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想保存的互联网记忆
查看话题 >我的中文互联网十年:个人经历与观察
前两天打开百度贴吧,发现自己ID旁边的一行小字写着“吧龄:10.0年”。
十年了啊。犹记得我是2010年10月底注册的贴吧,真的已经十年了,我却觉得时间过得太快,总觉得大家不过认识三五年。
我的互联网冲浪史始于百度贴吧,这十年来一直浪迹于各个兴趣社区,主要涉足过香港漫画、欧美漫画、奇幻小说这些圈子,和一个不那么兴趣的百度知道;做过的事情也千奇百怪,业余资料搬运工、冷门漫画翻译、港漫业余评论员、资源分享者;既灌过水也写过精品,既和别人发生过口角也交到过朋友。
这十年看到很多社区起了又灭,圈子里的人来来走走,送走了一拨人,又迎来一拨人。有时候我是离开的老人,有时候又夹在新人的队伍里,来来去去,最后我也走了。
先来说说百度系。
一开始凭着我对港漫《神兵玄奇》的热爱,一注册贴吧就直奔神兵玄奇吧,申请加入。10-11年的神兵吧已经过了最辉煌的时候,每天日活量并不高,当时傻里傻气的我经常在吧里刷一些水帖。那时候的贴吧和现在相比大有不同,10年贴吧还是吧主审核制,不像今日一点关注就能加入;此外贴吧还有专属的名人堂,吧主的权力比如今大得多。我一边在吧里水帖,一边回答吧友问题,比如xx情节在某卷,xx的结局是什么之类的考据性问题,感觉自己就像个人形百科全书。一来二去混了个脸熟,在老吧务团队陆续退圈后,老吧主ffooxx2006让我当了小吧。第一次当贴吧管理,我又激动又兴奋。这份“工作”也让我思考,既然是管理员,应该贡献精品。那么,如何为贴吧带来更有质量的内容呢?
《神兵玄奇》系列在彼时已久未更新了,我在机缘巧合之下,接触了我最钟爱的奇幻小说之一《野蛮人柯南》的漫画版本,因此误打误撞进入欧美漫画圈子。当时正义联盟吧和欧美漫画吧可算是欧美漫界两大粉丝社区了,精品区里干货满满,我第一次见到这么多网友不求回报地翻译资料,搞汉化。结社的翻译小组也很多,SLOMO、甚至还有港漫《武神》贴吧的吧务团队自己组的“海洋”翻译组;个人翻译者就更多了,自己一个人单干的,拉上同学室友的,多不胜数。“我也要做一个精品!”要发精品,一般是分享资源、漫画翻译、资料翻译或者分析鉴赏,我选了资源分享,这个最容易上手。
热门的漫画一流出马上就有人分享了,我只能去找不热门的、小众的资源。感谢当时还算宽松的墙,我找到了想要的东西并成功得到了第一个精品。分享几次资源后我又不满足了,为何不去翻译资料呢?漫画翻译,不仅要翻译,还要修图填字,工作量比较大,但翻译资料就没有后面这些工序了呀!于是在这样的冲动之下,我翻译了一些个人比较感兴趣的角色资料,比如红发索妮亚,大部分和《野蛮人柯南》有一些联系。当时贴吧还有吧刊,连着几次我的资料都上了吧刊,心里很是激动。现在,我要挑战漫画翻译了,翻译的第一本就是红发索妮亚。那时我还是个中学生,现在往回看,这次首秀错漏百出也不甚精细,翻译水平也十分一般。一开始我不知天高地厚地选了连载数十年的长篇漫画,但做了一两期后发现自己的一时兴起根本无法支持这么大的工作量,遂弃坑。翻译工作还在继续,这次我选了1-2期结束的短篇漫画,由于是非商业化的小众漫画,后期的翻译基本上发在欧美漫画吧。
就这么走走停停地做业余翻译,直到15年春节,欧美漫画吧举办第一届漫画评论比赛,本来无意参赛的我在朋友的怂恿下报名了。参赛人员要提交三篇漫评,我写了《神兵玄奇》、《野蛮人柯南》和《Beasts of Burden》,因为临近截止日期,写得非常赶,最后拿到第三名。其实回头看语言没有组织好,基本上是想到什么写什么,但也是这次活动,让我发现自己想说的话有这么多。我又回到神兵玄奇吧,当时神兵系列最新一辑《神兵问天》连载完成,剧情令人失望,贴吧人气更加一落千丈,我的老同事们要不神隐,要不在野,要不退圈,剩下来的吧务寥寥无几。差不多在这个时候,我成为神兵吧吧主。我想,南宫一家的故事已经够长了,该落幕了,这一家人反复被漫画公司压榨也榨不出多少油水了。于是在15-18年我开始了对《神兵玄奇》系列的梳理工作,漫评、考据、整理,我已经不再满足于做人形百科全书了,与其做百科全书把饭一口口喂给你,我更希望能够通过我的文字给你带来启发。
