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慢煮生活》《食事》
因此次去云南旅行,对月楼对面的老街书店里,听闻有人闻讯而来是否有汪曾祺《昆明的雨》,于是动念读读汪老作品,很喜欢腰封上梁文道先生的评语“就像一碗白粥,熬的刚刚好”。
整本书读下来,最大的感受是沈先生记忆力极佳,观察入微,哪怕是小时候的生活片段也能刻画的极为细致;另一点是其极富有生活情趣,豁达乐观。
后又读同一时期的买的书《食事》,很多生活经历的小记不断重叠,而又因离现代生活过于遥远也无法激发我的兴趣,这些小品也被很快读完。汪老的短记作品,我应该是不会再入了。
一花一叶皆有情
一茶一饭过一生
二月里刮春风。立春后,要刮四十八天“摆条风”。风摆动树的枝条,树醒了,忙忙地把汁液送到全身。树枝软了。树绿了。
下午一点钟游行,现在,可以走了。把墨水瓶盖起来,椅子推到桌子底下,摸一摸钥匙,走。立刻,这个城市变了样子。人走在街上来,变成了队伍。沉静、平稳的,然而凝练的,湍急的队伍。人们从自己身上感觉到别人的紧张的肌肉和饱满的肺,从别人的眼睛里看到自己的发光的眼睛。于是,队伍密集起来,汇总起来,成了一片海。海的力量,海的声音,震动着全城的扩音器和收音机的喇叭,哔啦,哔啦。。。。
我是个“有毛的不吃掸子,有腿的不吃板凳,大荤不吃死人,小荤不吃苍蝇“的,喝豆汁儿,有什么不敢?
南甜北咸东辣西酸
我们这个民族,长期以来,生于忧患,已经很“皮实“了,对于任何猝然而来的灾难,都用一种”儒道互补“的精神对待之。这种“儒道互补”的精髓,即“不在乎”。这种“不在乎”精神,是永远征不服的。为了反应“不在乎”,做《跑警报》
真正的狮峰龙井雨前新芽,每蕾皆一旗一枪,泡在玻璃杯里,茶叶皆直立不倒,载浮载沉,茶色颇淡,但入口香浓,直透腑脏,真是好茶。
不但八仙的形象为人熟悉,就是它们所持的“道具”,大家也都一望就知道:汉钟离的芭蕉扇、吕洞宾的宝剑、张果老的渔鼓简板、韩湘子的笛子、蓝采和的花篮、何仙姑的荷花、铁拐李的葫芦、曹国舅的拍板。这八样东西成了八位仙人的代表。(道教)
在招待所听几个青年谈论生活有没有意义,我想,半坡认识不会谈论这种问题的。生活的意义在哪里?就在于磨制一跟骨针,想出在古针上刻个针鼻。
© 本文版权归 waterbetter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