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自嘲
或许这篇文章写在六天后会更有仪式感,但出于对“缘事而发”的尊重,我还是坚持到入夜记录下这些杂思。反正熬夜晚睡已经习惯。 这个“事”吧,其实说来也不算什么,不过是算了波综测。但是算着算着就有了那么一些感慨。一则是自己大一一年于学业一途实在惭愧,至少从绩点排名处讲确乎如此。二则是一年混迹活动也不少,回头看来似乎却也无甚作用,尤是于加综测之上。嗯,说来说去还是因为沉迷网游。最尴尬的还是分也没上去,至今青铜狗。 直白地讲就是,啥都还没干呢,怎么这一年就过去了。也没几个光鲜亮丽的时刻可以拿出来吹逼。习没学出来个啥,挂了两科;认识不少人,如今却也差不多殊途陌路;至于…哎算了,真是有愧于我读的是文科学院这一事实。 我也不太懂一个已经与奖学金无缘且本身就不汲汲于此的人在忙飞了的几天算来算去是为什么。本来打算是直接不参与评价的,但后来又神差鬼使地对着表格绞尽脑汁回忆起这一年来。 大概是也想看看十八岁这一年到底有没有想象中那么特殊吧。 或许有不少人不屑于我之吊儿郎当不务正业一事无成不学无术,至少这些都将在成绩单等直观地体现出来,还会被装入档案或而影响未来几年之考研择业等。现在不在意以后哭就来不及了。大家都说我们要向上看,向前走,不管会错过什么。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也是光明的。听说,按照自己规划的人生路线逐步达成一个个目标很有成就感呢。 可偏偏就是不喜欢按部就班地活着啊,大概是因为对未来没有明确的目的与渴望吧,什么样的风景都想阅遍。这样看来真是太贪婪了啊,哪有所谓的无欲无求啊。不及犹过。那种一眼瞟过去就能看完的广告单不想成为的说呢,广告单上有房子车子等炫目迷神的很多人想要抓住的东西,但一张画满了毫无意义的字符与涂鸦的草稿纸,不会更吸引那木然望向喧嚣而又寂静街道的眼眸么?无法解读出他们代表着什么,未知永远神秘。 似乎从小到大的路线都差不多相似,每开始一段新的生活总是踌躇满志,许是因为那种新气象会忍不住感染人上进吧。然后便是迅速地衰落颓废,急转直下令所有人猝不及防。到现在我都还记得田莉阿姨、天军和大鹏那几乎相似的眼神,失望尔后的放任。尽管最后我还是给他们交了一份别人看来还算满意的答卷,也许是他们已经忘了曾经抱有的期许。 初一时每天放学后要去网吧上两个小时网,然后回家谎称学校老师拖堂补课;初二时每个周末要在网吧泡一天,除了回家吃饭;高一时迷恋网络小说,晚上通宵看白天整天睡,月考前也是如此;高二时晚自习翻墙出去上网,上课就想着副本如何过装备哪里爆。班级倒数是家常便饭,高二结束摸底考试甚至没上一本线。 那个时候差不多都已经被边缘化了,混吃等死来形容我一点都不足为过。 但还是幸运地遇上了那片杏林。 冯阿姨在因为他数学不及格骂到狗血淋头头晕目眩之后又对全班说:“我觉得他中考能考进全县前三”。 偶然听隔壁班同学讲起天军在上课时提及:“他呀,我是相信能考进清北的。” 就很想在他们面前说一句“幸不辱命”。 初三一年。高三一年。 全县第七。厦门大学。 我很清楚,如果没有前两年的荒废,大概是能够心平气和地讲出那四个字。 我也无数次问过自己,如果可以重来,是否会选择不同。 有时想想也蛮愧疚,但还是要说一句,我不后悔。 也许是因为我这个人太自私,从来都是暗示自己要从心随性,何必勉强自己。积极向上当然好啊,但是如果代价是活得委屈不遂的话,那么这种日子,三年有一次也就足够了。 当然,最痛苦的莫过于已经知道自己本心所在,俗体却仍旧为一些不得已而所缚。 但愿这枷锁能早点卸下。 权当是写给六天后的那个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