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逐梦娱乐圈的都是富豪?

带起耳机听全文,更方便哦!>>>>
周震南「渝商富少」的人设崩了。 这位在《创造营2019》中,以男团R1SE C位及队长身份出道的00后,很早被扒出家境丰厚:高中读的是价值不菲的国际中学,手腕间的名表价值超过60万,穿搭喜欢「一切别人买不到的限量版」。
然而上周,「周震南父母是老赖,欠债过亿」的消息不断在网上传播,富家公子的人设瞬间崩塌。由于周震南父亲周勇把小区土地抵押,欠了上百户业主违约金、契税,时隔多年,周勇仍未执行赔偿,因此被称为「老赖」。
老百姓多年打拼买房子,却被黑心房地产商欺骗的故事,点燃了大众的怒点和痛点。
原本想参与辩论一下:老赖的孩子配不配追梦?但后来发现让我最迷惑的不是这个问题,而是:
为什么今天逐梦娱乐圈的都是富豪?或者说,都是富豪人设?

娱乐圈内卷:人均「富豪」
有没有发现,娱乐圈不知从何时起已变得十分内卷。最近出道的爱豆们,基本人均「富豪」。选秀节目被戏称为一群富二代逐梦演艺圈,出道不成功就回去继承家业。
吴宣仪是海南富婆,随便一个套装就是Gucci白T,Dior包包,Valentino鞋子;黄明昊人称温州贾富贵,是温州富二代和酒店少爷;虞书欣在节目里一身名牌登场,手里拿着的是22万的Chanel包包;最夸张的,去年《创造营》里,58同城总裁姚劲波、聚美优品CEO陈欧、搜狗CEO王小川、步步高董事长王填同时出现,不是开商业论坛,只是为了给练习生史子逸打call……


粉丝乐于追捧有钱的爱豆,为爱豆有这么优秀的家庭背景而感到骄傲,也得意着爱豆「不稀罕资源因为他们本身自带资源」。 时代审美的变迁就是这么微妙,许多年前大家喜欢的还是「卖惨」的明星。
08年当快男超女流行时,努力还是个褒义词,寒门出贵子的故事让许多人动容。选手们在台上诉说自己的坎坷,台下观众和粉丝一齐掉泪共情。
到了《中国好声音》卖惨达到巅峰,导演总爱问选手家里有没有悲惨的事,如果没有,导演就说太平淡了,想方法为选手们编造凄惨的故事。汪峰的口头禅是「你的梦想是什么」,而选手们也被创造出许多潸然泪下的故事。

时代审美,以前是怜弱,现在是慕强。
以前,粉丝把偶像明星当作一种自我投射,为的是激励自己。偶像们就算家境清贫、出生草根,只要努力追梦、逆袭成功,粉丝们都觉得备受鼓舞。
现在,粉丝把偶像当作一种完美的幻想,追求的是一种玛丽苏感。偶像们要家世显赫、长得好看、品性纯良,纯粹地为梦想而追逐娱乐圈。

粉丝喜欢什么,偶像产业便投喂什么。他们努力给粉丝营造一种幻觉:偶像们有钱又洒脱,即使在娱乐圈混不出什么名堂,也可以回家继承家产。
就是这么有底气。
相比其他人设,「豪门」人设省时又省力,甚至不需要自己努力,只要仰仗家世或父母,甚至靠造型师和营销号的配合就好。
更何况,「富豪」人设靠口耳相传,真真假假,没有人去深究。只是这种空洞和干瘪,带来的不过是一场珠光宝气、名牌豪宅的消费主义狂欢。
媚富的社会
「豪门」盛行的背后,是社会对「金钱」的吹捧。
消费主义流行,财富与身份地位紧密挂钩,金钱成为强者、成功的唯一标准。
偶像作为理想的投射,也被舆论环境潜移默化,于是粉丝审视偶像,财富竟然也成了一个重要标准。
就像《寄生虫》里说的:「钱就是熨斗,把一切都烫平了」。

粉丝陷入一个逻辑怪圈:偶像有钱,便是一个优秀的人:偶像的优秀与ta的富有息息相关。偶像的活泼、自信、温柔、大方都源于ta富足的原生家庭;就算偶像演技差、没有代表作、能力不足,也没关系,ta始终是「富二代」,ta不需要把自己逼得太紧。
舆论变得特别包容。
人都是慕强的,羡慕有钱人无可厚非。但对有钱人的渴慕背后,人们也无形中将有钱人「道德化」了——有钱人之所以成为有钱,就在于他更聪明、有更多的付出、有着更良好的品行。
因此,财富作为结果,却反过来成为原因,在这个语境里,有钱人都应该是优秀的。
只要慕强逻辑存在,强者理应成功,弱者理应失败,甚至弱者被伤害也是「咎由自取」——谁叫你没有能力成为强者呢?
这种「笑贫不笑娼」的氛围里,投机取巧的心态几乎埋藏在每一个人的内心,一夜暴富的欲望填满了每个人的想象。
从某个角度来看,这是挺可悲的。不止娱乐圈,还有社会里,只要一个人有钱,就会被视为「英雄」,社会价值观变为「富者为王,穷者为寇」。
有钱人就算丑陋、有明显的缺点都可以用金钱来掩盖,而穷人的穷和丑陋只能赤裸裸地展示在所有人面前。谁叫你不努力,是穷人呢?
关于穷人为什么是穷人,又是另一个深邃的社会学议题了。
这里想说的是,金钱滤镜带来的单一价值观太狭隘了。金钱很重要,但还有很多同样重要的东西,例如诚实、信念、爱,这些并不能通过金钱得到。
而一个人值不值得我们喜爱和尊敬,财富并不是唯一的标准。

(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者:谢晴天
编辑:金鱼玲
配音:金鱼玲
音频剪接:烦人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