10到15年间我不仅玩百度贴吧,还玩百度知道。在百度知道上我主要回答魔兽争霸3的地图资源问题,有时还兼带一些语文作业问题。当时魔兽世界和地下城与勇士还是如日中天的网游,因为“魔兽”关键词,我进入了“爱游戏爱生活”团队。刚玩知道团队,一切对我来说都非常新鲜,那时的百度知道绝非如今这个广告横行、营销号遍地的百度知道。官方的激励机制、团队间的竞争机制,让整个社区欣欣向荣。换成现在,很难想象有这么一群人不求功利地为了一个采纳使尽浑身招数,为了一个挂在页面上的小徽章冲排名,有些团队还会互相抢人。我加入过当时的一个明星团队,搞末位淘汰制,团队成绩很好,答题强度非常高,我后面想想还是退团了。加入知道团队之后,我基本上保持每个周期前五的采纳数,同时在团队贴吧、QQ群、hi群里发言,很快当上团队副团长。当副团长之后,我在贴吧里写过一些百度知道回答教程,也和大家聊聊生活、学习上的烦恼。团队里的同学们有人要中考了,有人要出国了,有人要去香港读研了,大家会把自己选择的困惑和迷惘拿出来讨论。
知道团队随着大家升学、就业、成家,再加上百度一系列骚操作,慢慢冷了下来。
我10年正式开始涉足互联网的时候,BBS、论坛已经开始没落了。因为自己喜欢西方奇幻小说,我一开始加入的都是奥德赛公会、龙骑士城堡、萨鲁世界这样的西幻论坛。西方奇幻小说如果不是《冰与火之歌》、《指环王》这两个大IP稍微带起了一点热度,整个板块还是比较边缘和冷门的。这几个论坛相较于百度贴吧或者知道,私密性更强,其中奥德赛公会还有自己的TIF工作室,里面云集了露可小溪、不圆的珍珠几位圈子里小有名气的西幻译者,不定时发布自己翻译的小说、漫画。其时这三个论坛已经时不时出现服务器故障,经常登录不上,现在龙骑士城堡已经无法打开,奥德赛公会暂时闭站休整,萨鲁世界成为供人凭吊的的废墟。在这几个常规的西幻论坛之外,我还涉足过一个半游戏半奇幻的论坛,TROW。然而它的奇幻成分并不完全是奇幻,而是桌游《邪神的呼唤》的副产品。不知怎地此版竟然集结了一批克苏鲁神话的忠实爱好者,这也使得这个板块不像是游戏板块,更像是文学板块。这个论坛封闭性更强,里面的人各显神通,如果不是长于翻译,那就是长于创作,要不长于分析。正因为产出质量奇高,随便打开一页,精品浓度足以让你瞠目结舌。有时候我会有错觉,里面的网友大概是抱着不是精品不发帖的心态来的吧,人均认真魔人呀!在这个环境下,我陷入自卑:自己如果不对社区有所贡献的话,完全不配和大佬们说话。于是,我也用自己当时的中学生水平翻译了一些资料,还尝试做了一下短文翻译。爱手艺文字艰涩难懂,翻译难度远比漫画要大,成果绝对不能算好。
十年后的今天,大部分社区我都淡出了,曾经参与度很高的社区要不一片废墟或者彻底关闭,要不已经成功转型,曾经的职务也都卸任了 。原先我们一群业余翻译吹水聊天谈技巧的群变成了养老群,现在只有零星几个人偶尔来一嘴热门美剧剧情,群里目前还在孜孜不倦做汉化的好像就剩下忍者神龟的那位兄弟了。
这十年来,没有什么东西是一成不变的,我感到了一些转向。
现在流量已经向头部集中,私密性强的论坛、社区越来越难获得流量,流量已经被几个头部的信息整合平台瓜分殆尽,比如微博、比如B站、比如头条、比如知乎。可以说,整个中文互联网生态是极端结构化的。其实对比一下这几年的经济,结构化的股市,互联网的寡头竞争,文化上的转向不能说和经济毫无关系。
网上的人变得暴躁、偏激、失去同理心。这几年我越来越感到人和人之间无法互相理解,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几乎变成不可能。想表达观点的人越来越少,输出情绪的人越来越多。在墙还不严的时候,我经常看台湾PTT动漫版00年代的帖子,真羡慕那种大家好好交流分析的氛围。现在网友戾气越来越重,不仅对另一端的网友苛刻,对虚拟角色更加苛刻。
随着版权保护的升级,本来就处于灰色地带的汉化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基本上我认识的汉化组要不已经解散,要不转型为出版社打工。其实在当时一些汉化组开始为出版社做宣传的时候,有些事情已经悄悄在变了,以前那个百花齐放为爱发电的日子过去了。
文章也发于我的个人站点:https://sophiatazar.com/archives/399.html
-
sleepwalker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7-28 20:4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