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边日记
这两年有两部电影让我印象深刻,一部是《海边的曼彻斯特》,一部就是昨天看的《海街日记》。两部电影的共同点,都是在平淡、不紧不慢的镜头下,在美丽的海滨城镇,在看似平常的生活中诉说家庭悲欢离合故事。不同的是,前者讲述的是一个非常悲伤的故事,全片让人沉浸在主角悲伤回忆的阴霾和现实的沉沦中,同时伴随主角的救赎而慢慢开释;后者讲述的是四姐妹生活和成长,家庭成员的聚合离散,轻松愉快一些,希望多一些,美好多一些。
是枝裕和是近年来日本新晋的大师级别的导演,和小津安二郎、侯孝贤传承一脉,擅长在对日常生活镜头的捕抓,来表达人与人直接的各种感情,含而不露,不愠不火,点到即止,却又能恰到好处的让人感触和感动,更因此让人回味悠长,甚至不能自拔。去年的上映的《小偷家族》亦是上乘之作。
日本文化中总有些让人羡慕的地方。小时候读川端康成的小说,《雪国》、《古都》、《千纸鹤》、《伊豆的舞女》,就能感受的日本文化追求的精致、禅意、物哀之美,通过对自然四季变化的感受,来感受参悟生命中的哲理,自省和渡人。亏得日本弹丸之地,却能够拥有樱花烂漫、白雪古寺、温泉森林海滩,这些构成了日本文化的象征,也是日本文学电影的精神家园。加上日本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彬彬有礼,温情关怀,总是多有让人感动羡慕之处。
《海街日记》中,光是欣赏四姐妹的风格各异的美,就让人心生爱意。大姐母爱,二姐爽朗,三姐古灵,四妹善良。父亲早年出轨离异,母亲因此抛家弃子,外婆去世后大姐承担母亲的角色,把二姐三姐带大,其中付出的艰辛可知,可生活的磨难并没有改变她们的善良和亲情。去参加父亲的葬礼,邀请四妹一起来生活,大姐和母亲的争执和和解,慢慢体味各自的艰难,慢慢理解和谅解。
庭院中的梅树有五十岁了,四姐妹一起摘梅子,挑选,送人。小妹参加足球队,赢球归来喝了杯酒醉了,三姐的男友把冻掉的脚掌让大家拍照,饭馆老板娘对小妹的疼爱,小男孩和小妹之间的Puppy love, 和服和烟花,骑自行车穿越樱花隧道,最后四姐妹漫步海边。全片下来,只觉人生虽然悲苦和平淡,却终究值得珍惜,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关爱,弥足珍贵。
当然,也有影评说,当今日本社会的生活现状,是否依然如影片中一样,需要探究。但总归,导演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对照。当我们生活在如今对物质极度追求,人与人之间冷漠势力的时候,我们是否还能回归,这些质朴的生活。
至少我曾去过大阪旅游,虽然只停留数日,亦能感受到日本人礼貌谦让,真诚关怀。看了这部电影,又更想去深入体会日本的海滨小城生活。总觉得世间哪怕只有一片心中乐土,总觉得就在电影中描绘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