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川藏线,在梦里奔走Ⅱ(9)

2020 川藏线
七十二道拐拐去哪
10.3|巴塘-如美150km天气晴间多云
酒店出门往右走五分钟,就到了巴塘的五彩花田,田间有座藏式白塔特别显眼。昨晚我们走了架在田间上方的木头栈道,一直延伸到白塔跟前再绕道另外一侧,一圈下来至少有两公里多。
早上七点醒来,拉开窗帘看到阳光还没照到对面的山顶。一个人提着无人机晃过来,计划记录一下阳光漫过山峰、白塔和花田的瞬间。
山峰红了,但下降的过程极其缓慢,无人机飞了二十来分钟,阳光仍然在半山腰磨蹭着。这时,三杯、yes和都行过来,三杯呵呵干笑两声:看我抄你的底来了。结果他飞了一节电池,阳光也没漫到山脚。然后我们看到老杨大摇大摆走了过来,不禁一声长叹:真正抄底的主力军来了。还好我们带足了电池,否则指定撑不到阳光闪过白塔的那刻。


早餐九点半结束,我们掐着点回去。回头望,这会儿阳光已漫过整片花田。
十点半出发,看到大家懒洋洋的样子,昨晚应该都休息得不错。今天一共只有一百来公里路,不用太赶。本来老李最初的安排是直奔八宿,我在核实距离和时间的时候,认为一天超过十个小时在车上无法想象,所以才多一站如美,减一天墨脱。
前天老林发微信提醒:这时候墨脱是雨季,沿途不安全,不要去。这点我一直也在关注,自从一个月前我把墨脱加入天气自选序列中,感觉雨就从来没有停歇过。老李说他一直和墨脱方向保持联系,前几天波密去墨脱的公路还因泥石流而中断。我的观点很明确,但凡有一丝安全风险,我们放弃。对墨脱有执念的许诺已经放弃,我们都没有墨脱情结。
出城大约半个小时,经过一处粉尘扑面的弯道路段,右边的江水浑浊发黄,王师傅说这是巴塘的金沙江大拐弯处。
这里的景色和我们2011年秋天路过的奔子栏镇金沙江大拐弯相比要逊色很多,或者说,这里根本也就属于路人甲路人乙的层次,如果不刻意,路过也不会有什么印象。即便无人机飞到最高点,俯瞰这个大拐弯,还不如对面山坡弯弯曲曲的土路有个性。


再往前不久,到了川藏分界线的公路桥。据说原来的水泥桥在某次洪水中冲毁,现在跨越金沙江的是武警战士紧急抢修的钢架桥。无论是川藏南线还是川藏北线,都是以金沙江为界,相邻的也是甘孜和昌都。所不同的是南线交界是巴塘和芒康,北线交界是德格和江达。记得我们2007年秋天从川藏北线的德格进藏,几个人在桥中间的分界线学李小龙蹦了又蹦。现在呢,我是真的跳不起来了。
我们在桥头拍照,刚好有个藏族小女孩走过来,我们买了她手中的两袋小苹果,还送她拼音本和写字本,然后邀请她一起合影。

进入318芒康路段没多久,偶然看到右侧3331公里的路牌,便用手台通知后车在3333公里处下车拍合影。路牌上各种涂鸦我尚能理解,但一旁各种矿泉水瓶、包装盒等垃圾成堆是几个意思?走川藏线的人,怎么会有这么多垃圾?

随后经过芒康检查站,鱼在车上盘算如何把人工智能生意做到这里的可能性,下车发现人家早已做好。我们主动扫下西藏健康码,被动扫下身份证,快速通过。后面我们几乎每天都要经过类似的关卡,我想壮壮如果进藏,绝无可能混得过去。
在芒康用了午餐,然后翻越海拔4300多米的拉乌山。在垭口观景台飞了块电池,发现每次海拔一超过4000米,身体就自觉发出不爽的信号。

蜿蜒下山大约走了十来公里,听流放到四车的yes在手台里说,他的大疆运动相机刚刚搁拉乌山观景台忘记收了,他们车返回去找。
下到山脚下,看到竖立在路旁“如美村”的路牌,房屋建筑蛮有藏族小村的特色,只是一直没找到合适停车的位置,一念之间就错过了。又十公里,下午四点二十,我们抵达了今天的目的地如美镇游客集散中心。旁边就是著名的松赞连锁酒店,我一个月前看它的价格,大约是集散中心的三倍多。当时我想,我们不过在如美停一晚,天亮就出发,没必要那么奢侈吧。后来忍不住又点进去,发现标间已经被订完,这才彻底安了心。
Yes回来说小相机找不到了,拉乌山意为“神佛下的大山”,又是“最美景观大道”318线和“传奇爱情天路”214线的交汇处,小相机死得其所。行程刚刚过半,我的无人机挂了树,yes的无人机洗了澡。现在他又损失个小相机,希望一切意外到此为止。
集散中心正前方前是澜沧江的竹卡大峡谷,澜沧江是湄公河的上游,读过历史地理的人都知道它天生具有不凡的气质。都行比较细心,长时间盯着澜沧江的水流看,并得出一个NB的结果:你看,这江水回旋的波纹真迷人。长时间水流的冲刷和侵蚀,峡谷内的岩石有棱有角,形状各异。
可惜停留此时光线微弱,原本峡谷内的岩石都是有色彩的,如果沐浴了暖暖的阳光,应该不一般。




