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周记:这样看世界的我们
以前和孩子们讲过一个故事:当我们进入一片森林时,我们往往是紧张和警觉的,如果耳边忽然传来一些声响,接着远处似乎有一抹影子迅速穿过,这时候我们会有什么下意识的反应呢?
01
在上周,学校发现一起欺凌事件。两个女孩子A和B当面以及在微信和电话里用极其凶暴的语言攻击另外几个女孩子。
在了解情况的过程中,那两个施暴的女孩子对自己的攻击行为毫不隐瞒,甚至理直气壮地说她们是有原因的。根据她们的自述,她们是在遭受别人的攻击之后才语言暴力别人的。 她们事先遭受的攻击从何而来呢?原来,有个女生向A和B说,有那么一些女孩子说你们的头发颜色不好看。
于是,她们就觉得自己遭受到了巨大的人身攻击,身边那些人都在针对自己。
我问,你们确定那些女孩子说了”你们头发颜色不好看“这句话?你们亲耳听到了吗? 她们摇摇头,但是反驳说,我们只是听C说有这么一件事,C没必要骗我们吧。
我问,除了听来的这个议论,还有没有其它什么事情让你觉得那些女孩子是针对你的? 她们想了好一会说,没有。
如果说A和B两个姑娘是因为生存需要进行反击,那么他们的这套生存系统出现什么问题了呢?
02
我们人类在经过成千上万年的进化,已经发展出一套生存系统,它令我们觉察危险,并为危险的到来做好准备。到了现在,每个人除了原始本能的生存系统,似乎还慢慢发展出更为精细更加个人化的系统。每个人生长的文化背景、家庭、所经历的重大创伤事件、所受的教育等等一起塑造了个人化的系统。 这个系统有两部分:情感和认知。我们的情感系统往往是自动的,不受我们控制的,比如,在考试前,无论我们怎么和自己说不要紧张不要紧张,我们还是避免不了会紧张。
我们的认知系统却是可以改变的。由于每个人的经历很不一样,有时候在同一个情境下,不同的人反应可以很不一样。有些人会将老师的发脾气当做自己行为适当的镜子,有些人会认为那是对自己的人身攻击。
情感系统和认知系统是一起的,不可分割的。有些情境下,因为程序式记忆,你自动会有某些身体或情感反应,与此同时,有些念头会冒出来,在情感和念头的双重作用下,你会采取某些行动。 曾经有一个16岁的转校生,每周三早上都会无法起床,产生头痛和恶心的感觉。在询问之后得知,每周三早上第一节是数学课,数学老师是一个大约50岁左右短卷发有些胖胖的女老师,这个女老师让这个孩子想起了小学时候的一个数学老师,也是这样50岁左右留着短卷发有些胖胖的女老师。这个小学数学老师曾经对他各种体罚和辱骂。
所以,当看到外表相似,又是数学课时候,他就有了应激反应。有个念头一直折磨他:这个老师一定会找机会羞辱他,然后同学们就会嘲笑他,他会过得生不如死的。
在这个个案里,这个男孩子的系统是这么运行的:

03
我问那个男孩子两个问题:
(1)为什么你觉得她是凶的,她做过什么事情让你这么觉得呢?(输入的信息是否准确?)
(2)这个数学老师除了这些特征,还有什么特点?(信息的多样性是否能保证?)
这两个问题其实是在带着他检视,当他的生存系统开始运作时,他的认知系统是怎么选择和处理信息的,以及根据这样的系统得出来的结果是否具有参考意义。
我和他说,每次我们的情感系统运作时,就像是给我们的认知系统供能,让它开始处理信息。这时候,你要确保两件事情,一个是输入的信息是否准确,另一个是信息的多样性是否足够。 输入信息的准确性和多样性才能保证处理结果的妥当性。
04
比起保证输入信息的准确性和多样性,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看到,我们偏好哪些信息,这些信息为什么会被优先输入系统中,我们的应对措施是否有效。
上个月,有个小姑娘在每次上体育课之前都有各种假设,一会觉得体育老师会罚她跑800米,一会又觉得同学们会嘲笑她的笨重。这些假设搞得她整天心神不宁。
上了几次体育课后,来咨询室找我,说:“老师,我发现我之前做的那些假设都不成立。”接着,她开始各种分析,甚至把她爸爸的认知模式也分析了一遍。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她受她爸影响,在一些情况下喜欢做很多的假设,自己吓自己。
以后她每次在做假设的时候都会提醒自己,自己正在做假设,假设只是假设,如果假设出现了,大不了就这么这么做。
欢迎关注【大树洞时代】

基督山女伯爵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进入心理咨询行业的最短途径指南 (85人喜欢)
- 一份价值5000块钱的育儿书单 (45人喜欢)
- 做心理咨询后,出现了三个明显的“后遗症” (67人喜欢)
- 很难交到朋友的背后 (155人喜欢)
- 想挣钱的心理咨询师不可怕,可怕的是这种咨询师 (62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