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范老师
范老师离开我们已经整整一年了,他的离世是这两年来给我一系列沉重打击之事中的一件,直到现在,我还没能从悲痛中真正走出来。有好几次,想写点什么,终是下笔不成章,泣涕零如雨。但今天终于下定决心,以文人应有的方式,写一篇小文,表达怀念。
其实知道范老师的微博,比我认识他本人要早。2012年,为了跨专业考历史学的研究生,我在微博上关注了几位历史学方面的教授,其中一位就是他,我从他与博友的往来对话,知道是一位山大的历史老师,但并不知道名字。那时候的微博还是可以自由畅谈的天下,我经常看他们发微博,讲历史学该如何学习,哪些书比较好。后来考上了研,通过本科的一位老师认识了范老师,约好了见面。第一次见面是在一个大课课间,范老师刚下了课匆匆忙忙的,我介绍了一下自己,他问了问情况,说没什么问题,但要想好方向。当场就送我一本历史研究入门的书。因为那本书我有,就婉辞谢绝了,但我也是第一次见到如此热情直爽的人,没有任何架子,说话语速极快,大大咧咧,第一次认识就跟我吐槽一些家事,弄得我哭笑不得。这也是以后我对范老师的一贯印象——热情直爽,嬉笑怒骂,没有任何虚伪的外表。范老师问我有没有微博,我说有,问他微博名是什么,答曰步军都虞候,当时觉得真巧,原来我已经关注他很久了!自此以后,正式加入他微博史学的行列中。
无论是在微博上,还是在现实中,无论是治史,还是做人,我感觉范老师都是一个及其重视本源及揭示事物实质的人。比如读书,他让我们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讲授马克思主义的史观,他专门讲过一门课,讲山大的学术渊源和浙东学派,讲叶适、辛弃疾。他曾以赵俪生先生为例,讲了传承的重要性。他自己非常喜欢鲁迅的文章,蹲了很久,终于在打折的时候买到一套《鲁迅全集》,受他的影响,我也下载了《鲁迅全集》,也喜欢看那些“为正人君子所不齿”的文字。范老师应当是拥有典型的“经世致用”观念,他喜欢大文章、大手笔,更希望所学能真正安邦定国。有一次他问我最近在读什么,我说了我最近在阅读的一些书和涉足的一些领域,他摇了摇头说,那些都是瞎胡扯。看看就行,拿来用可以,研究大可不必。可能是有感于治史的种种不正之风,他经常在微博上说,应当多学学理工科,少学文科。我想,并不是文科另他厌弃,而是一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感觉,他是希望文能安邦,而不是制造垃圾和矫情的龌龊之地。
此外,范老师在微博上经常调侃一些现象,调侃男女关系,也经常“偷拍”一些照片,因此被人污言秽语地喷,可他都不在意。其实我知道,只有经历过生活的一些磨砺之后,才知道范老师的意图。其实,他是希望无论男生、女生,趁着大好时光,立志读书,艰苦朴素,做出一番事业,而不是沉湎于花前月下,儿女情长。这些话,其实谁都知道,但自我感觉良好中的人,又有几个认同并践行呢?作为女孩子,青春易逝,更应该趁着年轻好好读书,积累一些真正的本事,而不是自我感觉良好,随波逐流。虚度青春的后果,可能只有到走上社会、中年危机的时候,才会真正明白。
范老师还经常调侃家庭关系,就像第一次见面和我说的那些一样,令人啼笑皆非。他说:任何婚姻关系都是等价交换。这句话又招来一片骂声,但其实想想,难道不是这样吗?只不过有的价,可以用钱体现,有的“价”,是抽象的,虚的。哪怕有人说不为图对方任何东西,其实也必定是有所图——只不过自己未察觉,或者不愿承认。那些海誓山盟的说辞,终究虚伪。只有认清楚这一点,才会发现自己没有想象的完美和高尚,也才会明白自己所做的惟有放弃幻想,竭尽全力,保持自己的“价值”。因为社会从来都是弱肉强食,而非看上去的温情脉脉呀。
我和范老师见面的次数不多,一起吃饭也就两三次而已,一是老师反感那种“封建”的、人身隶属式的师生关系,,二是我是重度社恐,见了老师毕恭毕敬,更不敢随便乱说话,终究还是与范老师谈天说地的性格不相符,有次还被范老师吐槽:你怎么总是看上去一副紧张的样子?但他的微博,我是每条必看,可以说他的观点,极大地改变了我的三观,他是真正的上帝视角的拥有者,他总是像那个揭穿皇帝新衣的孩子,他让人放弃幻想,看清现实,但又能够在看清残酷真相的同时保有善良的本心,和积极乐观的态度。他为人极为正派,从没有任何失礼的行为,可叹微博上一些眼拙的人,识不得真正的君子,却总是为道貌岸然者所惑。
读博之后,和老师的联系更少了,就是逢年过节的问候和微博上偶尔的互动,直到2018年夏天他的微博账号注销。从2016年开始,因为众所周知的不明原因,微博上敢说话的人渐渐少了,终成万马齐喑的局面。那个时候范老师的微博发言也拘束了许多,直到后来被封号。后来我才知道老师被请喝茶的事,但不知道居然那么严重,对他产生那么大的影响。想来范老师并不是看上去那种随性的人,其实他本质上应是一个是非观念很强、极其内省、敏感的人。这件事对他的打击,是不是导致他发病的直接原因呢?想来十分有可能。
