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掬水月在手 》观影记录
今天看了掬水月在手,我数了下整个大厅里来看的人才6个人,很空旷,很悲凉也让人觉得很壮烈。之前其实有看过宣传片,说的是叶嘉莹悲惨的一生如何被诗歌拯救的,整个电影看完气氛是凝重的,脑中有一些话久久不能忘记:我有弱德之美,但我不是弱者。其实简单说来这部电影就是叶嘉莹一生的记录,早年日军侵华碰上战乱,爱上诗词,后期学校教书,从国外申请回国,到最后家破人亡最亲的人都陆续阴阳两隔,甚至白发人送黑发人屡屡发生。每个人看完都不会觉得叶嘉莹过的是很幸福的一生,更多的还是会感慨人生为何会过的如此悲惨!但是对叶先生本人而言,她却过的很幸福和诗词结缘,让她慢慢找到了活着的意义,此生活着就是想留下点什么,和人们分享诗歌之美,分享文化之美慢慢的成为了她的目标。
我有时候在想每个人身上是不是都会有公平一说,运气都是均等分布的,等你不好的都经历完了,剩下的都会好了。叶嘉莹50多岁回国探亲,原来想着苦难都经历完了可以享受儿孙满堂的快乐了,结果却被告知女儿和女婿死于车祸,而事故发生之前老人还在和女儿说你们快点生孩子,之后我帮你们带孩子。。那万一有时候对于一个人而言就注定是悲惨人生怎么办?如果他的好运上辈子都用掉了,这辈子就是来受磨难的是否也能解释的通?好在叶嘉莹通过诗歌找到了自己,能够让自己沉浸在自己的文学世界里忘记现实的苦难,那其他又能通过什么来派遣呢?相同的我曾经看到过同样用音乐开导自己的朱晓玫的故事,对于现实的苦难和不解她会用音乐开导自己让自己快乐,所以其他人例如颜宁会不会更多的用科研让自己达到忘我的状态呢?人只有在主动选择忘却了什么的时候才会收获快乐吧。
我经常会想命运是否对我不公这个话题 ,从父亲早逝,到恋爱不顺,到后面因为本科延毕没找到好工作,到后面读研碰到垃圾导师退学,到后面被人骗了12w。有时候会想人生到底有快乐的时候么,想到最后似乎啥都没有,能够衔接起来的都是一段一段不堪回事的时光。似乎对我来说每个成长的风口都被我完美的错过,每一步踩到的都是深坑而且越踩越深,甚至有时候觉得某些坑深到爬不起来。也许就是因为这些种种我才觉得叶嘉莹一定要去买票看吧,因为可能自己想要一些仪式感,也很好奇如果此生足够悲凉又是通过什么样的力量在悲凉的环境下能让人坚持活到90岁的。因为毕竟世事艰苦让人比较直接想到的还是算了吧,就这么放弃生命游戏从头再开不好么?如果诗歌是叶嘉莹能够支持下去的动力,那能让我支持下去的动力是什么?拥抱诗歌会让我过的更轻松一点么?或者拥有信仰可以么?很多东西不知道有没有解法,也不知道后面会不会变得更遭一切都是未知数。我看到后面叶嘉莹慢慢变老的时候我在想,我现在赚不到什么钱可是之后我妈怎么办我能赚到足够的钱来满足医疗支出么?越来越惶恐的同时很多问题依然无解,我依旧不知道明天是怎么样的,也仍旧不知道是不是后面还是各种坏运气,那实在不行有什么问题到时候再说吧。这一生也差不多见惯了物是人非,再发生些什么也可能不会再惊讶什么了吧。能解决就解决,不能解决也没有办法,人啊总是过着过着就老了,也可能没有碰到这些难题就突然就没了,所以能活下去是一种命运,能不能解决问题就要看是否幸运了,毕竟有些问题其实是没有解的。
我想起了以前认识的一个妹子,从小学开始先是爸爸吸毒,然后妈妈吸毒。之后双方没钱了,离婚之后各自在结婚继续吸毒,而妹子小学开始她爸妈就轮流去戒毒所报道直到有一方终于吸毒过量致死了。我依稀记得当时的朋友和我说从小到大是怎么打工读书的,如何寄人篱下住在同学家里不敢回家的,好在一切都过去了最后成功大专毕业了找了个小公司做了个小会计等等。至少当时没和她失联的时候我是觉得她已经走过了人生最黑暗的时候,之后的人生会一帆风顺么?其实我不知道,会再次落进低谷么?我可能也很难知道。我是很好奇在人生的至暗时刻她是怎么熬过来的,也许当人咬紧牙关的时候很多事情就都能迎刃而解了吧。
我有弱德之美,但我不是弱者。细细想来是多么坚硬的一句话啊。
© 本文版权归 just for free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