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回攻略——对不起,亲密关系里从来就没有“性格不合”
"性格不合"从来就不是一个正经的分手理由。
难道世界上有真正合适的性格吗?
你找了个性格互补的,嫌人家无法给你回应。
你找了个性格相似的,嫌人家总是跟你争吵。
性格差异才是人际交往最美好的地方,它带给我们了新鲜感,彼此的吸引力,彼此分享不同的人生和态度。
你享受了性格差异带来的好处,却无法接受性格磨合过程中的一些小问题,这合理吗?
"性格是从行为方式中表现出的人格特征,是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但不是一成不变,性格会被我们的认知和阅历所影响。"
"性格没有好坏,没有高低,没有绝对的合适或不合适。"
"即使看起来性格比较合适的两个人,也会遇到不同程度的问题。"
所以我认为,所有的分手,说"性格不合",这只是因为我们不愿意承认自己的认知不足,对伴侣的了解不够,没有在感情里"见招拆招"的能力,而产生的一种合理化归因。
所以我们为了规避自己内心的挫败感,简单的用一句"性格不合"来打发这段关系中的各种问题。
01、感情中的"性格不合",其实是一种"认知偏差"。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会感到不快乐,不舒适,并不是因为对方给我们造成了多么严重和实质性的伤害,而是我们自己产生了一些认知偏差,或者说是认知不和谐。
因为我们往往在爱情来临的时候,无法产生"真正的认知"。
激情使我们互相催眠,那些相处中可能会发生的问题,都被我们的幻想掩盖了。我们爱上的并不是这个人,而是爱上了爱情,于是把对方身上一些我们所没有的品质放大了,完美化了。
而这种状态却不能持续很长时间,随着两个人越来越亲密无间,幻想的部分减少了,真实的生活才开始了。
这也是我们真正开始建立认知的时候,也是我们会产生认知偏差的时候,无一例外。
a"自利归因偏差"
自利归因偏差指的是:当一件事成功时,我们觉得这是自己的功劳,而失败时,就归因给别人或者外部环境。
很多人在遇到现实困境的时候,都会本能地甩锅给自己的另一半。
我举个非常常见的例子。
有一天,我跟我的伴侣准备出门参加聚会。我收拾得比较慢,他站在那等了我几分钟。
然后我们一出门,就突然下起了暴雨。我们慌忙找地方避雨,却注定要迟到。
这时候,他就对我抱怨了一句"如果你早点出门,现在我们都到了!"
事实上,下雨并不是我能预料的,我也是受害者,因为重视这场聚会的妆发被大雨破坏的我心情也非常糟糕,再加上被责怪之后,本能地就选择反击,于是我就说"谁让你不早点叫我起床?"
然后他更加生气,又说了一番指责抱怨我的话,最后雨停了,我们准时赴约了,但整场聚会我们都在闹别扭,气氛非常尴尬。
后来我发现啊,真的太多人会习惯性把错误归结于对方,来寻求自我内心的平衡。
但是这样的认知偏差往往就是两个人争吵的开始,一旦两个人都用这种偏差心理去指责对方,那沟通的结果一定是以失败告终,一方失望一方愤怒。
这时候两个人谁都意识不到自己正在用一种"自利归因偏差",扭曲了客观事实,冷静下来想想并不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又觉得对方好像也没问题。
于是归结于"性格不合"。
b"行动者—观察者偏差"
行动者—观察者偏差指的是,当我们观察对方的行为时,我们总是忽视情景的影响,而倾向于指责对方的人格品质。
这个偏差其实最常见的就是在一些综艺节目上,网友对于某些明星行为的不满,上升到人身攻击,揣测和打击明星的人品而不是从客观环境去分析。
亲密关系里,我们也总是有这样的误判。
比如当你的另一半,非常疲惫地回到家,你让他去洗衣服,他说好累想睡觉。
可是躺在床上又开始玩起了手机。
这时候,你就会忽视外部因素对他造成的内心感受,而是本能地抱怨对方:
"不是说睡觉吗?玩游戏就有力气,洗衣服就没力气是吗?我看你就是故意逃避责任,想拖到衣服发臭让我来洗,你是不是想要累死我!你累我就不累吗?"
而对方可能只是想先休息一下,对他而言玩手机可以缓解情绪,他心里其实早有打算,玩一会游戏就会去洗。
而这时候你的揣测和指责,就会让对方产生更大的负面情绪。
于是他也不会意识到,你这是好心提醒。
对方也会用观察者偏差来误解你:
"你说够了吗?你怎么这么喜欢控制别人呢?你把我当你的保姆吗?我欠你的吗?"