2019年五月份,我即将临产,忽然收到师弟发来的信息,跟我说范老师得了癌症,危及生命的那种,我当时直接惊呆了,站在那里一动也不动,我根本无法消化这个事实。后来又听师弟说他在齐鲁医院做了手术,暂时脱离了危险。师弟要去看导师,我也想一块去,但是因为已经是预产期当天,虽然还没发动,但家人都不同意我出门,只好作罢。出了月子,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给范老师发了微信,想去看看他,他说正在化疗期,十一月份结束化疗,到时再来。我问范老师,有什么我可以帮上忙的吗?他问我有没有车,化疗的时候能否送一下他。当时家里没有买车,18年我考驾照也没考下来,我说租辆车过去,他谢绝了。那时候感觉老师的语气明显和以前不一样了,有些沮丧,他说,本来评上了青年学者可以为大家做些事,结果又这样了。还说无论什么结果,他都全力以赴。我当时没多想,更准确地说是没敢多想,只是说,老师如此好的人,病肯定会好起来的。我当时知道他得了胃癌,因为我家以前得邻居二十年前得了胃癌,现在还活的好好的,可我做梦也想不到他实际上得的是低分化的印戒细胞癌,这种癌症本已十分凶险,更何况已经低分化!
教师节的时候,已经距离我给老师发信息两三个月了。本想给老师发条微信,可令人惊讶的是他居然主动发过来微信,祝我教师节快乐!我赶紧发信息问他怎么样了,他说情况尚可,我说中秋节的时候想去看看他(当时还不到他说的化疗期限),没想到他同意了。我告诉了师弟,师弟也说要去看看范老师,我俩就约好中秋节当天一起。
中秋节那天,天下大雨,日月无光。我没打到车,在连天大雨中迟到了半个小时总算到了老师家。这是这么久以来我第一次见到他。他瘦了很多,理了平头,头发已变得花白,原来他的白发那么多!他坐在阴暗的客厅里,神情沮丧,强打精神接待了我们,和以前那个意气风发的形象判若两人。他说,以后他就要开始退休的生活了,多做做家务,多走走步,打发时间。我想起了之前他托我介绍保姆的事——我问了很多人,没有人愿意做保姆。有人很直接地跟我说,如果是护理普通的病人还行,但是......世间向来如此,“趋吉避凶”方为王道,呵呵。我很惭愧地对范老师说,我没找到合适的保姆,他说没关系,师母也让他自己做家务,多锻炼锻炼。说不了几句话,范老师就要我们回去了,他累了,想休息一下。我和师弟告辞出来,总觉得导师精神还可,至少再撑一年没问题。但没想到,那就是最后一面,从此世间永别。
去年的今天,早上吃了饭,正在应付宝宝,忽然收到师姐发的信息,说范老师过世了,让我赶紧确认一下。我告诉了师弟,他也难以置信。结果过了两分钟,师弟回信说,确认了,范老师真的过世了。那个时候,我又一次感到如遭电击,我们以为的至少还能撑一年,结果仅仅过了两个月,范老师就过世了,我都不知道那一天是怎么过来的,印象中铺天盖地的悼念微博和文章。我什么也写不出来,什么也没法说,我觉得三个月前母亲过世,我已然十分悲惨,为什么命运还要开这种恶毒的玩笑。吊唁范老师,再一次踏进殡仪馆,看着冰棺里静静躺着、没有任何表情的遗体,我怎么也想不起来他以前嬉笑怒骂的样子,只剩下命运在残酷地告诉我,这个人已经永远离开人世了,你再也不能寻见他的影子,永远不能。 范老师过世后,直到现在,我仍然无法弄清一件事:我曾一直认为,范老师会一直意气风发,在微博上激扬文字,会一直听到他的那些“欺人之语”,但我现在才明白,往昔那些美好的事情,不过是命运饶恕下的宽纵,今日种种残酷的现实,才是命运的真相。任何美好的事情,往往更先烟消云散,生活从来都是险象环生。但是,命运虽惯于破坏和掠夺,我们却可以选择纪念与践行。范老师虽然已经离开我们,但他那些未完成的心愿和壮志、他的思想和信念,我们却可以继续发扬。这应该是纪念他最好的方式吧。
且可学走,其他不必。
-
一枕黄粱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2-09 16:24:36
-
月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1-30 07:37:31
-
豆友189482703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3-28 02:49:16
-
不丧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2-13 13:10:37
-
平桥走马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1-24 21:31:05
-
巴斯光年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1-17 08:13:07
-
倪希璐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1-15 10:25:06
-
龙门山下小娃娃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1-14 14:29:27
-
納蘭逸蕭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1-14 00:46:38
-
豆友141766757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1-13 19:02:47
-
明暗之间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1-13 18:58:18
-
豆友62489040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1-13 18:50:30
-
文在兹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1-13 18:44:23