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续写
2020/11/2 星期一 天气 晴 前日里阐述了道德不由心而由外界约束的怪状,今觉得尚有需要补充的地方:在于集体道德感越强烈的时代或地方,就越崩塌的快。且不说人生性自由,难以管束。我们必须明白一点,至恶与至善在人间是不存在的。上帝与佛之所以成为偶像,是因为他们代表了人类的最高理想,即至善的偶像。尼采说上帝死了,就是想让别人认清一点,有善才有恶,无善也无恶。每个人以自己的标准来衡量善恶,这个标准因为每个人层次的不同而无法统一,于是就简化为普罗大众的道德标准。大部分能做到的你做不到,便是恶。大部分不能做到的你做到了,就是善。这让善恶变成了一种奇怪的制约力,就如我开头所言。道德感越强烈的地方,标准定得越高,恶人就越多。由于大部分人只关注那些丑恶的事情来满足自己的自尊心,在他们标准里的恶人层出不穷只会让他们觉得此地或此时变得难以承受。社会趋恶的形势是由于现在人道德败坏,还是现在人越来越习惯用道德去审判对方,实在值得商榷。另有一些觉悟高的人,为了让自己从普通人中凸显出来, 便会沽名买直,不惜牺牲自己来成全忠义的名头。初看这种杀身成仁的行为仿佛英雄再世,细品却感慨道德已在这种行为身上失去了本身的美感,变成了给自己贴金的某种武器。且每个人身上都有阴阳两面,黄仁宇写张居正虽然一生兢兢业业,推动变法,刚正不阿,其私下也会排除异党,接受奉承。人无完人,却怕被别人推崇为完人。一旦形象崩塌,嫉妒之人如蝇逐臭,以攻击你的恶来彰显自己的善。道德作为武器的另一面也就显现了出来。或武装自己,或攻击他人,这也是我对把道德挂在嘴上来束缚自己以及教育他人的人不以为然的原因。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