看,问题就这样产生了。
这时候,你忽视了俩人本身的生活习性的差异,觉得对方做错事还反咬一口,于是引发争吵冷战。
但其实如果一开始,你就温柔地问他"你打算什么时候去洗衣服?你要是累的话要不明天再洗吧~",对方就会在一种很安全很舒适的环境里放松下来,补充能量,而不是一直处于敌对攻击状态。
如果你也陷入复合的泥潭,不知道如何破解你们降到冰点的关系;如果你也曾经乞求、纠缠、骚扰过对方,现在情况变得越来越糟糕,根本不知道下一步该如何弥补,可以+老师vx:zixun8216我会根据你的案例情况制定详细的方案,指导你一步步重新找回他的心。
c"错误定价"
我们常常会因为一件事对我们自己的价值,来给这件事定价。
之所以会有错误定价偏差,就是因为我们往往只看到了眼前当下的利益,而忽视了长期价值。
所以很多人一开始会被一些甜言蜜语啊,礼物惊喜什么的打动,但是我们却忽视了,感情不是一天两天的游戏,是需要几年甚至一生去经营和陪伴的事。
那放到长期来看,一个人的情绪价值是否稳定,品质品格是否端正,是不是更值得你去考虑呢?
还有一种非常常见的现象,比如对一些物质相对匮乏的人来说,他们更愿意找一个经济条件比较好的伴侣。
但是却只注重于眼前的财富,家庭背景,而忽视了这个人本身的能力是否能够持续地为家庭带来安全感,这个人的品质是否能维系和稳固住他的家产。
这都是值得被考虑的因素。
因为读书和学习,短期看不到价值,于是放弃治疗。
因为赚的一些小钱买不了房,于是挥霍无度。
如果两个人都只注重于眼前的价值感受,而忽视了长远的关系需求。那这段关系就会越走越狭窄,越走越觉得无路可走,落差越大,就越不想将就。
于是再次说一句"性格不合",草草了事。
所以你发现了吗?
哪有什么性格不合,性格不合的背后,都只是普遍的认知偏差问题。
如果你能尝试去把这些偏差修正,那你们就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争吵,从而感受到更多的舒适和合适。
当然,以上所说的内容,是你在任何亲密关系里都适用的,需要去调整自己认知的地方。
而以下所说的,就是我总结出的一些干货了,在你调整好自己状态后,可以参考的一些挽回方法。
02、如何挽回"性格不合"的对方?
1.挽回对方的第一步是"划清边界"。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困惑,都分手了!早就划清界限了!
不,分手只是关系上的断裂,而不是在问题上的梳理清楚。
所以被分手的一方,往往是比较难以感知"界限"的一方。
划清界限就是:分清楚哪些是"你的问题",哪些是"对方的问题"。
对方的问题,你无法控制,但是你可以掌控你自己的问题,这样一来,你就会发现,沟通是有选择性的。
这就是通过心理学的"课题分离"理论,把"自己的课题"和"对方的课题"做一个分离,你只要负责自己领域的问题即可。
这不止在挽回中,在复合后也同样适用。
如果你一味想去侵犯别人的边界,帮别人解决他并不需要解决的问题,你们之间的矛盾就此产生。
尤其是当你跟对方有产生多次冲突和无效沟通之后,你更要学会划清界限地思考问题,越俎代庖毫无意义,只会让对方更排斥你。
分手后如果你还能联系到对方,摆正自己的位置,你只是一个"熟悉的陌生人",你要做的不是把对方拉回来,而是通过改变自己来影响别人对自己的认知。
以这样的心态去挽回,成功率高一大半。
2.学会深度沟通,把问题做减法。
你知道吗?大部分人都会把关系中的小问题放大,很多问题本身并不是什么问题,但因为你加上了情绪态度和主观判断,让小问题发酵成了大问题。
那么如何判断你们之间的问题是否严重呢?
