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得见海的厦门

厦门,让我又爱又恨。因为是过于火热的旅行城市,反而令人望而却步。这是我第二次到厦门了,倒是发现了几处有意思的地方,分享给大家~ @钟鼓索道📍地址:厦门市思明区虎园路25-110号

厦门有一条钟鼓索道,小缆车连接着山和海。正遇上厦门大风。小缆车晃晃悠悠地出发了。缆车下面,有红顶的房子,红艳艳的三角梅,还有茂密而热烈的热带植物,是那种独特气质的闽南景致。

彩色小缆车来来回回,像是挂在一根藤上的小彩灯。从山这头升起,在海的那头落下。可以用40分钟的时间,静静地看山看海。

@南普陀寺📍地址:厦门市思明区思明南路515号
钟鼓索道的山脚下是南普陀寺。寺院气势宏伟,错落有序。殿堂雕龙画栋,黄瓦琉璃金碧灿烂,殿堂一新,法像庄严。闽南地区自古宗教信仰众多,氛围浓厚。
多元的信仰,靠山面海的小岛,人们信仰一切能够使其生存下去,生活下去,发财下去的事物。展现出一种热烈的生活姿态。

倒是在南普陀寺的后山,收留了很多世间流浪的佛像,令我牵挂。 成百上千尊被闲置或者遗弃的神像,除了佛像,菩萨像,还有土地爷,财神爷等。它们有的被烧焦了,有的四肢残缺,有的已经看不清楚是什么佛像了。


在这个信仰薄弱的年代,很多人可能今天信这个神,明天就信那个神了。所以这些神像就像一直在流浪,从工匠的手上送往信徒的手上又被遗弃在寺庙。
人间的佛像,也如人一样有着生、住、异、灭。它们曾经被跪拜敬仰,也难免和人的肉身一样遭受苦厄。如今它们沾满灰尘,挨挨挤挤地在一起。
@五缘湾帆船体验📍地址:厦门市五缘湾道与马卢奇路交叉口100米

在太平洋边缘的城市,我意外地拥有了一次帆船体验。五缘湾是难得的优质港口,乘着太平洋的海风,可以在帆船上和海有一次亲密接触。
19世纪中期之后,蒸汽与钢铁的力量让帆船逐渐淡出。在喷气式客机满天飞的今天,人们连轮船都很少坐了,可还是有人会怀念那些桅杆耸立、帆蓬如云的帆船,充满古典意味。
热烈的海风,迅猛海浪,来回倾倒的船只,让你足够在安全范围内充分感受大海的威力。

在山边长大的人,对海边的生活总有很大的幻象。湿咸的海风,浪潮来回拍打着海岸,带来形形色色的贝壳。洁净的月,辉煌的日出,交替从远处摇摇晃晃的地平线上升起。缥缈的大海,好像永恒涌动着一种莫名的激情。

期待着有天,我能真正跟着船只出海,在广阔的海上飘荡,清晨醒来在陌生的港口。在大部分看不到陆地,没有方向的时间里,在仿佛无始无终的海上,人们信仰着什么呢?
活到傍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