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摸鱼”
上午看了个讲“摸鱼”的视频[1],收获挺大。“摸鱼”的本质就是能权衡好工作和生活。“摸鱼人”往往心态好,不盲目和别人比较,也不瞎努力,大部分时候做自己想做的事,工作时能把时间用到刀刃上,效率很高。这种人每天过得开开心心,到了关键时刻因为心态不错还有可能超常发挥。自己心态就一直摆不好,喜欢和人比较,对自己老是期望太高,因此经常焦虑、压力大,最后的结果也不见得有多好。当然,要想摸鱼摸得好最关键是要把握好一个度,不能太紧也不能太松,要知道什么事情对自己重要,知道什么时候该干什么。
摘几个原视频底下精彩的评论:
- “长时间学习有个边际效用递减的问题。”
- “学霸只是成绩优秀的头衔,摸鱼只是生活学业精力的权衡分配。如今大四的我也很赞同用天真好奇的心学习自己喜欢的知识,以一种经历感受的心态做好人生的动态规划。”
- “up是想告诉你们好的心态(摸鱼)往往能比期望太高而导致的抑郁焦虑更加能让你专注于在自己想要的,从而有更高的效率和更好的结果。这是一个自我的提升,而不是只有高智商的人才有资格摸鱼。”
说到底,还是之前在《臣服实验》这本书上体会到的,要将人生看作一场旅程,好好享受这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