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环到尖沙咀
中环和尖沙咀隔海相望,气质完全不同。中环是商业中心、交通枢纽,同时公共设施密集,人流庞大。而尖沙咀给人的印象一直是游客出没的地方,购物中心和酒店密集。
但四处走走,发现尖沙咀是一块文化高地,有香港美术馆、香港文化中心、太空馆、日本书店、潮牌店,还有九龙公园这种大型城市公园,交通也十分便利。
路线
从金钟地铁站出发,经添马公园到中环9号码头,乘天星小轮到尖沙咀码头。
景点
添马公园-大会堂图书馆-海事博物馆-香港艺术中心-香港美术馆
添马公园占据了一个观看中环夜景、眺望尖沙咀的最佳位置,常年举办各种户外大型活动,装置艺术展。绿化和景观植物很不错。



早餐可以在添马公园里的社企餐厅解决,环境不错,价格跟茶餐厅一样。




城市展览馆非常小,内容很敷衍,位置也比较尴尬,除非专门到访。

通过街市大楼讲文化保育,香港的街市大楼作为公共建筑在功能和形式上也和很有特点了。

大会堂图书馆,面朝尖沙咀,视野开阔,9楼报刊室,杂志非常多,常买的Milk、号外、中国旅游都有。安安静静和大爷们看会书,还有WiFi,非常棒。












这种小店,往往是通过某种圈子在年轻人之间口耳相传,气质和出品都很对味。
香港海事博物馆就在天星小轮码头旁边,造型也是一个小轮,算是一个精品博物馆,收藏和陈设都花费心思,秒杀香港历史博物馆(目前翻新中)。从海上丝绸之路入手,讲香港历史,与甘肃博物馆的丝绸之路常设展对比起来,相印成趣。



我的家乡深处内陆,与香港有极大的反差,这种海洋文化形成的城市性格,穿行在城市间的渡轮和街渡,不同的交通工具让人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一座城市,去立体的体会城市的脉络。
虽然地铁的发展取代了不少航线,但剩下的航线依然远远多过内地任何一个海滨城市,形成海上的毛细血管,在城市地理上,香港是真正的独特。




发扬本土艺术,香港中乐团,香港芭蕾舞团的主场。

外立面看起来旧,设计上还是很新颖。


售卖本地精酿,但品种有限,只有鬼佬。香港的精酿还是比内地起步早一些,条件也好一些,像黑鹰(black kite)直接是德国人做的。制作、包装和推广都很成熟了,主要在酒吧销售,超市的话,fusion里面种类最多。
口味方面实验性也很强,本地的话,少爷啤(young master)的咸柠七、黑鹰的Sausage味令人印象深刻。在包装上,香港啤酒(Hong Kong Beer)的中国风及香港元素(龙脊、大浪湾)都十分吸引人。关于香港精酿啤酒可讲的太多。




九龙公园是巨型城市绿肺,我都没有认真完整的走一遍。里面有雀鸟园,巨型马来犀鸟值得一看。还有白火烈鸟。有若干个出入口,有一座大型清真寺,还有室内外游泳池。


尖沙咀的最新发展项目,是新世界集团(国内物业也很多)的K11 Musea,集合了很多时髦品牌,地下是Lego World。

Brick Herdz系列,设计新颖,摆在家里视觉效果不错。

海洋保育从一部海底总动员开始,到BBC最新的Our Planet,与海洋有关的总是让人感到亲切。


香港有几间大型的乐高店,但也有小型的,更有个性的店,比如永合街的Bricks。



香港艺术馆是尖沙咀最新的地标,常设展是本土藏品,包括吴冠中展,香港历史文物,香港近代艺术家作品。最近特展是佛罗伦萨乌兹美术馆的油画。


午餐可以在尖沙咀街市解决,比较有特色,就是人多。出品也不错。
尖沙咀码头的诚品书店也值得一逛,算海边图书馆了。
中环到尖沙咀,天星小轮7分钟的时间,四处转悠还是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