晚餐既没有什么期待也没什么选择,这段日子没完没了的川菜,我瞅着眼里都会冒火。

如美镇海拔不高,3000米以下个个都是生龙活虎,走路带风。镇子很小,沿着旧桥绕到新桥,走一圈大约二十分钟。
在这寂静的小镇,杀人是最好的消遣方式。硝烟再一次燃起,戏精们粉墨登场,最精彩的是午夜时分的压轴戏,戏精老杨迎来闪光时刻,作为狼人,他掏心掏肺声泪俱下的一番激情四射的演说,差点让已经验明其坏人身份的预言家三杯怀疑人生,场面几乎失控,使得作为资深法官的我莫名出现一个Bug,最后无法下定论输赢。我们相信,老杨这一次一战成名是有代价的,从此以后他陷入一种不被信任的人生危机。
据说凌晨1:38,冤死的都行久久不能入睡,打电话给三杯要求复盘......
10.4|如美-然乌湖400km 天气多云转阴
当初大多数人意见认为可以取消夜宿八宿直接赶去然乌湖时,我就知道这将是行程中最漫长的一天。我在行程计划书中故意把时间缩短两小时,是不想给大家太大的压力。事实上是多虑了,大多数人根本不关心行程。
醒来迟了十来分钟,下楼前的那抹朝霞,忽然就消失了。正当我有点失望时,淡灰色的薄云渐渐又有了色彩,紧接着山尖红了,萦绕在上方的条状云雾瞬间有了灵气,然后周围的山峰被逐一点亮,多么美好的清晨啊,“如美”这名字起得可一点也不夸张,如果到了下雪后的季节,这四周的山峰都是雪白雪白,这抹红像今天一样在山间游走,那该是怎样的一种美丽冻人。



收起无人机时我仍意犹未尽,走吧,这是漫长的一天。我对王师傅说,我们要克服一切困难,在日落之前赶到然乌湖。

在海拔3911米的觉巴山垭口稍作停留,山间云雾升腾,秋色浓郁。而在海拔5008米的东达山,气息不匀,步伐放缓,本想拍好合影就撤。yes说,不如飞个无人机,纪念一下海拔5000米以上的起飞。


邦达的午餐获得大家的一致好评,其实做法最简单不过了,青菜、豆腐、肉类、菌菇等一古脑搁在热锅里类似东北乱炖,口味清淡,我们就心满意足了,这川藏线一走,我们对饮食再也不挑剔。其实,我们都是一伙很好养的孩纸,有人要吗?
过了业拉山垭口,就抵达知名的怒江山七十二道拐。我记得以前是叫九十九道拐,为何一下子少了二十七道,莫非是道路重修时取了捷径?不得而知。不过以前经过这里还是沙土路,车辆过处,黄沙漫飞。

现在不但浇灌了柏油路面,还修了服务区和观景台,显然比以前车停路边有安全感。而郁闷的是,这里挂牌告示不能放飞无人机,我们刚拿出来,就有人过来劝阻。之前鱼说有人在微信上提醒这里信号干扰致使多架无人机失联,见书躲在车边偷偷放飞,也没出现异样。
规则还是要遵守的,我们决定往下开一段时间再飞,反正无人机的视觉影响不大,不过因为心中有了担忧,我也没敢肆意乱飞。倘若真要失联在这无法企及的高山区域,对于御姐也是一次很好的纪念。




从垭口到怒江河岸,海拔一下下降了2000多米。王师傅说,他曾经认真数过标识肘子弯的箭头,一共有一百多个。
山下秋色如染,村落依山而建,村外梯田层叠,风景亦是不差,若不是要赶路,这样的地方倒是我感兴趣的,值得走走逛逛。
怒江大峡谷还是如印象中那么波澜不惊,老规矩,拍个合影吧。当年我在川藏线游记中曾写道:经过怒江最温柔的一段。现在沿岸正在大兴土木,或许不用多久,这里就成了一个几A景区。



八宿比当年整洁漂亮多了,当年我们住的县招待所早已无处可寻。我给曾经在这里挂职的同事小蔡发了个定位,他回道:有什么需要我安排的吗?
下午的阳光依然温暖,出了八宿县城,沿着318国道一直蜿蜒向上,到了安久拉山垭口,乌云密闭,阳光彻底丢了。山顶上有个海子,打开车窗风呼呼扑面而来,也就没有停车的想法。
一直到然乌湖畔,天气都没有好转的趋势。经过上然乌,看到左侧山崖上有两条瀑布,眼尖的人看到下面的水电站和白晃晃的塑料水管,嗯,这人造瀑布做得不错。

车子不能像以往那样开到湖边的小山坡,一条木栈道从路旁延伸过去,但到达小山坡时却发现只剩下钢架,坡上修建的水泥观景台也是半拉子工程,从千疮百孔的现场看,料定有人曾经想把这里建成收费景区,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未遂撤资,才遗留下这样不忍不忍目睹的现状。
当然我们更关心的是日落和晚霞,这个季节的然乌湖湖水浑浊发黄,但湖边的秋色和雪山还是值得守候,最后,没有奇迹发生,我们都遗憾离去。关于然乌湖的星空,注定成了传说。



晚餐然乌湖的冷水鱼的口感还不错,跟贡嘎山乡成都饭店的土鱼子有得一比。
老李和酒店的对接出了问题,我们预定的湖畔星空房莫名变成了集装箱房,档次高下立见。有人安慰说反正这样的天气也看不到星空,我仍然对老李很生气。不料,一生气又出现高反的症状来。
老李又说,墨脱那边有了确切的消息,目前的路不适合进去,再说即使进去了,也不能保证出得来。
果断放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