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的意义在于对未知的思考
关于未来的探索我们从未停止,科学家用科学的方式,文学则用自己独特的题材——科幻。
特别是在《流浪的地球》开启了中国科幻元年之后,中国的科幻文学似乎开启了一个新的篇章。

今日由阅文集团·华文天下策划出版的,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晨星科幻文学奖获得者何涛的新作《进化》与其姊妹篇《变异》以基因科技为切入点,用惊悚悬疑的故事,对未来地球以及人类的发展进行了深刻的讨论与思考。

进化变异

小说讲述了星球安全理事局探员龙心兰与赏金猎人端木重甲共同携手合作共同对抗企图利用基因计划来满足私欲改变人类正常发展的欧文博士的故事。
作为地球生物的一员,人类对于科学技术的探索是为了文明的演进还是为了满足自身的欲望,当我们有了改变基因的能力,真的可以决定人类的未来吗?

何涛在讲述故事的同时,也为我们带来了一场探究地球和人类未来的社会思辨。
知名科幻作家彭柳蓉评价他的作品“就像密室,藏着无数悬念和机关,让阅读者在故事里行进时,心情随之跌宕起伏,可读性强,一如科幻大片”。

何涛
2014年开始从事科幻文学创作。
曾获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晨星科幻文学奖、未来全链接超短篇科幻大赛、三体宇宙征文大赛、中国工业文学大赛及光年奖等奖项。
已出版长篇科幻小说《人机战争》三部曲。
全新力作《进化》《变异》。
每一天我们都在走向未来,未来有无数种可能,而科幻能够把各种可能尽情展示给大家。
——何涛
科幻的魅力在于无穷无尽的想象力
那么,关于科幻的创作和中国的科幻市场,何涛老师有着自己的看法。
Q1、您看过的第一本科幻小说是什么?你是何时产生了要进行科幻作品创作的呢?
何涛:我看过的第一本科幻小说是《小灵通漫游未来》。当时年龄尚小,看的还是绘画本,但印象很深。从那时候起我就喜欢上了科幻。
具体到何时产生创作科幻文学这个念头,则是因为大刘老师的《三体》三部曲。《三体》系列使我首次在读科幻时感受到了难以言喻的震撼,对我影响非常大。

对我来说,科幻的魅力在于无穷无尽的想象力。人类的未来有无数种可能,每一种可能都能够延伸出独特的故事。
仅是这种想象就足以让人沉醉其中,所以我才决定从事科幻文学的创作。
Q2、2014年您创作了自己的第一个作品,想问一下当是是怎样的一个契机呢?
何涛:读过《三体》之后,我产生创作科幻的念头,但还没有付诸行动。
2014年上半年,我读完一本国内的科幻小说合集,就想:这样的作品我也能写。
于是我尝试着写作生平第一篇科幻小说,幸运的是首次投稿就发表在《科幻世界》上,从此就开始了自己的科幻创作之路。
科幻是基于科学的幻想
Q3、到目前为止的6年创作过程中,你觉得自己有什么收获和改变?
何涛:6年的创作过程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算短。我自己的收获是结交了一些作家和编辑朋友,和他们的交流让我受益匪浅。
改变应该是文笔提高,同时对科幻的理解也拥有更深的认知。
对人类社会影响最大的科技就是人工智能和基因科技,我思考最多的问题也是人工智能和基因科技,在我自己的小说中对此有过一些探讨。

Q4、在创作科幻小说的时候,你的灵感来源于何处?你的小说中会涉及到一些宇宙科学知识,例如《进化》这本书里就提到了猎户座火星计划。你是一个科学迷吗?
何涛:灵感通常来源于书籍、影视、社会经历等等,有时做梦也会梦到一些点子。
科幻毕竟是基于科学技术和科学理论的,所以我经常读一些关于前沿科技和科学理论方面的书籍。
但我算不上科学迷,顶多只能算科幻迷吧。

绝美搭档

Q5、在《进化》和《变异》中,主人公端木重甲和龙心兰是一对非常酷的搭档。能否讲讲你是如何塑造书中角色的?
何涛:我个人感觉这两位主角塑造得并不算很成功,基本上也就是遵循肖像、行为、心理、对话等各种描写来塑造人物。
因为本书采用男主角端木重甲的单一视角,所以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受到一些限制,无法用其他人的视角去刻画主角。
Q6、在创作过程中想必你也遇到过些困难,能不能给我们讲讲?以及你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
何涛:困难当然遇到过,遇到写作瓶颈时就会卡住,感觉思维枯竭,甚至一天也写不出几个字来。
至于如何克服,只有两个字:坚持。

小说是艺术虚构
Q7、科幻作品带给读者的不仅是关于未来的浪漫想象,还有对现实的挖掘反思。你认为《进化》系列会带读者哪些共鸣和思考,这套书的魅力在哪?
何涛:在创作时我特意提到人性中的贪婪,比如文中提到的细胞端粒修补,基因增强实验,政客及民众反对太空移民计划等等,可以说都源于贪婪。
小说是艺术虚构,我希望大家能够接受这种表现方式,并希望能给读者朋友们带来一点点思考。本书的魅力估计也就在于此吧。

Q8、你觉得科幻作品对人们来说有什么意义,大家为什么要读科幻?
何涛:我个人感觉科幻的意义在于对未知的思考。比如“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要到何处去。”
每一天我们都在走向未来,而未来有无数种可能,科幻能够把各种可能尽情展示给大家。
一部科幻作品如果能引发读者的思考,我认为就是成功的。读科幻的意义应该也在于此。
每个英雄都值得被记录
Q9、你如何看待中国科幻目前的现状?
何涛:随着大刘老师《三体》系列的热卖,科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很多人都认为中国科幻的黄金时代已经到来,我个人倒没有这种感觉。
与西方相比,中国从事科幻创作的作者太少太少,可以说方兴未艾,正处于刚刚起步的状态,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Q10、《进化》和其姊妹篇《变异》已经跟读者见面,接下来你还可能涉猎哪些题材的科幻作品?有没有考虑写一部非科幻作品?
何涛:《变异》与《进化》是姊妹篇,延续了《进化》一书的惊悚风格。
《变异》中延续了本作中提到的基因病毒,并加入了其他元素,暂时就不剧透了。

我不仅喜爱科幻,同时也偏爱历史,之前考虑过写历史科幻小说,以后应该会把这个想法变成现实。
非科幻作品,也有考虑写一部历史小说,军事题材的历史小说。
历朝历代都有杰出的英雄人物,都发生过可歌可泣的故事,值得写下来。
未来太难捉摸,科幻小说描写的内容,人类在未来不一定会遇到。但是科幻小说的创作就是一种对人类命运的思想实验,只要其中的科学原理、描写的人性是真实的,事件是有可能发生的,作品就是有价值的。
《变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