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又不开心了?”附心理困扰测试
昨晚独自打车回家,上车后,司机尝试与我对话,并开始抱怨生活和社会。一开始我只觉他可能工作一天下来有些累了,直到我提醒他要戴好口罩保护自己,他淡淡地说:
得了(新冠)死了算了,活着也没什么意思
我有些紧张。洞察心理并非我的专业领域,比起他表现出的消极,我更担心当下他会不会做什么极端的行为。在之后的行程中,我尽量以相对高昂的情绪与他对话,并暗示我的家人正在等我回家。
我虽然安全到达,但当时的无力感让我耿耿于怀。思考一晚上,结合自己的深入了解,我想跟大家聊一聊情绪病。
情绪病在当今社会中非常普遍,不同人的症状、持续时间、疗愈方式等都不同。现在正值秋冬季节,早晚温差大,阳光逐渐减少,人体代谢减退,正是情绪波动、失眠、焦虑容易冒头的时机。
在情绪病的发展过程中,有的人或许还可以敏感地注意到自己的变化:怎么好像每天都觉得不开心?

抑郁症就是一种常见的情绪病,有人称它是“都市病”。它往往表现为:
1、持续的情绪低落;
2、对平时喜爱的事物失去兴趣或动力;
3、思想变得负面等。
这些症状会影响患者的学业、工作和社交等生活的很多方面。
根据WHO的数据显示,国内抑郁症患者已达9000万,没有被发现和没有得到有效治疗的患者依然是“绝大多数”。

一个人生活上遇到各种压力事件、家庭及人际关系上的问题,学业、工作及家庭的重担都会造成精神压力。
具体来说,以下多种症状持续超过两星期,都需要尽早寻求协助:
_
情绪方面
持续的情绪低落,例如:伤心
过分内疚,变得暴躁或易怒
行为方面
放弃以前喜欢做的事情,无法享受生活乐趣
行动变得迟缓,过分沉默或坐立不安
愁眉不展、哭泣
疏远别人
自残、计划或尝试自杀,例如写下遗书,或把心爱的物件转送他人
思想方面
过度自责、自贬、自尊感低落
思考迟缓、无法集中或犹豫不决
认为自己无能为力、没有人会帮助、失去希望
生理方面
疲倦、失去精力
胃口大减或暴增、体重明显变化
睡眠困难或嗜睡
当你留意到自己或身边人长时间处于“秋日伤感”情绪、对社交活动一概拒绝甚至厌恶、把心爱之物开始转送他人、学业成绩骤降等表格中症状时,尽快表达关注或向专业人士求助。
我们可以做哪些力所能及的帮助?
留意复发症状:
留意患者有没有复发的症状,例如无故失眠或情绪低落等,如情况有异要及早求助;
不要责怪:
患有抑郁症的人可能会被误认为“懒”,“无心改变”或“固执”,但这些都是疾病的表现而非其真正的性格,避免因为抑郁的症状而责怪他们;
耐心聆听:
鼓励但不勉强患者讲出感受及困难之处,耐心聆听,表示谅解,给予充分的时间和适当的支持;
规律生活:
给予、支持患者尽量安排过有规律的日常生活。
鼓励社交:
鼓励患者维持社交活动,例如保持与投缘或感觉良好的人接触;
了解病情:
让患者多了解自己的病情,鼓励或陪伴患者去接受治疗及与医护人员合作;
留意病情变化:
如发现有自杀倾向及行为有异时,尽快向专业人士求助。
在负面情绪导致严重后果之前,它的影响都往往被人低估。更普遍的情形是,在负面情绪发展成为情绪疾病的过程中,亲历者鲜少获得足够的关注和帮助。当情绪疾病严重影响学业、工作和社交时,当事人通常又需要百倍的努力才可能回到正常的生活轨道。
请支援和帮助遭受情绪病的身边人,或给他们一个拥抱吧。
附:心理困扰测试
https://shallwetalk.hk/zh/mental-health-information/psychological-distress-testing/
✨参考资料: 陪我讲 https://shallwetalk.hk/cn/ :“陪我讲”是香港精神健康咨询委员会自2020年7月起推行的精神健康推广和公众教育计划,计划邀请歌手陈奕迅担任宣传大使,并以其的Shall We Talk作为计划主题,鼓励公众打破彼此之间的沟通隔膜,并透过参与短片拍摄及各项教育和宣传工作,提高公众对心理健康的了解,减低公众对情绪病患者的误解及歧视;
抑郁研究所:《2020抑郁症患者群体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