,回图书馆,直到这会儿、似乎才缓过劲儿来,在心里默默算了一下,只剩下石爷爷了——而他的老伴儿王奶奶,那个总是端着一杯茶在传达室打牌、搬着小板凳看我骑自行车、我甚至已经记不清她的长相的王奶奶,已经离开14年了……
童年在爷爷单位的家属院儿度过。1996年,我三岁的时候,爷爷退休,成为我的专职司机,接送我上下学到小学四年级;跟他同年退休的、年龄也很相近的,还有张爷爷、石爷爷和季爷爷。总的来说,我基本上没太有爷爷退休前的记忆,但脑海里一直有一个片段:我跟奶奶在院子里玩儿,爷爷们下班了,每个人都穿着蓝色或者灰色的大风衣、夹着公文包——我爷爷一定带着一顶报童帽——我还没分清哪个是自己的爷爷,就冲过去了,不管扑到谁怀里,都能被暖暖的大衣裹住;石爷爷总喜欢摸我的脸,张爷爷个子最高、肚子最大,憨憨的,季爷爷最帅,风度翩翩地,大衣穿着最有范儿……是很模糊的记忆,但是他们大衣的料子划过我脸颊的感觉一直很清晰。
退休之后,石爷爷总是跟着王奶奶一起在传达室打牌,小孩子们跑到传达室接水和泥巴,总是他们帮我们跟传达室的爷爷打掩护;他们俩每天总是要吵那么两句,我奶奶不喜欢这种外放的表现,总在家里背地里说点坏话。张爷爷总在挺着他的大肚子到处走来走去,不知道是不是故作威严,显得有点吓人,那段时间我喜欢叫他“大官爷爷”,我爷爷说他的官并没有很大,这么叫不好,可是每次听到他还挺开心的~季爷爷深居简出,小学三年级刚开始学写毛笔字的时候,爷爷说,“你季爷爷书法是内行,写得比我好多了,等你再进步一点,我去问问他愿不愿意教你”,然而我的水平止步不前,就不了了之了。
后来就是加速的记忆:上初中了,功课忙了,王奶奶突然之间就生了重病,初二暑假的最后几天,我总是在中午得意洋洋地骑自行车去不远的地方给家里买馒头,大概十来天的日子里,每次都能看到王奶奶虚弱地坐在传达门口的阴凉里,一反常态地、安静又慈祥地看着我飞驰出去,说“沛沛你慢点啊”;然后在九月份开学之后没几天就半夜吐血离开了我们。记得小学的暑假,有那么几次,有年纪更大的爷爷奶奶去世,丧事总要办几天,我就喜欢趴在家里客厅的窗台上辨认下面的花圈和来来往往的人,有人摔老盆没有一次摔烂,有老干部局的叔叔们支一张桌子在下面“上帐”,我还偷偷评点他们写的毛笔字……但是从王奶奶走,这件事情突然变得严肃了起来,我再没有时间和心情趴在窗台“管闲事”,那些白事的主角也变成了一个个熟悉的人。
忙着长大的我们大概是没有心思去留意衰老的,等再回过神来的时候,就到了去年夏天,大暑刚过,最热最热的季节、最晒最晒的中午,舅舅帮我送来几条要穿的黑色长裤,走出楼洞的时候,我看到了以我的名义立给爷爷的花圈放在艳阳下,看到了还是支在那个位置上的两张桌子和上面瘫着的墨水白纸。但那个当下的我,没有时间再趴在家里的窗台上,甚至没有心思流泪,我要换上该穿的衣服,要订的几箱矿泉水搬给楼下来帮忙的叔叔们,要给来来往往的客人鞠躬回礼,要……直到几天之后,我躺在恢复如常的、客厅的窗台下的沙发上,趁着奶奶去休息的中午,一直一直流眼泪——就好像本来跟人约定好了要去做一件很开心的事,没想到睡醒却发现被自己错过了,别人都没有等我——那种过去的时间和机会再也追不回来的、懊恼心酸的悔意实在折磨人,仿佛这十几年的光阴在一眨眼的功夫里被我跳过了,再清醒就是追悔莫及——可是匆匆错过的是急着成长的我自己呀!我活该追悔莫及!出殡的前一天下午季爷爷和张爷爷一起来了,我才知道原来季爷爷已经连二楼都走不上来,才发现大官张爷爷的大肚子都没有了,脸那么瘦……张爷爷哭起来的样子现在还在我眼前,满脸通红、毫无掩饰,委委屈屈,像个小孩;季爷爷在楼梯上就开始嚎啕,爸爸迎出去把他搀上来又送下去——那不是逢场作戏的干嚎,是最直白的悲恸和恐惧,我看得懂。
然后今年,他们都走了,我却不能哪怕过去鞠个躬磕个头。
爷爷离开我们一年半了,我至今不能把“去世”这两个字和他联系在一起,一开始是反应不过来,现在是不愿意——时间能带走和带来很多东西,每个人都有自己接受和平复的方法吧!我想过很多次把爷爷跟我的26年写下来,但都无从下笔;不写的话,我怕会忘记,想写的时候,发现记忆本来就是模糊和碎片化的;有时候,也会突然被什么触发,然后想到一些遥远的事情……人的大脑真神奇啊,痛苦和快乐,遥远和现实,复杂又始终如一,这就是生活的味道吧!就像我今天写这些的时候,止不住眼鼻酸;但写完了,我又会神色如常地去做别的事,然后“忘记”我写了什么。“阅历”是最宝贵的东西,我庆幸自己拥有这样温暖的、能延续到快三十岁的童年,连追悔莫及的部分也是。
(10月31日得知张爷爷消息时开始动笔,写到一半搁置了,直到今天突然决定无论如何完成它;毫无逻辑可言,一点想到哪写到哪的个人表达。不过“激情表达欲”也写爽了,久违的感觉。)
-
豆友143375545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1-11 11:00:13
-
小迷糊仙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2-23 09:05:13
-
就知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2-23 07: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