如果当你一直纠结于这个问题严不严重时,它就只是一个小问题而已。
因为如果这个问题本身非常严重,侵犯到了你的底线和原则,你完全就不需要纠结,正常的人类都是拥有基本的安全界限和抵抗风险的能力的。
我们纠结,不是因为我们退无可退,而是因为我们"不够满意"。
所以,你试试在挽回过程中,找个机会跟对方进行一次深度沟通,学会抛开你的需求和情绪去分析你俩的情况。
a合理化沟通目的,降低对方设防
"我觉得我俩,确实不合适再在一起了。不过我现在有个想法,既然我们都分手了,不如你给我指点指点我的问题,实话实说,我争取下次恋爱努力进取。"
做这个铺垫来降低对方的反感,非常有利于你们接下来沟通的平等性。
在这次沟通的过程中,你们可以互为好友,互为导师,但是切记不可用"伴侣身份视角"去说一切不该说的话。
b诱导式提问,一边认同,一边引导对方的真实表达和诉求。
当你想要问对方"你对我有什么意见"时,对方往往会有所保留,因为如此直接的问题让对方不确定自己的"作答"是否是安全的。
你可以从一个小问题开始,一步步带领对方,比如你先说"你这几天工作还好吗,还加班吗?"对方就会很轻松地跟你说一说现在的工作状态,然后你的反应必须是接纳性的,无论对方说他太忙了很累,还是变得轻松了。
你都可以站在他的角度,重复一遍他的话,然后肯定他。
接下来,你就可以问一些更为深入的问题,逐步引导到他对你的看法和意见。
提问的全程都是一个接纳和所有所思的状态,让对方感受到他的意见是重要的,但你的情绪是安全稳定的。
c植入思维,间接展示改变。
等到你持续地问对方了一些问题后,他也会问问你的现状。
这时候,你就可以顺理成章地跟他说,我啊,最近想通了一些问题。然后给他举个有真实感的小例子,来展示你态度和观念的改变,
比如你们身边类似的情感案例,或者是关于你人际交往中的一些感悟。
不用展示地太刻意,让对方自然地了解到"你跟原来不一样了",从而造成对方的遗憾"如果你早就这么想,我们也许就不会分开了。"
在这里老师说再多,不如你们亲自+老师vx:zixun8216我会根据你的感情状况,具体分析前任变心的原因,教你立刻扭转局面的策略,并且你还会获赠一对一咨询的机会。
3.利用"恐惧"协助对方弥补缺失。
我们都知道,这个世界上不存在完美的人。但同时我们又期待完美的关系。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或多或少有一些情感上的缺失,或是对未来的恐惧,是需要一个"完美伴侣"来弥补的。
我们担心自己一个人无法承担生活中的困难,所以想要有一个人一起分担。
我们在原生家庭的控制和打压下无法得到认可,所以需要被人欣赏。
仔细想一想,你想要的安全感,不就是对方能接纳你,跟你一起打破不安和恐惧嘛。
那同样的,你为什么不能接受对方是一个有缺失的人,想办法去给予支持和认同呢?
我们常说,要满足对方的情感需求,但是最核心的情感需求往往不是我们表面上理解的:外表、财富、体面的工作、优秀的品质......
最核心的情感需求是"你能否读懂我内心的恐惧,拥抱我的恐惧,走进我的内心,给我足够的安全感。"
而当我们站在对方的阵营思考问题时,这一切就不会那么难。
比如对方失业了,他需要的可能只是默默的支持、安抚、肯定。
而你要么抱怨对方,质疑对方的能力,要么过于积极地给对方寻找就业方式,逼着对方出去工作。
比如对方在背弃信诺的时候,你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损失,指责对方不守承诺,而没有想到对方为什么会冒着跟你争吵的风险,做出放弃的决定。
是因为你让他感觉到了不舒适?
还是他今天实在太累了。
比如对方需要被关注的时候,你害怕他过于膨胀,于是用不屑的语气跟他说,这有什么。如果他恰好是一个内心自卑的人,从小得到了太多的否定,你的不屑就会唤起他的童年阴影,他自然想要远离和挣脱你。
但如果这时你能告诉他,你真棒!你又给了我很大的惊喜,就会想要不断靠近你。
相信有两句话你应该不陌生:
"外在决定两个人能不能在一起,内在决定俩人能走多远。"
"两个人因不了解而相爱,因了解而分开。"
但其实要我说,一段关系因感觉开始,但因"能力"而持久。
当我们能够持续给对方舒适安全的感觉,能消除他的恐惧,抚平他的焦虑,那这样的关系,即使没有了激情的催眠,也能走得很远。
别再让"性格"背锅了,如果你永远只站在一个视角去看待关系,那你的每一段恋情,都很难"合适"。
如果你也陷入挽回误区的泥沼,不知道如何破解跟前任降到冰点的关系;如果你也曾经乞求、纠缠、骚扰过前任,现在情况变得越来越糟糕,根本不知道下一步该如何弥补,可以点击VX:zixun8216添加导师,我们会根据你的情感状况,教你怎么利用现在你手里的资源和联系方式和前任沟通、接触,争取帮你获得最大的复合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